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CK18-M65、脂联素水平的 相关性研究

何芳;王芳;王鵷臻;杨少奇

关键词:NAFLD, CK18-M65, 脂联素
摘要: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CK18-M65、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NAFLD组方便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体检诊断为NAFLD的患者98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03名作为对照组,对受试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NAFLD组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指数、血压、腰臀比、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尿酸、CK18-M65及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91±2.15)kg/m2 vs(23.14±1.92)kg/m2,(125.31±6.84)mmHg vs(114.86±7.10)mmHg,(80.49±3.92)mmHg vs(75.28±4.18)mmHg,(0.92±0.18)vs(0.86±0.21),(5.89±0.61)mmol/L vs(5.44±0.53)mmol/L,(2.26±0.18)mmol/L vs(1.49±0.12)mmol/L,(5.35±0.24)mmol/L vs(5.08±0.31)mmol/L,(1.12±0.08)mmol/L vs(1.31±0.11)mmol/L,(3.12±0.14)mmol/L vs(2.79±0.21)mmol/L,(12.78±0.09)U/mL vs(3.45±0.10)U/mL,(361.54±3.15)μmol/L vs(312.51±2.91)μmol/L,(159.18±3.94)ng/L vs(108.54±4.08)ng/L,(1.60±0.08)μg/mL vs(2.23±0.09)μg/mL(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CK18-M65及脂联素的表达均显著改变(单纯性脂肪肝组,NASH组,肝纤维化组3组CK18-M65水平分别为(128.14±11.26),(145.62±9.62),(167.15±12.08)ng/L;脂联素水平分别为(1.82±0.28),(1.67±0.19),(1.52±0.34)μg/mL)],CK18-M65与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23,P<0.05).结论 CK18-M65及脂联素在NAFLD患者中表达异常,且NAFLD患者CK18-M65与脂联素表达呈负相关.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同时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和过敏原IgE 抗体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同时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和过敏原IgE抗体结果及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期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该院儿科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AP)检测过敏原IgE抗体.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95.5%(126/132),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占65.2%(86/132),这两项试验的结果是一致部分的约66.7%(88/132),不一致的约占33.3%(44/132),全阴性是3.0%(4/132);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26例中,过敏原IgE抗体同时阳性84例,占66.7%(84/126);过敏原IgE抗体阳性86例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同时阳性84例,占97.7%(84/86);过敏原IgE抗体阴性46例中,有42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阳性率占31.8%(4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症在哮喘儿童中共患性高,在哮喘病因诊断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可作为过敏原IgE抗体检测的强有力补充.

    作者:刘树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患牙270颗)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口腔正畸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经治疗,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8.9%(240/270).治疗后各级牙齿松动度分别为88.9%、5.9%、3.3%、1.9%,与治疗前的51.9%、31.1%、11.1%、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3.5±1.0)mm,前牙覆盖距离(2.7±1.1)mm,前牙覆颌深度(2.3±1.0)mm,牙周出血指数(25.5±5.6)%,均优于治疗前的(4.9±1.3)mm、(6.5±1.5)mm、(5.0±1.2)mm、(97.5±9.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值得广泛应用与普及.

    作者:蔡熙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该院诊治的4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冲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冲洗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及抑郁评分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幅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冲洗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时、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连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在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该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的25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进行结果分析,并与同期确诊的25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其超声特点、影像表现进行对比.结果 25例乳腺癌患者中,80%乳腺肿瘤形态为蟹足样或者毛刺样的变化、60%乳腺肿瘤边界不清楚,周围可见高回声晕、32%乳腺肿瘤呈现为后方回声衰减、25%乳腺肿瘤纵横比大于1、76%乳腺肿瘤低回声,内部微钙化、48%出现腋窝淋巴结;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80%肿瘤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部分出现侧方声影、24%肿瘤形态不规则、25%出现粗颗粒或者团状强光斑、20%出现后方回声衰减的情况、12%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的血流分级等指数大于良性肿瘤患者,级数多在2~3级,良性肿瘤血流不丰富,多处于0~1级.结论 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以及鉴别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起到的效果显著,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敏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恢复期早中期面神经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恢复期早中期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2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恢复期早中期面神经炎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组(mNGF治疗组)及无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对照组,两组的其余治疗方案相同,对比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 mNGF治疗组的有效率96.5%、治愈率44.8%;对照组的有效率83.3%、治愈率26.7%.mNGF治疗组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恢复期早中期面神经炎的患者有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余金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氧氟沙星与氟罗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药效 差异性比较

