学术投稿

盐酸苯海索联合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张金枝;刘真真;林燕

关键词:盐酸苯海索, 呲贝地尔, 帕金森病, 安全性, 有效性
摘要:目的 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行盐酸苯海索+呲贝地尔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48例.联合组行盐酸苯海索+呲贝地尔联合治疗,单一组行单一的呲贝地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帕金森综合评定量表评分(UPDRS)、帕金森症状评分(Webster)以及生活质量评分(SCL-90).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45例(93.75%)显著高于单一组37例(77.08%),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2例(4.17%)显著低于单一组8例(16.67%),两组治疗前的UPDRS评分以及Webste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UPDRS评分(6.81±1.23)分、Webster评分(11.24±2.85)分以及SCL-90评分均优于单一组(13.05±1.42)分、(15.14±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帕金森病患者行盐酸苯海索+呲贝地尔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相应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门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锁定钢板结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结合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锁定钢板结合可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CPC)对该院从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22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2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0~18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7周,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松动发生,根据Neer评分评定,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结论 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具有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小、填充骨缺损,尤其可强化锁定螺钉在肱骨近端的把持力,从而增强锁定钢板固定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折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杨树龙;李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红细胞裂解法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比较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全血红细胞裂解法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全血红细胞裂解法获得的小鼠外周血存活淋巴细胞比例以及表型分子(CD3、CD4、CD8、CD19和CXCR5)的频数.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小鼠外周血存活淋巴细胞比例较全血红细胞裂解法获得的存活淋巴细胞显著升高(92.70%vs 85.90%,P<0.05).与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全血红细胞裂解法可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表达显著下降(60.10%vs 35.90%,P<0.05;42.90%vs 20.30%,P<0.05;24.60%vs 14.80%,P<0.05),而CD19和CXCR5表达则显著升高(12.80%vs 35.30%,P<0.05;15.00%vs 35.10%,P<0.05).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力强且表型稳定,可作为分离此类细胞的优选方法.

    作者:周扬;钟锐华;唐利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13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通过手术操作确诊,术前使用B超检查,将B超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B超确诊113例,确诊率为86.92%,不符17例,漏诊率为13.08%;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99例,确诊89例,确诊率为89.90%;非实质性脏器损伤31例,确诊24例,确诊率为77.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病例中,实质性脏器损伤10例(10.10%),分别为脾脏损伤7例,肝脏损伤2例,胰脏损伤1例;非实质性脏器损伤7例(22.58%),分别为肠穿孔2例,卵巢囊肿破裂4例,肠系膜血管撕裂伤1例.结论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准确性较高,尤其是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非实质性脏器损伤需结合CT检查加以明确.

    作者:吴华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运动手环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运动手环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100例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由医护人员指导其进行日常运动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发放运动手环,采用运动手环记录干预.记录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监测FBG、TC、TG、HDL-C、LDL-C、HbA1c等代谢指标、日均运动步数以及低、中、高等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比较观察患者运动行为的变化.结果 ①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除TC外,试验组FBG、TG、HDL-C、LDL-C、HbA1c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有一定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组间比较,6个月时,除TC外,试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日均运动步数为(4298±628)步,显著高于对照组(2904±525)步,总运动时间为(76.4±6.8)h,显著长于对照组(45.9±7.5)h,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手环干预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提高其运动强度,对病情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创;黄梅;汪璐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胫骨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对比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评价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该院11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采用胫骨髓内钉手术治疗及标准微创加压钢板法治疗.于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统计两种术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肿胀消退时间等并进行对比.结果 A组优35(63.63%)例,良13(23.63%)例,中7(12.73%)例,差0(0.00%)例,优良率为87.27%,有效率为100.00%.B组优23(41.82%)例,良14(25.45%)例,中12(21.82%)例,差6(10.91%)例,优良率为67.27%,有效率为89.09%.A组有效率及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应值得推广.

    作者:周智勋;滕立初;陈拓;陈涤新;黄屾;温科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止血84例分析

