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使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一区2016年8—12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22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1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4%,高于对照组78.1%;观察组护理后SAS为(37.6±4.5)分,SDS评分为(39.6±4.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临床效果较好,有推广价值.
作者:江丽君;曾桂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加减对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0),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联合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试验组分别在术前、术后采用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 螺钉或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6.77±2.09)d长于试验组(3.43±1.85)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周的肿胀、压痛、疼痛评分(4.74±1.88)分、(3.51±1.88)分、(1.81±0.8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94±3.05)分、(4.86±1.72)分、(2.77±1.1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愈合优良率90.0%高于对照组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桃红四物汤加五苓散有利于尽早开展手术,改善术后肿胀、疼痛等症状,促进切口愈合,值得临床采纳和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王宜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研究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术后血压、尿潴留、尿路感染及二次导尿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于该院神经外科病房脑动脉狭窄并择期行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共80例,随机1:1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接受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采用接受该研究团队制定的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并在家属及医生协助下完成相关锻炼.术后麻醉苏醒6h后拔除导尿管,记录患者首次排尿时相关临床数据及住院期间尿路疾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当日焦虑指数为(59.8±5.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患者首次排尿的排尿时间(148.3±25.70)s、血压[收缩压(122.6±11.92)mmHg,舒张压(86.8±9.02)mmHg]、心率(89.1±6.24)次/min及呼吸频率(14.3±4.37)次/min,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尿路感染、尿潴留和二次导尿的发生率,同时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长较短,治疗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对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应用计划性排尿功能训练,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因排尿引发的生理性血压增高,可有效降低尿路系统感染和尿潴留风险,提高临床周转率和治疗满意度.该训练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秀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氟罗沙星与氧氟沙星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药效差异性.方法 方便选取112例该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循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氟罗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治疗成本与C/E.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E、治疗成本、生活质量分别为(23.14±0.69)、(1726.33±126.41)元、(6.46±0.53)分,实验组生活质量为(9.35±0.22)分,治疗成本为(563.45±58.24)元,C/E为(19.52±0.44),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氟沙星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C/E与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治疗成本,值得推广.
作者:冯伟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评价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的95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2个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的总结,比较良、恶性结节的数量、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结构、回声、钙化和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 112个甲状腺结节经病理诊断,其中93个为良性结节,19个为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为87.09%,敏感性为78.95%,诊断符合率为85.71%.良、恶性结节观察要素比较,其中两种性质结节的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边界、纵横比、内部结构、回声及钙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彩色血流信号分级方面,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0级和Ⅰ级,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Ⅱ级和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结节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低于恶性结节(P<0.01),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高于恶性结节(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吴桢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以生后第7天作为临界点,区分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心律失常是否具有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诊治的57例新生儿心律失常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心律失常发病日龄≤7 d者为早发型新生儿心律失常组,余为晚发型新生儿心律失常组.早发组30例,晚发组27例,比较两组临床类型、危险因素、干预及急性期转归.结果 早发型非良性心律失常所占比例较晚发型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vs 14.8%,P<0.05);两组比较,早发型危险因素与Apgar评分≤7分、产检心律不齐、产前胎心改变、剖宫产、器质性心脏病更加相关(P<0.05),晚发型与患儿电解质紊乱、CRP升高、血培养阳性明显相关(P<0.05);早发型抗心律失常干预率高于晚发型(43.3%vs 11.1%,P<0.05),两型急性期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96.3%,P<0.05).结论 选取生后第7天作为临界点,区分早发型及晚发型新生儿心律失常对临床诊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文茂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同时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和过敏原IgE抗体结果及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期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该院儿科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半定量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采用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AP)检测过敏原IgE抗体.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95.5%(126/132),过敏原IgE抗体阳性率占65.2%(86/132),这两项试验的结果是一致部分的约66.7%(88/132),不一致的约占33.3%(44/132),全阴性是3.0%(4/132);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26例中,过敏原IgE抗体同时阳性84例,占66.7%(84/126);过敏原IgE抗体阳性86例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同时阳性84例,占97.7%(84/86);过敏原IgE抗体阴性46例中,有42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阳性率占31.8%(4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症在哮喘儿童中共患性高,在哮喘病因诊断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可作为过敏原IgE抗体检测的强有力补充.
