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宗辉;谌燕;姜淑敏;陈静;陈钦钦
目的 探讨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前来就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9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急性期(n=29)、静止期(n=30)和恢复期(n=30),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的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急性期针灸组评分为(24.8±5.1)分,静止期针灸组评分为(25.1±4.8)分,恢复期针灸组评分为(25.0±5.3)分;治疗后急性期针灸组评分为(48.2±4.7)分,静止期针灸组评分为(45.6±3.2)分,恢复期针灸组评分为(41.9±5.2)分,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急性期痊愈率为79.31%,显著高于静止期(70.00%)与恢复期(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期痊愈率明显优于恢复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越早进行针灸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越好.
作者:云建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研究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术后血压、尿潴留、尿路感染及二次导尿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于该院神经外科病房脑动脉狭窄并择期行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共80例,随机1:1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采用接受该研究团队制定的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并在家属及医生协助下完成相关锻炼.术后麻醉苏醒6h后拔除导尿管,记录患者首次排尿时相关临床数据及住院期间尿路疾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当日焦虑指数为(59.8±5.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首次排尿的排尿时间(148.3±25.70)s、血压[收缩压(122.6±11.92)mmHg,舒张压(86.8±9.02)mmHg]、心率(89.1±6.24)次/min及呼吸频率(14.3±4.37)次/min,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尿路感染、尿潴留和二次导尿的发生率,同时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较短,治疗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应用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因排尿引发的生理性血压增高,可有效降低尿路系统感染和尿潴留风险,提高临床周转率和治疗满意度.该训练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秀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评价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的95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2个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的总结,比较良、恶性结节的数量、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结构、回声、钙化和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 112个甲状腺结节经病理诊断,其中93个为良性结节,19个为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为87.09%,敏感性为78.95%,诊断符合率为85.71%.良、恶性结节观察要素比较,其中两种性质结节的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边界、纵横比、内部结构、回声及钙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彩色血流信号分级方面,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0级和Ⅰ级,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Ⅱ级和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结节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低于恶性结节(P<0.01),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高于恶性结节(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吴桢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该研究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该院需外科手术的老年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60例患者,随机分成神经阻滞组3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药物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过程中,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NB组较CSEA组平稳(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NB组发生率少于CSEA组(P<0.05),药物起效时间CSEA组优于NB组(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手术更安全、有效.
作者:张晓琛;魏真;潘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更年滋肾汤合玉女酥对雌性去势大鼠下丘脑、垂体、子宫、胸腺、脾脏细胞凋亡及ER表达的影响,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探讨药食合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取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模型,2015年10月—2016年4月,选取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中心健康、12周龄、雌性未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更年滋肾汤)组、食疗(玉女酥)组、药食合用组,每组12只.给药(食)6周后,处死大鼠取丘脑、垂体、子宫、胸腺、脾脏组织,检测如下指标: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Rα蛋白的表达变化;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ER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细胞凋亡率变化:下丘脑、垂体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子宫(13.12±0.066)明显高于对照组(3.28±0.075),中药组(6.35±0.038)、药食合用组(4.90±0.034)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胸腺(3.46±0.215)明显高于对照组(1.70±0.045),中药组(2.51±0.038)、药食合用组(2.18±0.034)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脾脏(4.05±0.205)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药组(2.15±0.115)、药食合用组(1.64±0.082)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ERα蛋白表达变化:各组织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除胸腺外,其他组织中药组、药食合用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③ERαmRNA表达变化:模型组垂体(0.210±0.012)、下丘脑(0.197±0.015)、子宫(0.168±0.016)、脾脏(0.137±0.01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垂体(0.458±0.026)、下丘脑(0.410±0.028)、子宫(0.367±0.037)、脾脏(0.301±0.025)高于模型组(P<0.05);食疗组子宫(0.349±0.021)、脾脏(0.282±0.018)高于模型组(P<0.05);药食合用组垂体(0.523±0.025)、下丘脑(0.488±0.024)、子宫(0.743±0.042)、脾脏(0.723±0.069)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药食合用(更年滋肾汤合玉女酥)可通过影响雌性去势大鼠下丘脑、垂体、子宫、胸腺、脾脏细胞凋亡及ER表达,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从而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
作者:宋雨菊;桑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妇产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良性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身体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TNF-α水平为(43.71±28.29)ng/L,术前TNF-α水平为(29.11±16.78)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在CD8+、CD4+、CD4+/CD8+、CD3+等方面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TNF-α水平为(55.13±31.71)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IL-4、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患者IL-4、IL-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方面的效果比较显著,不会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值得在能开展腹腔镜手术医院推广.
作者:林延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分析胺碘酮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便利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51例参比组行常规治疗,对51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比较治疗后患者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观察组患者心率为(134.97±12.63)次/min,对照组患者为(146.85±13.67)次/min;治疗结束,102例患者的血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比组;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明显小于参比组的21.57%,以上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长青;李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该院诊治的4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冲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冲洗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及抑郁评分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冲洗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时、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连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一区2016年8—12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22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1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高于对照组78.1%;观察组护理后SAS为(37.6±4.5)分,SDS评分为(39.6±4.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临床效果较好,有推广价值.
