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药理作用及效果评价

贺志凤;李晓忠

关键词:依达拉奉, 舒血宁, 脑梗死, 治疗
摘要:目的:对应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对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就诊的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依达拉奉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脑梗死疾病病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3%);脑神经功能评分恢复正常时间(8.64±2.01)d和脑梗死疾病治疗总时间(12.76±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11.85±2.54)d,(15.62±3.57)d;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结论应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对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探讨同期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双侧膝关节炎的安全性

    目的:对晚期双侧膝关节炎的患者分别采用同期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探究比较。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晚期双侧膝关节炎患者,并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42例患者,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的情况及HSS评分。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45.1±10.4)d明显比实验组的住院时间(22.6±5.4)d长,对照组的输血量(616.1±263.5)mL明显少于实验组的输血量(1014.9±40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改善程度(38.6±23.7)与对照组评分改善程度(35.5±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两种方法在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上并无明显差异差异,各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病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法。

    作者:金培程;唐本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践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处理,实验组围术期践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践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促进康复进程。

    作者:张伟超;冼碧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验在诊断早期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析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验在早期脓毒血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96例脓毒血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是否为细菌感染分为A、B两组,所有患者均于清晨采集2 mL外周静脉血后测定PCT、hs-CRP、SAA水平,比较两组PCT、hs-CRP、SAA水平及三种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结果A、B两组PCT、hs-CRP、SAA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中PCT检测敏感性均高,与hs-CRP、SAA的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hs-CRP、SAA相比,早期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检测具有更高敏感性与特异性,更利于脓毒血症早期确诊,进而提供治疗指导,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借鉴与应用。

    作者:赵永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减重步行训练对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

    目的:研究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进行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50例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作为观察组。结果康复训练前观察两组患者FAC、FMA、ADL评分以及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而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AC、FMA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进行减重步行训练效果显著,极大的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江容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卡托普利治疗患者102例纳入卡托普利组,选择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患治疗患者87例纳入联合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联合组显效率50.57%、总有效率96.55%高于卡托普利组30.39%、72.55%、无效率3.45%低于卡托普利组26.47%,第4周、第8周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通期卡托普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卡托普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8%,联合组14.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张馨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甲泼尼龙治疗抗结核药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对抗结核药所致重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6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n=28),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胆红素水平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短疗程甲泼尼龙的应用可提高抗结核药物所致重型肝炎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如严格把握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征及治疗时机,其临床应用是较为安全的。

    作者:徐磊;贺朗秋;方志雄;贾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诊危重症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值表法分为采用胰岛素常规治疗的对照组60例和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观察组60例,对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良好率比较,观察组(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可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推广的意义较大。

    作者:徐彦立;王明强;邱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脑梗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阿组)和对照组(辛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血脂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CSS与ADL比较,应用阿托伐他汀的实验组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血脂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但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张凤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04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探究。方法对该院于2013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4例血培养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治愈78例,自动出院22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75.0%;此外,104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减小,其中包括电解质紊乱11例,硬肿症7例,皮肤炎症5例、肺炎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血培养结果中以病原菌以及葡萄球菌为主,占据51%,且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哌酮、环丙沙星。结论临床中根据新生儿病史、体征以及药敏结果选取合适抗生素与治疗方法对新生儿败血症有效。

    作者:邹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10月该科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57例为观察组,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57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通过12~24个月的电话随访,观察组术后Lysholm评分为(94.6±1.4)分,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Lysholm评分为(82.7±3.8)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树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T1期肾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止痛药用量方面后腹腔镜下手术优于开放性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适应征较窄,但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宜作为T1期肾癌的首选。

    作者:童利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哮喘患者65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后该组患者的FEV1、PaCO2、PaO2等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该组患者治疗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PF、VT、SF、MH与GH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促进其肺功能的改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建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巨大腹壁切口疝采用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修补术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巨大腹壁切口疝采用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修补术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将62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1例,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缺损大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临床上小切口辅助腹腔镜修补术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杨震;曹春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WBC、CRP、AMS、LPS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93,<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重症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WBC、CRP、AMS、LPS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9,=4.67, F=3.45, F=4.34,均<0.05)。结论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艳华;梁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代谢异常者血脂、hs-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糖代谢异常者血脂、hs-CRP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口服糖耐量试验患者1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正常糖耐量)、观察组(葡萄糖调节异常),两组各86例,比较两组的血脂各项指标及hs-CRP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脂水平及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项血脂指标、hs-CRP检出率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高TG、高LDL-C 是糖代谢异常者血脂代谢的典型特征,联合CHO、HDL-C、hs-CRP各项指标可以评估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患者的心血管受损情况,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治、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巧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寻找适合急性乙醇中毒病人的佳治疗方案。方法该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66例急性乙醇中毒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3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注射用能量合剂治疗,而33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催醒时间、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显效时间等基本信息。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研究在治疗效果、催醒时间、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显效时间等方面都存在着绝对性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0.05)。结论临床上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较为显著,不仅具有副作用偏小、催醒速率较快以及疗效确切等优势,同时在操作方法以及治疗疗程、安全性能等方面也具有优势,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病人的首选药物,因此建议推广。

    作者:王平荣;王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2例,按照血压变异值从高到低排列,将血压值较高的前37例患者编为A组,经检验A组患者血压范围为118~143 mmHg,将血压值较低的后35例患者编为B组,经检验B组患者血压范围为90~118 mmHg。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肾功能监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差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含量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赵少华;开芸;张宁;缪丹丹;金玉;郭艳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RI增强检查对肾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析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进行MRI增强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细胞癌患者96例,包括肾乳头状细胞癌50例,肾透明细胞癌46例,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的MRI影像学特征。结果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排泄期、实质期、皮髓期的增强相对强度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肾乳头状细胞癌MRI平扫时T2WI、T1WI均主要为高、低、等混杂信号,而肾透明细胞癌MRI平扫T2WI主要为混杂信号,T1WI主要为等、低混杂信号,其次为等、高、低混杂信号;肾乳头状细胞癌MRI增强扫查主要为轻中度持续性强化,而肾透明细胞癌主要在实质期显著降低,呈快进快出征象,而皮质期呈中重度显著强化。结论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透明细胞癌进行MRI增强扫描对二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氯氮平对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奥氮平和氯氮平进行治疗,疗程8周。疗效判定依据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配电量表(CGI)、不良反应评定依据精神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经过8周治疗,所有患者PANSS、CGI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组间比较PANSS、CG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与氯氮平对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奥氮平的副作用较氯氮平少,更适用有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应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患有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经术后病理学确诊为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68例,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归纳检查结果,并对比与病理学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中输尿管结石疾病患者44例,输尿管癌疾病患者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患者6例,腹膜后淋巴结结压迫输尿管疾病患者4例,输尿管炎症疾病患者5例,输尿管囊肿疾病患者3例。其中63例患者的病情经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分析后做出了明确诊断,与术后病理学符合率为92.7%。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患有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高克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