    目的 探析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止血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剖宫产术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主要是缩宫素10 U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静脉滴注,卞前列甲酯栓1 mg舌下含服,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针250μg宫体注射,按摩子宮,宫腔内出血点缝扎,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结果 入选的84例无1例发生感染;研究组术后2 h出血量(550.2±30.2)mL、术后24 h出血量(116.5±22.6)mL显著少于对照组(780.7±45.2)、(350.7±39.6)mL,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产妇,在常规止血的基础上加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其效果确切,能有效减少出血量,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巧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对5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54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有效率与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有效率为7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为88.89%,对照组达标率为62.9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攀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后血清TPOAb及TGAb水平与肿瘤转移情况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后血清TPOAb及TGAb水平与术后肿瘤转移情况的关系.方法 方便选取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术后1个月以上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76例,进行血清TPOAb及TGAb水平与术后肿瘤转移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血清TPOAb阳性率为33.33%,而未转移的患者阳性率为29.73%;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血清TGAb的阳性率为87.50%,显著高于未转移患者(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且TGAb阳性的患者中有55.00%发生了肿瘤转移,TPOAb阴性且TGAb阴性的患者中则只有16.67%发生了肿瘤转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和TGAb联合作为转移诊断标志物时,AUC为0.688.结论 血清TPOAb和TGAb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术后转移情况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健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孕妇糖脂代谢检测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检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孕妇糖脂代谢,分析妊娠结局.方法 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孕妇32例设为观察组,按照1:1入选原则选取同期医院产检的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健康妊娠早期产妇作为对照组,取两组体检当天空腹静脉血,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访至妊娠,观察两组出现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围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GLU(5.01±0.64)mmol/L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4.08±0.55)mmol/L、TG(1.28±0.23)mmol/L、HDL-C(1.77±0.48)mmol/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34.38%)、早产发生率(18.7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孕妇存在糖脂代谢异常,且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增大.

    作者:关易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内科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同期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9.65±1.26)分、ADL评分(88.67±12.43)分、FMA评分(31.49±2.9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14.97±2.74)分、ADL(72.35±11.66)分、FMA(26.3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防治脑卒中后遗症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提高,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文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喉显微手术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盐酸右旋美托咪啶预注,之后予以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并观察2组患者的T0、T1、T2、T3点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T0、T1、T2、T3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拔管时间为(33.82±10.02)min,术后苏醒时间为(18.32±10.1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喉显微手术麻醉前予以右旋美托咪啶预注,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其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术后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余露;盛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172例,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86例.对照组患者行磁共振扫描,实验组患者行CT扫描,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情况与早期病变情况.对照组检测正常率为4.65%,异常率为95.35%,实验组检测正常率为11.63%,异常率为88.37%.对照组早期病变例数比例稍高于实验组.经过比较发现,对照组检测正常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检验异常率高于实验组患者检验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的诊断价值稍高于CT,检出率更高.结论 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进行诊断时,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实际诊断中,需结合患者结合以及医院结合进行合理选择,必要的情况下,可对患者采用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联合的方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照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在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以及具有的安全性.方法 该院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共80例作为评价的重要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 2组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相比于对照组(80.00%),明显更高;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产生率(5.00%)相比于对照组(22.50%),明显更低;实施统计学分析以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分析价值增高.结论 对于盆腔炎患者实施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能够将疗效提升、将不良反应产生减少,具有极高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实现推广目标.

    作者:刘珊珊;马红慧;王海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命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 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研究组术后2h疼痛评分(4.59±1.01)分、术后6 h(3.22±1.11)分、术后1 d(2.31±1.22)分、术后2 d(1.34±0.58)分、术后3 d(0.51±0.1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肢体功能恢复93.33%、护理满意度96.67%、并发症发生率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临床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雅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胃排空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1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率(75.57±19.58)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率(59.38±18.6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与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胃排空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再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安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急诊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急诊ERCP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收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急诊ERCP治疗(观察组)与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2.03±0.18)d及住院时间(10.33±2.05)d缩短,血淀粉酶(61.23±13.08)U/L、谷丙转氨酶(200.36±56.04)U/L及总胆红素(113.58±12.64)μmol/L均降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ERCP可显著提升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炎性症状,其应用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富华;章杰;朱建臣;龙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人鼻病毒感染率的临床刍议

    探讨人鼻病毒所致哮喘的发病机制,为寻找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于溧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2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HRV感染情况.以HRV检测结果将试验组分为HRV阳性组和HRV阴性组.结果试验组中HRV阳性者为64例,阳性率为69.57%;HRV阴性者为28例(30.43%).对照组未检测出HRV阳性者,试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HRV阳性的血白细胞计数(15.78±3.89)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8±0.01)、CRP浓度(14.32±2.11)mg/L和平均住院天数(9.54±3.20)d与HRV阴性[(9.88±2.67)×109/L、(0.52±0.22)、(9.56±3.23)mg/L、(6.21±2.40)d]相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哮喘发作期患儿人鼻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提示HRV感染与哮喘的急性发作有关.

    作者:杨祎;徐云芳;张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

    目的 对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35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对其CT检查的过程与结果 进行回顾,总结此疾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35例患者中,45.7%为透明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少数患者可见坏死区、出血性病灶;34.3%为乳头状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14.3%为嫌色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低密度、不均匀强化;5.7%为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主要CT表现是局部有壁结节出现、强化明显.结论 CT在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够明显,对于此病的具体分型,需依据病理诊断.

    作者:张静;陈新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综合性护理方法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综合性护理方法 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对两组心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48.22±7.82)分、(49.53±5.10)分与常规组(54.61±6.94)分、(56.31±4.66)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干预组12.5%明显低于常规组3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综合性护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纳和积极推广.

    作者:苏灵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