作者:刘树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仅按照常规方法实施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进入手术室时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搭桥手术围手术期中应用个体护理计划能够提升护理效果,保证手术更顺利进行,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林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84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头孢哌酮钠进行治疗,左氧氟沙星组42例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呼吸道感染症状得到控制的时间、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研究对象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左氧氟沙星组呼吸道感染症状得到控制的时间、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4.12±0.12)、(6.14±1.53)d短于对照组(6.24±1.21)、(8.90±2.14)d(P<0.05);干预前两组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左氧氟沙星组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左氧氟沙星组仅有1例出现轻微腹泻,对照组有4例出现腹泻和3例恶心呕吐(P<0.05).结论 老年呼吸道感染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可行性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快速控制感染,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研究中的66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于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药物法的差异性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消炎痛,观察组治疗药物为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比对两种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经软件计算后为96.97%,对照组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经软件计算后为78.79%,观察组治疗后4周以及12周的JOA评分(56.30±10.40)分、(62.77±9.47)分高于对照组(40.30±10.87)分、(50.22±10.12)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以及治疗12周的胫骨关节平均间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选择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此药物能够将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同时对病情的发展可以有效控制,对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李传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产妇术后新生儿母乳喂养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做出研究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进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做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5例)及护理干预组(45例),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5.6%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2.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汁开始分泌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组产妇的乳汁充足率64.5%及乳汁刚够率22.2%均高于常规护理组40.0%、6.7%,术后第2天喂养成功率57.8%及第4天喂养成功率68.9%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33.3%、42.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提高了新生儿成功喂养率,提高了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保证了产妇分泌充足的乳汁,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聂真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和评价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于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09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A组和B组,分别是55例与54例.A组给予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复发几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83.35±15.32)mL、手术时间(61.42±12.33)min和住院时间(12.40±2.63)d均短于B组[(159.32±25.61)mL、(122.41±20.13)min、(17.25±3.51)d];淋巴结清除数量(6.58±2.44)个多于B组(3.27±1.25)个,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B组为14.81%;A组的复发率是1.82%,B组是11.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18%,B组是85.1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结肠癌患者采取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相关指标,降低其复发几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国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消毒液中的过氧乙酸应用增敏动力学光充法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检测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菏泽市立医院进行检测,过氧乙酸在稀硫酸介质中对Fe(II)-邻二氮杂菲体系的显色反应的阻抑作用十分显著,在510 nm波长处检测阻抑体系的吸光度值.结果 于0.05~1.5μg/mL范围内吸光度和过氧乙酸的线性关系为递减式,检出限为0.02μg/mL;在400~600 nm的波长范围内,对各体系的吸收光谱分别检测,VCH3COOOH=0.00 mL(非阻抑体系)在510 nm时出现大吸收峰,峰数单一,峰值较高,峰形尖锐,摩尔吸光系数=2.20×104时,出现强吸收,阻抑体系在510 nm处仍维持吸收大值,吸收光谱形状未出现改变,过氧乙酸加入后吸光度值呈阶梯式降低;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吸光度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十四烷基溴吡啶TPB及十六氨基溴吡啶CPB,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相对来说,TPB-STAB混合体系的优越性十分显著,加入相同含量的STAB及TPB,吸光度值急骤上升,在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为2.20×104.在初反应时间吸光度与反应时间呈正相关,但其达到大吸光度值及趋于恒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当PCH3COOOH=0μg/mL时,非阻抑体系A值为5~8 min增大缓慢,9 min后趋于恒定,A值在1 h左右变化较小;当PCH3COOOH=1.0μg/mL时,在1~5 min内阻抑体系A值上升迅速,6 min后较为稳定,在1 h左右A值的变化较小.结论 微量过氧乙酸应用过氧乙酸对铁(II)-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检测效果确切,可用于检测消毒液中的过氧乙酸.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患牙270颗)予以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口腔正畸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经治疗,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8.9%(240/270).治疗后各级牙齿松动度分别为88.9%、5.9%、3.3%、1.9%,与治疗前的51.9%、31.1%、11.1%、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3.5±1.0)mm,前牙覆盖距离(2.7±1.1)mm,前牙覆颌深度(2.3±1.0)mm,牙周出血指数(25.5±5.6)%,均优于治疗前的(4.9±1.3)mm、(6.5±1.5)mm、(5.0±1.2)mm、(97.5±9.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值得广泛应用与普及.