作者:江丽君;曾桂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对患者贫血类型进行快速分类.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66例贫血患者与同期在该院行检查检查的64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贫血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照组,将两组对象M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作以比较.结果 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照组对象MCV分别为(105.8±7.5)、(115.8±8.1)、(89.9±6.8)、(88.2±3.7)fl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MCV(63.2±6.7)fl(P<0.05).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DW指标水平分别为(22.3±1.3)、(20.3±2.3)、(18.3±1.6)、(17.6±2.1)显著高于对照组(14.2±3.2)(P<0.05).结论 贫血患者可以通过对照组观察贫血患者与健康人群MCV、MCH、MCHC、RDW 4项指标值变化情况快速预判贫血类型,引导临床快速进行下一步检查及诊断,但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为确保诊断准确性应取多项指标辅助诊断.
作者:萧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加减对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0),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联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试验组分别在术前、术后采用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 螺钉或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6.77±2.09)d长于试验组(3.43±1.85)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周的肿胀、压痛、疼痛评分(4.74±1.88)分、(3.51±1.88)分、(1.81±0.8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94±3.05)分、(4.86±1.72)分、(2.77±1.1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愈合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有利于尽早开展手术,改善术后肿胀、疼痛等症状,促进切口愈合,值得临床采纳和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王宜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导乐配合PCEA应用于低位水囊引产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该院接收的112例行低位水囊引产的初产妇资料进行探析,因不同的镇痛及干预方式可分为两组,行导乐联合PCEA的56例产妇设研究组,行传统干预的56例产妇设对照组,并对两组产程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产妇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第一、二、三产程的疼痛评分(2.30±1.58)分、(3.45±1.78)分、(5.30±2.41)分均比对照组低,第一、二、三产程的时间(130.48±11.78)、(41.64±11.20)、(6.01±1.48)min均比对照组短,而自然分娩率75.00%比对照组57.1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水囊引产产妇行导乐联合PCEA可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几率.
作者:王桂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替米沙坦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于2016年5—11月该院诊治的82例原发性高血压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使用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使用替米沙坦片治疗,分析药物安全性,逆转左心室肥厚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49%,观察组为95.12%(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MI为(138.25±15.29),观察组为(162.52±12.28)(P<0.05).治疗后对照组A/E为(0.95±0.43),观察组为(1.11±0.45),(P<0.05).治疗后对照组IVST以及LVPWT分别为(11.99±2.52)mm和(10.36±2.36)mm,观察组为(9.84±2.62)mm和(9.25±2.03)mm(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者,使用替米沙坦治疗,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可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有效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蓉;平慧;徐美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抑郁症治疗中联用奥氮平、 氟西汀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68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2例单独以氟西汀展开治疗为单药组,36例以氟西汀、奥氮平联用的方案展开治疗为联药组,对照两组疗效、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联药组HAMD、HAMA评分明显比单药组低,联药组实现了94.44%的总有效率,与单药组的75.00%对照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13.89%、12.50%出现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于氟西汀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氮平可使疗效提升,但不会使不良反应有明显增加,可积极对此治疗方案进行应用.
作者:吴爱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仅按照常规方法实施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进入手术室时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能够提升护理效果,保证手术更顺利进行,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林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住院待产时间对剖宫产率的影响,为住院待产时间的管理、控制剖宫产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便选择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中抽取200名作为该文观察对象,通过病例对照这一研究方法,将剖宫产分娩产妇纳入归为该文观察组、将阴道分娩产妇纳入归为该文对照组,对比在住院待产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性.另外通过多因素分析剖宫产指标的调整、产妇年龄以及婴儿性别等因素对两者关联的影响.结果 两组产妇在是否实施抢救(对照组抢救率2.6%、观察组抢救率96.0%)、剖宫产指征(对照组有指征26.9%、观察组有指征72.0%)、住院时间[对照组(4.2±0.8)d、观察组(9.8±1.2)d]以及住院费用[对照组(4021.8±115.2)元、观察组(7863.5±241.5)元]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和线性分析分析表明,产妇分娩年龄超过34岁(>34岁比20~34岁,OR=2.78)、有剖宫产指征(OR=6.13)且住院待产时间长(超过7 d比0 d,OR=4.22)这3点皆为提高剖宫产分娩率的影响原因(P<0.05).结论 住院待产时间长是导致剖宫产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应正确把握住院指征,提倡自然分娩,控制剖宫产率.
作者:宋春蕾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氮平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止吐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6年4月该院采用CET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止吐,观察组同时加用奥氮平止吐.比较两组控制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化疗前后的体重变化.结果 观察组急性、延迟性恶心、呕吐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2%,76%,均高于对照组的7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变化有效率32%,比对照组有效率22%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奥氮平提高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止吐疗效.
作者:田瑞华;郑宗柱;陈祥明;李宝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恢复期早中期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2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恢复期早中期面神经炎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组(mNGF治疗组)及无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对照组,两组的其余治疗方案相同,对比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 mNGF治疗组的有效率96.5%、治愈率44.8%;对照组的有效率83.3%、治愈率26.7%.mNGF治疗组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恢复期早中期面神经炎的患者有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余金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同时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和过敏原IgE抗体结果及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期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该院儿科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AP)检测过敏原IgE抗体.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95.5%(126/132),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占65.2%(86/132),这两项试验的结果是一致部分的约66.7%(88/132),不一致的约占33.3%(44/132),全阴性是3.0%(4/132);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26例中,过敏原IgE抗体同时阳性84例,占66.7%(84/126);过敏原IgE抗体阳性86例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同时阳性84例,占97.7%(84/86);过敏原IgE抗体阴性46例中,有42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阳性率占31.8%(4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症在哮喘儿童中共患性高,在哮喘病因诊断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可作为过敏原IgE抗体检测的强有力补充.
作者:刘树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自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6.2%)同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0.0%)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同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0.0%)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9%)同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9%)进行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病情快速康复,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
作者:范玉棠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