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仕君
目的 通过比较采取高血脂防治干预手段无干预措施的高血脂年轻患者疾病进程的不同,确定有效的高血脂防治手段.方法 确定相应干预措施,随机抽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来该院体检结果 显示患有高血脂的年轻患者200例,与患者进行沟通后,依据患者意愿分为干预组118例,对照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措施完成情况、血脂4项以及高血脂常见症状.结果 干预组患者大部分坚持完成干预措施两个月;干预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高血脂常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7.80%、20.34%、16.10%、22.88%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防治高血脂.
作者:潘庆丽;王立旗;霍本良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单手送管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价值.方法 方便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小儿400例,小儿入院后疾病类型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00例(接受单手送管)和对照组200例(接受双手送管).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静脉穿刺部位.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③研究组和对照组留置针置管时间.结果 ①研究组和对照组静脉穿刺部位(头皮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静脉炎、感染、液体渗漏、导管堵塞及皮下血肿)发生情况分别为(2例、1例、1例、1例、1例)、(7例、6例、8例、9例、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和对照组留置针置管时间分别为(5.3±0.4)d、(3.1±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手送管相比,单手送管可以减少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并发症的发生,对延长置管时间有积极作用.
作者:丁惠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整群选择该院接收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咪唑斯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雷尼替丁联合咪唑斯汀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2.76±0.65)分与对照组(2.70±0.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0.73±0.62)分优于对照组(1.59±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5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笵苏静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讨论实施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于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做出对比,包括骨折部位、腕关节尺侧,分别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实施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为(2.73±1.74)分,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为(1.25±0.54)分;腕关节尺侧疼痛评分中,术后3个月为(2.28±0.49)分,术后6个月为(1.04±0.30)分.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为(2.08±0.56)分,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为(0.70±0.26)分;腕关节尺侧疼痛评分中,术后3个月为(1.64±0.30)分,术后6个月为(0.68±0.20)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骨折部位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腕关节尺侧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4例(4.0%),对照组18例(18.0%),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可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而言,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突出,将患者并发症有效控制,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可将手术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姜华亮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单孔颅骨钻孔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经过颅脑CT得到明确诊断,给予患者单孔颅骨钻孔微创手术治疗,分析钻孔引流术后的情况.结果 52例患者经过单孔颅骨钻孔引流术后,4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1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该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15 d,平均(11.6±6.3)d,无死亡病例;2周后复查CT,结果 显示,52例患者的血肿均消失,其中11例患者颅内存在少量的积气和积液,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单孔颅骨钻孔微创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经济,疗效理想,患者接受度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云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提高对肾脏等泌尿系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CT认识及诊断、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6月间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SFT的CT影像学资料和病理,包括良性6例,恶性1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45.5岁.结果 7例患者中,CT表现良恶性与病理相符为100%,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左肾4例,右肾3例,CT表现良性为病灶边界清楚,内部均匀,膨胀性生长,也可见多发小片状或不规则低密度区,恶性为类圆形囊实性团块状影,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向周围浸润生长.结论 CT表现为单发孤立、类圆形边缘清晰,密度均匀或欠均匀,不均匀强化,延迟持续强化伴粗大供血血管时,应考虑SFT的可能性.
作者:赵桂喜;虞小明;吕建渊;张莉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用药指南联合干预后,针对其合理用药产生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呼吸道感染疾病处方300张作为该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分组.观察组(150张):用药指南联合干预;对照组(150张):常规干预;对比用药处方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人均用药总数为(1.99±0.83)种,人均药费为(41.49±20.02)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36.67%;合理使用百分率为96.67%;对照组人均用药总数为(3.61±1.71)种,人均药费为(50.75±19.71)元;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52.67%;合理使用百分率为59.33%;在人均用药总数、就诊人均费用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等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给予用药指南联合干预,针对用药的合理性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终可以有效确保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贾玉娜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止痛、镇静等基础治疗+辛伐他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8个月,分析两组存活率及再次发生心性事件的几率.结果 研究组8个月存活率73.33%,对照组4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次心性事件者10例,占45.45%,对照组发生再次心性事件者9例,占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贤荣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析川芎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研究组以活血通经,滋补肝肾方治疗,对照组主要是指导患者合理休息,放松心情,适当锻炼等,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其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8例,其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满意率88.0%,对照组治疗效果满意率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确切,显著优于对照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迎暑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在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丹参川芎嗪的治疗效果,为心脑血管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该院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与常规检查,其中对照组给与血栓通,试验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临床有效率(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VAL、VAR、B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心功能相关指标(FS、LVEF、LVES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利于基底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应广泛推广.
作者:姜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中成药肾衰宁胶囊对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性贫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67例有慢性肾性贫血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加用肾衰宁)(37例),对照组给以慢性肾病常规治疗处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肾衰宁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两组血液检测血中Hb值.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后Hb值都有一定提高,肾衰宁治疗组的△Hb值(2.97 g/L)在治疗后较对照组△Hb值(1.13 g/L)相比提高更明显.结论 在治疗肾病的同时,贫血状态多有改善,但肾衰宁胶囊对于治疗肾性贫血效果较好,作为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方法 ,但其改善贫血的原因,提高幅度之显著等方面仍需更大规模的临床数据分析与探讨. 可以适当减少其他补血方式,减少用药种类以及对病人的影响.