    目的 分析氟罗沙星与氧氟沙星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药效差异性.方法 方便选取112例该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循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氟罗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治疗成本与C/E.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E、治疗成本、生活质量分别为(23.14±0.69)、(1726.33±126.41)元、(6.46±0.53)分,实验组生活质量为(9.35±0.22)分,治疗成本为(563.45±58.24)元,C/E为(19.52±0.44),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氟沙星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C/E与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冯伟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评价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的95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2个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的总结,比较良、恶性结节的数量、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结构、回声、钙化和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 112个甲状腺结节经病理诊断,其中93个为良性结节,19个为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为87.09%,敏感性为78.95%,诊断符合率为85.71%.良、恶性结节观察要素比较,其中两种性质结节的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边界、纵横比、内部结构、回声及钙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彩色血流信号分级方面,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0级和Ⅰ级,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Ⅱ级和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结节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低于恶性结节(P<0.01),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高于恶性结节(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吴桢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全程优质护理应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一区2016年8—12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22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1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高于对照组78.1%;观察组护理后SAS为(37.6±4.5)分,SDS评分为(39.6±4.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临床效果较好,有推广价值.

    作者:江丽君;曾桂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84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头孢哌酮钠进行治疗,左氧氟沙星组42例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呼吸道感染症状得到控制的时间、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研究对象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左氧氟沙星组呼吸道感染症状得到控制的时间、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4.12±0.12)、(6.14±1.53)d短于对照组(6.24±1.21)、(8.90±2.14)d(P<0.05);干预前两组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左氧氟沙星组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组仅有1例出现轻微腹泻,对照组有4例出现腹泻和3例恶心呕吐(P<0.05).结论 老年呼吸道感染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可行性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快速控制感染,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所致 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10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定为研究组(53例),非干预性护理措施定为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在分娩后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宫体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头痛发生率为1.89%,呕吐发生率为9.43%,恶心发生率为11.32%,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为3.77%;对照组头痛发生率为12.77%,呕吐发生率为37.71%,恶心发生率为26.52%,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为13.21%,研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减轻产妇的痛苦与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郑琴;林丽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Rcan2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Rcan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互关系.方法 方便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炎症性肠病20例、增生性息肉20例、腺瘤4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80例,获取标本总RNA,q PCR测定Rcan2 mRNA表达水平,对Rcan2 mRNA的差异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体外转染Rcan2基因于结直肠癌colo320DM细胞,MTT实验观察Rcan2过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转染kras突变基因(G12V)于人结直肠癌细胞中,观察Rcan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Rcan2 mRNA表达量(2.98±0.2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Rcan2 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1).Rcan2-pcdna3.1转染的细胞增长速度慢,OD值从10上升到14,而pcdna3.1转染的细胞增长速度快,OD值从12上升到18,过表达kras(G12V)抑制Rcan2基因表达.Rcan2相对表达量从2.8下降到1.1.结论 这些发现提示Rcan2是一个潜在的结直肠癌诊断指标.

    作者:陈苗生;邱晓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抽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该院接收、检查的41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对入选的41例患者施以常规心电图技术诊断(参照组)、动态心电图技术诊断(研究组),诊断后同时观察、对比2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36例(90.24%)诊断结果显示阳性,参照组26例(63.41%)显示阳性,组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对房性早搏的诊断准确率是39.02%,房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是48.78%,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是46.34%,短阵室速是53.66%,与参照组的2.44%、9.76%、7.32%、14.6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开展各项诊断工作时,有效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确诊率、可行性相对较高,能够大大提升临床诊断阳性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亚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自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6.2%)同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0.0%)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同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0.0%)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9%)同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9%)进行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病情快速康复,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

    作者:范玉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个体护理计划应用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中的 有效性值

    目的 分析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仅按照常规方法实施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进入手术室时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能够提升护理效果,保证手术更顺利进行,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林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探究

    目的 对抑郁症治疗中联用奥氮平、 氟西汀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68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2例单独以氟西汀展开治疗为单药组,36例以氟西汀、奥氮平联用的方案展开治疗为联药组,对照两组疗效、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联药组HAMD、HAMA评分明显比单药组低,联药组实现了94.44%的总有效率,与单药组的75.00%对照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有13.89%、12.50%出现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于氟西汀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氮平可使疗效提升,但不会使不良反应有明显增加,可积极对此治疗方案进行应用.

