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

隋建;陈林昊;黄良祥

关键词:双镜联合手术, 腹腔镜, 术中胃镜, 胃间质瘤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近贲门处胃间质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对该院2009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名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60名患者均在双镜联合下成功切除近贲门处的间质瘤,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8.5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5 d.无1例出现感染、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5~24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无1例出现吞咽困难、腹痛等症状,营养状况良好.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近贲门处胃间质瘤是安全和可行的.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依帕司他与胰激肽原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该院就诊时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疗程均为4周.采用总症状评分(TSS)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用药前后TSS评分均改善[(5.58±2.83)vs(2.35±1.88)分,(5.60±2.19)vs(4.06±2.10)分,P<0.01].两组治疗后T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1.88)vs(4.06±2.10),P<0.01].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要优于胰激肽原酶单药治疗.

    作者:翟清;张文;夏礼斌;陈月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骨科手术患者,均在全静脉麻醉静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T1在5%~10%,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年龄30~45岁,观察组32例年龄70~85岁,观察两组患者的阻滞完全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肌松恢复时间等肌松作用时间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阻滞完全起效时间与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肌松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麻醉手术中适合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且肌松作用受年龄因素影响较小.

    作者:曾海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COPD临床疗效探讨分析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舒利迭(剂量是50/250)治疗,1吸早晚各1次,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气雾剂(1吸睡前吸入)联合舒利迭(剂量是50/250)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呼吸困难评分、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P<0.05),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6,P<0.05);观察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为40.7%,对照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为87.0%,观察组6个月内急性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57,P<0.05);经观察,两组各出现2例口干反应,较轻微且随着持续治疗其反应消失,未对治疗起到任何不良影响.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能显著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频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40例,冠心病患者(B组)40例,以及健康检查者(C组)40例,比较3组血清同型半光氨酸.结果 A、B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A、B组患者按高血压轻、中、重度进行分组比较,程度越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玲;吕湛;冯模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综述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是外科常见的病理变化,是发生于肠道组织的再灌注损伤,经专家证实其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的致死性疾病发生与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创伤休克、严重感染等致死性疾病主要直接致死原因.该研究者从事肠胃工作多年,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机有一定的研究,该文针对性提出了疾病防治策略,有助于逆转疾病进程,降低死亡风险,希望能够与同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一同分享.

    作者:杜斌;郭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预测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合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来该院就医的患者和经体检健康的人共200例,平均分为A、B、C、D四组A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B组50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C组50例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D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患者与体检者的静脉血,对患者的HbA1c、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等血液学指标进行检测;B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分为B1组(HbA1c<6.5%)、B2组(HbA1c≥6.5%),所有患者治疗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组根据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分为B3组(hs-CRP<4.5 mg/L)、B4组(hs-CRP≥4.5 mg/L),比较B3、B4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单纯糖尿病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分别为(7.86±2.04)%、(2.85±10.2)mg/L,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分别为(9.66±2.15)%、(8.64±4.77) mg/L,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分别为(4.93±1.12)%、(2.33±7.69) mg/L,健康体检者HbA1c与hs-CRP水平分别为(4.82±1.09)%、(1.05±0.54) mg/L.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不伴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HbA1c与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B2组(HbA1c≥6.5%)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B1组(HbA1c<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4组(hs-CRP≥4.5 mg/L)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B3组(hs-CRP<4.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HbA1c可能参考值为6.5%,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hs-CRP可能参考值为4.5 mg/L.结论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HbA1c、hs-CRP水平较高,检查中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HbA1c以及hs-CRP明显升高时,需要预防急性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管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效果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史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钠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症状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症状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不止的患儿18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给予镇咳祛痰药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服孟鲁司特钠,动态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6d、9d两组咳嗽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咳嗽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4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咳嗽缓解时间、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9d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镇咳祛痰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可明显缩短咳嗽时间和疗程,症状改善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海娟;梁中信;曹素芬;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导致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女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统一调查表格,收集两组调查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女性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饮酒无关,在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时,二者被剔除.而与患者吸烟(OR值=2.080>1,P<0.01)、初潮年龄(OR值=1.676>1,P<0.01)、初产年龄(OR值=1.193>1,P<0.01)、流产次数(OR值=1.468>1,P<0.05)、哺乳时间(OR值=0.815<1,P>0.05)、家族乳腺癌病史(OR值=2.479>1,P<0.01)、性生活是否和谐(OR值=2.179>1,P<0.05)相关.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女性应及早进行检查和预防.

    作者:马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达到了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满意的有30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的有19例、一般满意12例、不满意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寿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引量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引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诊的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在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并在术中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6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数目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患者术后胸引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比较和研究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引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制作散点图,对两变量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相关性采用双侧pearson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肺癌手术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术后胸腔引流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x2=5.1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讲,其与患者术后胸引量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需依据临床特征及表现,综合诊断,提高确诊有效率.