作者:汤臣;倪克民;王琴;关圣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良好,同时用药不会对患者产生十分明显的不良反应,因而指导我们在临床中借鉴和使用.
作者:陈东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在盆腔气管脱垂的诊断中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的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14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接收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 在3种状态之下,观察组盆底结构较对照组更为松弛,观察组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与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0%的患者为肛提肌异常,76%为阴道周围结缔组织缺失.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能够使盆底解剖结构更有效显示,诊断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丽;刘红;蔡新军;吕婷婷;兰振和;王宇晗;骆春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术后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血小板电泳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血小板电泳时间为(2.06±0.11)mPa·s、(19.01±1.11)s,与对照组的(2.25±0.39)mPa·s、(18.02±1.0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PT与APTT分别为(11.67±0.33)s、(29.71±2.40)s,与对照组的(10.73±0.52)s、(28.06±2.75)s比较明显延长(P<0.05).结论 给予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患者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屈颖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脑病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脑病患者,将3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15例尿毒症脑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尿毒症脑病患者的BUN、Ca2+、P3-、Hb、Scr和PTH情况.结果 两组尿毒症脑病患者的BUN、Ca2+对比差异不大,观察组患者的Scr为(322.04±104.75)μmol/L、P3-为(1.47±0.35)mmol/L、PTH为(164.28±77.35)ng/L、Hb为(117.13±15.82)g/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与血液透析治疗相比更有利于清除大分子毒性物质.
作者:彭仕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观察贵阳地区部分贵阳地区G6PD缺乏症的产前筛查及临床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贵阳地区部分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筛查女性984例,采用连续监测速率法对入选女性进行G6PD活性定量检测,对于疑似患者采用改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测定试剂盒进行测定,分析贵阳地区部分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的产前筛查及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贵阳地区部分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筛中2011年确诊阳性率为1.70%,2012年确诊阳性率为3.23%,2013年确诊阳性率为3.70%.984例患者中,终确诊30例,确诊阳性率为3.05%;确诊的30例G6PD缺乏症患者中出生后16例男婴,14例女婴.男婴G6PD缺乏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女婴(P<0.05);男婴重度缺乏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女婴(P<0.05).结论 贵阳地区部分育龄人群G6PD缺乏症发生率较高,应加大筛查和宣传力度,做到G6PD缺乏症的早期预防.
作者:韦玮;吴忠琴;王碧;刘美;厉勇;辛文龙;孙袁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进入该院的60例HIE足月新生儿作为实验组,将无神经系统疾病的60名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出生后24 h、7 d、10 d血浆内皮生长因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比较两组出生后脑脊液内皮生长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结果 实验组的NSE值在24 h、7 d、10 d分别为(19.43±7.03)、(15.06±3.01)、(10.97±2.59),明显高于对照组在24 h、7 d、10 d的NSE值(9.38±2.05)、(9.29±2.25)、(9.33±2.17),实验组的VEGF值在24 h、7 d、10 d分别为(591.34±60.42)ng/L、(488.54±49.89)ng/L、(449.24±67.3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在24 h、7 d、10 d的VEGF值(268.51±16.94)ng/L、(270.33±17.84)ng/L、(269.59±18.43)ng/L.对脑脊液的VEGF、NSE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分别为(14.08±0.78)ng/L、(19.33±4.98)明显高于对照组(10.03±1.26)ng/L、(10.98±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作为新生儿HIE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娟;朱苏月;乔继冰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为有效治疗哮喘以及COPD患者,临床探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用药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80例经诊断为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单一组40例、联合组40例.单一组服用布地奈德,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福莫特罗,观察治疗前后病患肺功能情况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PEF、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一组PEF、FEV1/FVC、PEF%依次为(248.5±83.2)L/min、(86.5±7.2)%、(79.5±9.7)%,联合组为(276.3±69.7)L/min、(76.3±8.4)%、(94.1±8.2)%,联合组较单一组肺功能恢复好,P<0.05;未治疗时两组IL-4、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细胞因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单一组IL-4、超敏C反应蛋白、IL-6依次为(84.3±13.7)、(4.7±1.2)、(6.3±1.7),联合组为(94.7±15.6)、(5.6±1.2)、(8.5±1.1),联合组较单一组IL-4、超敏C反应蛋白、IL-6水平改善效果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对哮喘以及COPD患者治疗时,选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用药后,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且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作者:秦丰;张桂琴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为观察组,另选择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放疗前后的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疗前血清肿瘤标记物相关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TPS(117.27±35.72)U/L、VEGF(173.25±40.34)pg/mL、NSE(13.27±3.92)ng/mL、CEA(8.09±3.42)ng/mL、CA125(16.83±3.18)U/mL、CYFRA21-1(6.12±0.93)U/L,放疗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TPS、VEGF、NSE、CEA、等肿瘤标记物作为临床诊断鉴别的重要指标,对于非小细胞的肺癌患者的观察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脑梗塞导致偏瘫的老年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BartheI指数为(62.35±2.19)分、FMA评分为(63.59±5.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96±3.75)分、(52.19±4.57)分,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为(6.32±0.58)分,优于对照组的(14.25±2.33)分,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总有效率76.47%,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陈传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