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ERCP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择拟行ERCP术的患者62例,将其按照麻醉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分别记录2组患者个各时段血压、HR、呼吸频率(RR)等相关指标。结果手术开始后,B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SBP、DBP和HR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在插镜、套石、退镜各时点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睁眼时则差异不明显。A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分别为2例、12例,对照组分别为12例、2例。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ERCP操作。
作者:凌峰;秦幼娟;孙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有效性探讨。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住院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男27例,女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主要利用替吉奥胶囊治疗,而实验组主要利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RR为73.1%,对照组为38.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症”(症状)与体征分别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利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胃癌疾病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与研究中都有极其显著的价值。
作者:赵春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索小骨瓣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去骨瓣手术,观察组采用治疗小骨瓣外侧裂入路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94.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以及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58.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00%)以及手术效果(P<0.05)。结论小骨瓣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苏斌;张治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联合欣母沛治疗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2例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实验观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联合欣母沛治疗,对照组使用单药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娩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和12.1%,开腹手术止血为1.5%和7.6%(P<0.05)。结论使用自制宫腔水囊压迫止血联合欣母沛治疗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止血,值得推广。
作者:卢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该医院放射科CT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10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确诊,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与不同的病理分化程度进行分组,统计不同患者的CT表现特点。结果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在CT上出现胸膜凹陷征的比率不同,腺癌出现胸膜凹陷征的几率大,鳞癌出现的几率小,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纵膈淋巴结转移方面,小细胞癌出现纵膈淋巴结转移几率高,与腺癌相当,鳞癌相对出现纵膈淋巴结转移几率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分化患者的CT表现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CT诊断对于临床病理分型与病理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北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长期慢性溃疡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即先清创、后换药;观察组采用皮瓣移植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新生肉芽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VSD治疗5~7 d后,均形成鲜红致密颗粒状的肉芽,在采用皮瓣移植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志;张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在预防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治疗过程中选取腹腔镜手术联合术中用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遵循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方便选取的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该院妇科治疗的12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入组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选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术中同时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73.1±15.2)min短于对照组患者(93.5±16.2)min,出血量(63.5±20.5)mL少于对照组患者(152.8±33.5)mL,住院天数(4.2±1.3)d少于对照组患者(7.4±1.5)d, PEP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患者11.67%,输卵管的通畅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8.33%,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在应用腹腔镜治疗同时加用米非司酮和MTX,在取得显著疗效同时降低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震;刘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7—12月笔者援助的非洲桑给巴尔奔巴地区Abdalla Mzee医院住院足月待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米索组50例和缩宫素组50例,研究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在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及妊娠结局方面的结果。结果①研究组促宫颈成熟达92.0%,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引产成功率96.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74.0%,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研究组与对照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分别为(7.3±2.6)h、(15.4±4.2)h,总产程分别为(16.4±2.3)h、(20.3±4.5)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效果确切,具有用药方便,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春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为了能够提高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在颅脑损伤术后医院感染控制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74例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护理干预,对比和分析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泌尿系统及刀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2.70%)、0(0.00%)、0(0.00%),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道、泌尿系统及刀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8.11%)、1(2.70%)、3(8.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强化手术室的各项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纪善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AMI-HF)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确诊并收治的168名AMI-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人。两组均采用AMI-HF基线治疗。对照组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应用尿激酶实施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基线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彩超主要参数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3%。研究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MI-HF应用替罗非班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疗效确切,可更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苗秀兰;左溢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开放式保留肾单位(NSS)手术治疗肾肿瘤(中山评分≥8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6月采用小切口NSS治疗62例肾肿瘤(中山评分≥8分)患者,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随访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小切口NSS治疗。