    作者:朱一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个性化护理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指导护理工作者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根据患者足部情况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护理、足部局部护理、足部运动、药物护理等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 46例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及个性化护理,40例治愈出院,4例足部溃疡患者,溃疡面积已明显缩小,2例足部坏死、溃疡的患者,因病情较重而截肢,截肢致残率为3%,减轻了身心痛苦,消除了足部隐患.治愈率达到86.96%(40/46),患者满意度为97.8%(45/46),住院时间为(12.3±2.9)d.结论 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诊治,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王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64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主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剂量对比剂下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院行主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人共71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n=36例).两组均行主动脉成像检查,其中对照组为80 mL对比剂+20 mL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为60mL对比剂+40 mL生理盐水冲洗.对比两组不同对比剂剂量下的血管强化程度、重组图像清晰度.结果 两组在升主动脉(AA)、T7水平降主动脉[DA(T7)]、L2水平降主动脉[DA(L2)]以及主动脉分叉(AF)血管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2,P=0.160;t=1.461,P=0.149;t=1.236,P=0.220;t=0.642,P=0.523).对照组重组图像达标率为94.3%(33/35),观察组重组图像达标率为97.2%(35/36),两组图像清晰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01,P=0.980).结论 在64层螺旋CT下行主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采取60mL低剂量对比剂检查的图像清晰,能够满足诊断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陈松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Lc在诊治Mirizzi综合征中的探索性应用研究

    目的 探索研究应用Lc诊治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统计自200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48名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综合分析Lc在治疗Mirizzi综合征中的应用前景.结果 按Csendes分型,Ⅰ型40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0例.43例完成LC,均为Ⅰ~Ⅱ型病例.中转开腹手术5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2例.术前的治性ERCP检查9例,均为发生胆管损伤;术中发生胆管损伤5例,均转开腹,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结论 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应用研究,发现Lc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Ⅰ型和Ⅱ型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召实;杜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广西沿海沿边区域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肺结核的流行与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务工新发肺结核为观察组,40例防城港常住人员新发肺结核为对照组,分析病历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27.65±3.2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例,初中12例,高中25例,大学及以上1例)、失访率30.00%、治愈率为71.43%,对照组平均年龄为(54.36±6.1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例,初中15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6例),失访率12.5%,治愈率为88.5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Ⅲ型38例,痰菌阳性率为62.5%,复治病例8例,双侧肺受累25例,中下肺野病变30例,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32例,对照组Ⅲ型32例,痰菌阳性率35.00%,复治病例2例,双侧肺受累17例,中下肺野病变22例,病变累及肺野数目2个及以上25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出务工人员新发肺结核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多发于3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为Ⅲ型肺结核且复始病例多、治疗效果差等,影像学表现为病变分布广泛、病变累及数目多等特征.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以预防和控制务工人员肺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林栋;石罗君;冼秀玲;徐奎;黄永光;赵权;黄家杰;包家福;马自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12-2013年该院门诊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处方共36 000张,按处方点评指标进行点评及分析.结果 合理处方占比由93.89%上升到97.80%,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3.12种降为2.2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较好为17.91%和14.29%,注射剂使用率由24.5%降至20.31%,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由9.14%上升到10.32%,不合理用药比例由6.11%降至2.20%.不合理处方主要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2013年未发现超常用药处方.结论 门诊处方合格率较高,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大多控制较好.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少玉;陈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比分析CT和超声诊断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CT和超声诊断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5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诊断方式的符合率、敏感率以及特异性等方面对比分析其CT、超声以及两者联合检查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结果,探讨CT和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 CT和超声两者的诊断结果在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以及准确率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T联合超声检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应作为甲状腺多发结节临床检查的首选方法,CT作为评价甲状腺恶性结节边界与邻近组织关系的方法,CT联合超声检查能明显提高对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诊断率.

    作者:洪春天;陈德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目的 研究分析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1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乐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每周排便次数以及大便性状评分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每周排便次数与大便性状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每周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渠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急诊外科收治的50例多发伤患者资料,询问患者病情、受伤原因、时间及部位,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别给予颅脑损伤处理、胸部损伤处理、休克处理及继发性感染治疗等,并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该研究纳入的5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92%;经6个月随访,治愈31例(67.39%),致残11例(23.91%),死亡4例(8.7%);2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腹腔内感染、1例ARDS,感染发生率8%.结论 对于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需在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处理,并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临床救治效果显著.

    作者:何林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心病药物治疗的Meta分析

    目的 对冠心病药物治疗疗效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中心,收集关于冠心病药物治疗的中文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对选区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各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检出与冠心病药物治疗相关的文献113篇,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终有9篇文献进入该研究.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共纳入5项研究,其中在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0.65 [-0.99,-0.31](P<0.01);在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10[-1.50,-0.71](P<0.01);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1.40[-1.74,-1.06] (P<0.01);在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1.26 [-1.77,-0.74](P<0.01);在抗心绞痛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中,Meta分析结果示WMD95%CI为-0.91 [-1.25,-0.57] (P<O.01).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治疗冠心病在应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硝酸异山梨酯)、抗心绞痛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方面与常规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和抗心绞痛类药物(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于指导冠心病的临床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牛永青;梁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