作者:蔡熙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在内科急诊阶段对患者采用不同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该院急诊内科于2017年1—5月之间收治的6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血气分析情况进行纪录,对所搜集来的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结果显示为P<0.05时则认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有效率达到9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的75.000%;两组血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41.4±3.80)、二氧化碳总量(24±3.60)、实际碳酸氢根(26.8±0.40)低于对照组[(53.8±2.60),(30±3.84),(37.2±0.60)],pH值(7.3±0.68)、氧分压(90±5.40)、剩余碱(-3±0.40)高于对照组[(7.2±0.54),(48±5.20),(-5±0.60)],统计学分析表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使用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在急诊工作中应更多的倾注于对有创性通气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王廷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更年滋肾汤合玉女酥对雌性去势大鼠下丘脑、垂体、子宫、胸腺、脾脏细胞凋亡及ER表达的影响,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探讨药食合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取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模型,2015年10月—2016年4月,选取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中心健康、12周龄、雌性未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更年滋肾汤)组、食疗(玉女酥)组、药食合用组,每组12只.给药(食)6周后,处死大鼠取丘脑、垂体、子宫、胸腺、脾脏组织,检测如下指标: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Rα蛋白的表达变化;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ER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细胞凋亡率变化:下丘脑、垂体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子宫(13.12±0.066)明显高于对照组(3.28±0.075),中药组(6.35±0.038)、药食合用组(4.90±0.034)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胸腺(3.46±0.215)明显高于对照组(1.70±0.045),中药组(2.51±0.038)、药食合用组(2.18±0.034)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脾脏(4.05±0.205)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药组(2.15±0.115)、药食合用组(1.64±0.082)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ERα蛋白表达变化:各组织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除胸腺外,其他组织中药组、药食合用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③ERαmRNA表达变化:模型组垂体(0.210±0.012)、下丘脑(0.197±0.015)、子宫(0.168±0.016)、脾脏(0.137±0.01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垂体(0.458±0.026)、下丘脑(0.410±0.028)、子宫(0.367±0.037)、脾脏(0.301±0.025)高于模型组(P<0.05);食疗组子宫(0.349±0.021)、脾脏(0.282±0.018)高于模型组(P<0.05);药食合用组垂体(0.523±0.025)、下丘脑(0.488±0.024)、子宫(0.743±0.042)、脾脏(0.723±0.069)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药食合用(更年滋肾汤合玉女酥)可通过影响雌性去势大鼠下丘脑、垂体、子宫、胸腺、脾脏细胞凋亡及ER表达,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从而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
作者:宋雨菊;桑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行院前急救的脑出血患者73例,标记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入院的未给予院前急救的脑出血患者70例,标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入院时脑疝发生情况,随访1个月,统计两组死亡例数、伴有后遗症例数、发生并发症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脑疝发生率5.5%,对照组为22.9%;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死亡率2.7%、后遗症发生率45.2%、并发症发生率12.3%,对照组分别为21.4%、68.6%、40.0%;观察组患者脑疝发生率、死亡率、后遗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院前急救后,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妇产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良性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身体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TNF-α水平为(43.71±28.29)ng/L,术前TNF-α水平为(29.11±16.78)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在CD8+、CD4+、CD4+/CD8+、CD3+等方面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TNF-α水平为(55.13±31.71)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IL-4、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患者IL-4、IL-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方面的效果比较显著,不会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值得在能开展腹腔镜手术医院推广.
作者:林延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自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6.2%)同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0.0%)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同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0.0%)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9%)同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9%)进行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病情快速康复,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普及.
作者:范玉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奥氮平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止吐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6年4月该院采用CET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止吐,观察组同时加用奥氮平止吐.比较两组控制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化疗前后的体重变化.结果 观察组急性、延迟性恶心、呕吐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2%,76%,均高于对照组的7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重变化有效率32%,比对照组有效率22%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奥氮平提高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止吐疗效.
作者:田瑞华;郑宗柱;陈祥明;李宝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