    作者:吴爱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及 安全性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以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TED治疗,观察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改善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评分比较.结果 该次42例患者,治疗有效者36例,无效4例,恶化2例,PTED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有效率为85.7%.治疗后患者疼痛、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以PTED治疗,疗效高,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

    作者:胡志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66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对患者贫血类型进行快速分类.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该院确诊的66例贫血患者与同期在该院行检查检查的64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贫血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照组,将两组对象M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作以比较.结果 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对照组对象MCV分别为(105.8±7.5)、(115.8±8.1)、(89.9±6.8)、(88.2±3.7)fl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MCV(63.2±6.7)fl(P<0.05).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RDW指标水平分别为(22.3±1.3)、(20.3±2.3)、(18.3±1.6)、(17.6±2.1)显著高于对照组(14.2±3.2)(P<0.05).结论 贫血患者可以通过对照组观察贫血患者与健康人群MCV、MCH、MCHC、RDW 4项指标值变化情况快速预判贫血类型,引导临床快速进行下一步检查及诊断,但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为确保诊断准确性应取多项指标辅助诊断.

    作者:萧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和评价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于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09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A组和B组,分别是55例与54例.A组给予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复发几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83.35±15.32)mL、手术时间(61.42±12.33)min和住院时间(12.40±2.63)d均短于B组[(159.32±25.61)mL、(122.41±20.13)min、(17.25±3.51)d];淋巴结清除数量(6.58±2.44)个多于B组(3.27±1.25)个,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B组为14.81%;A组的复发率是1.82%,B组是11.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18%,B组是85.1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结肠癌患者采取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相关指标,降低其复发几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国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 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10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鼻内镜下电凝+鼻腔填塞,51例)和对照组(单纯鼻腔填塞,50例).对比观察两组鼻出血量等基本治疗指标,统计两组一次治愈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鼻出血量(37.4±10.1)mL,鼻粘膜恢复时间(5.4±1.6)d,一次性治愈率98.0%,并发症发生率3.9%,复发率2.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显著,可提高一次性治愈率,减少复发,而且并发症少、恢复快,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唐彬;顾明志;蔡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消毒液中的过氧乙酸应用增敏动力学光充法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检测的效果

    目的 探讨消毒液中的过氧乙酸应用增敏动力学光充法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检测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菏泽市立医院进行检测,过氧乙酸在稀硫酸介质中对Fe(II)-邻二氮杂菲体系的显色反应的阻抑作用十分显著,在510 nm波长处检测阻抑体系的吸光度值.结果 于0.05~1.5μg/mL范围内吸光度和过氧乙酸的线性关系为递减式,检出限为0.02μg/mL;在400~600 nm的波长范围内,对各体系的吸收光谱分别检测,VCH3COOOH=0.00 mL(非阻抑体系)在510 nm时出现大吸收峰,峰数单一,峰值较高,峰形尖锐,摩尔吸光系数=2.20×104时,出现强吸收,阻抑体系在510 nm处仍维持吸收大值,吸收光谱形状未出现改变,过氧乙酸加入后吸光度值呈阶梯式降低;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吸光度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十四烷基溴吡啶TPB及十六氨基溴吡啶CPB,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相对来说,TPB-STAB混合体系的优越性十分显著,加入相同含量的STAB及TPB,吸光度值急骤上升,在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为2.20×104.在初反应时间吸光度与反应时间呈正相关,但其达到大吸光度值及趋于恒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当PCH3COOOH=0μg/mL时,非阻抑体系A值为5~8 min增大缓慢,9 min后趋于恒定,A值在1 h左右变化较小;当PCH3COOOH=1.0μg/mL时,在1~5 min内阻抑体系A值上升迅速,6 min后较为稳定,在1 h左右A值的变化较小.结论 微量过氧乙酸应用过氧乙酸对铁(II)-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检测效果确切,可用于检测消毒液中的过氧乙酸.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