手术时间86~160 min,平均(115.4±24.2)min。术中热缺血时间25~40 min,平均(29.6±4.9) min。术中出血量25~450 mL,平均(73.8±65.5)mL。术后2例手术区域局部积液,未发生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月复查血肌酐值和eGFR值为(68.5±20.1)umol/L和(83.5±21.8) ml/(min?1.73 m2),显著低于术前(P<0.05)。随访6~24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小切口开放式NSS治疗中山评分≥8分肾肿瘤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福庆;王赞礼;冯子熠;张学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入不同剂量的氢吗啡酮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该院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手术结束后硬膜外腔注入氢吗啡酮注射液,3组剂量分别为:Ⅰ组0.1 mg,Ⅱ组0.2 mg,Ⅲ组0.3 mg,所有患者接静脉镇痛泵,配方地佐辛25 mg+托烷司琼2 mg+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背景剂量2 mL/h,PCA 2 mL,锁定时间为30 min。分别在术后2 h、4 h、6 h、12 h、24 h进行随访,记录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Ⅱ、Ⅲ组2 h、4 h、6h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2.0±0.6)分和(2.3±0.7)分比(3.7±0.6)分、(2.3±0.5)分和(2.5±0.7)分比(3.9±0.4分)、(2.4±0.6)分和(2.3±0.4)分比(3.7±0.6)分];同时Ⅰ组观察到PCA的按压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3.9±1.5)次比(1.0±0.9)次和(1.0±1.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2h、4h、6h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观察到的例数Ⅲ组高于Ⅰ、Ⅱ组。结论硬膜外注入0.2mg氢吗啡酮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提供完善的镇痛的同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赫金鑫;雷波;王雷;贺淑君;郭敏;李玲;左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会阴标准评分表的设计及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并发症初产妇5600例为观察组,助产士应用会阴标准评分表进行会阴评分,其中>9分可以不做会阴切开。选取2013年1—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并发症初产妇5100例为对照组,助产士依靠个人经验估计不做会阴切开,两者均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结果观察组有2850例未行会阴侧切(50.9%);会阴完整、Ⅰ、Ⅱ分别为810(28.4%)、1770(62%)、270(9.6%),对照组1800例未行会阴侧切(35.3%),会阴完整、Ⅰ、Ⅱ裂伤分别为498(27.7%)、965(53.6%)、337(18.7%),两组均无Ⅲ会阴裂伤。两组比较,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会阴Ⅱ裂伤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标准评分后得分越高,会阴裂伤率越少,裂伤程度越轻。结论采用会阴标准评分体系指导无保护会阴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谭志华;熊永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中MRI的使用价值。方法方便收集2011年2月—2015年2月该院诊断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40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关节镜与MRI检查。分析(1)MRI下不同滑膜皱襞宽度与诊断阳性率的关系。(2)MRI与关节镜检查结果。(3)滑膜皱襞的出现与左右膝侧的关系。结果(1)MRI皱襞宽度0~10 mm者、10~20 mm者、>20 mm者的滑膜皱襞综合征阳性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94膝中,共有169膝接受关节镜检查,与“金标准”关节镜对比,MRI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4.6%。(3)左右膝侧滑膜皱襞出现的阳性率分别为60.9%、56.6%,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认为MRI对诊断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灵敏度及特异度高,MRI下不同皱襞宽度患者的滑膜皱襞综合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尚峰;李洪臣;徐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3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施行CT、MRI诊断,并观察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71.87%,MRI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诊断率为87.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作用后发现,MRI诊断率明显优于CT诊断,可为手术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早期诊断,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作者:卡哈尔曼?力提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5月—2015年10月在医院进行产前诊断的216例高危孕妇,给予羊膜穿刺和羊水细胞培养后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所有孕妇穿刺成功率为99.1%,经过羊水细胞培养后,211例为正常核型,占97.7%,5例为异常核型,占2.3%。结论对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在产前诊断中意义重大,可以预防先天性缺陷患儿的发生,提高新生儿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张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的对象为整群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化疗+中医组,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1)化疗+中医组患者临床缓解率72.50%跟化疗组67.57%相似,经χ2检验,P>0.05;(2)治疗后化疗+中医组VEGF、CEA、CYFRA21-1、KPS评分、中位生存期更佳,经t检验,P<0.05,其中,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97±2.72)个月,化疗+中医组为(14.91±2.63)个月。(3)化疗+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化疗组,χ2检验显示P<0.05。其中,化疗组恶心呕吐15例、腹泻6例、血红蛋白减少4例、骨髓抑制4例。化疗+中医组恶心呕吐7例、腹泻2例、血红蛋白减少2例、骨髓抑制2例。结论中医药分阶段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郑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VEGF、c-erbB-2与NSCLC血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方便选取聊城市中医院2004—2012年非小细胞肺癌存档蜡块5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20例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观察两组的VEGF、c-erbB-2水平。结果5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C-erbB-2阳性表达40例,阴性表达14例,阳性表达率达74.07%,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54例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组织病理切片中,VEGF阳性表达36例,阴性18例,阳性表达率为66.67%,肺良性病变中,VEGF阳性2例,阴性18例,阳性表达率为10%,两者比较有显著生物学差异。结论VEGF、c-erbB-2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密切相关,并在此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VEGF、c-erbB-2表达增强预示着患者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提示患者预后不佳,有助于早期判断预后。
作者:盛仲楠;袁博;司保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1例,观察组: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对照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6%)、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ST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节肠道微生态疗法疗效显著,加快患者各症状的消失时间,对各项肝功能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范雪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骨折并大面积软组织挫裂伤的疗效。方法对随机选取的该院临床骨外科30例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术后患者,其中20例采用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2个疗程。另一组10例按术后普通治疗。结果两个疗程后,患者愈合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术后患者是安全的,这种新型疗法可能是治疗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术后患者的一个合适选择。
作者:章爱梅;章爱华;刘峰之;孙福廷;张培良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