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吕兵

关键词:肛肠外科手术, 早期护理干预, 排尿排便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患者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8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排便困难发生率及排尿困难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肛肠外科术后排便、排尿困难,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研究

    目的:探讨和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于该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75.0%(30/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血压、血液流变学以及血脂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价值,从而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检验科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接受肾脏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常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而实验组患者使用分级检验法进行检验,然后与两组患者各自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上述三个指标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常规的检验方法,使用分级检验的方法对肾脏生化检验患者具有更准确的检出率,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邵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治疗恙虫病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治疗恙虫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该院住院的符合恙虫病诊断标准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只用阿奇霉素0.25~0.5 g/d;治疗组在阿奇霉素基础上合用热毒宁20 mL/d。比较两组患者7 d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相同,但治疗组在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退热时间为(8.2±3.1)、(32.6±8.4)h肌肉酸痛,乏力明显改善。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治疗恙虫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徐国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析这14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将140例患者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上再添加优质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洪依今;郑丽芳;陈晓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42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与胸部X线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与胸部X线影像相关性。方法对42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SPSS13.0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与其临床表现轻重无相关性,胸部X线表现斑片影广泛,双肺透亮度减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较重,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对病情突然变化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检查,动态观察影像学变化有利于了解病情变化及观察疗效,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石浩;张渝华;王艳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效果的探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转归率和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转归率为72.91豫,高于对照组的43.75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可以提高良好转归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永峰;段晋宁;张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及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蒽环类耐药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每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61.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消化道反应。对照组有效率(CR+PR)为42.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蒽环类耐药的乳腺癌疗效较好,优于单一多西他赛治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曾哲超;詹丽芬;甘立菁;许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效果探讨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利用鼻内窥镜开展偏曲对侧中鼻甲整形、鼻窦开放术,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则放于Ⅱ期手术中,观察组患者同期进行偏曲对侧中鼻甲整形、鼻窦开放术、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是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隔鼻甲、筛窦腔闭锁、中鼻甲粘连的发生率分别是8%、14%、16%,对照组患者分别是30%、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鼻腔功能的恢复。

    作者:栗俊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骨科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短期认知功能并比对。结果术后24、48 h及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 h和12 h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具有较小的影响,有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作者:杨志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出生缺陷预防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出生缺陷预防关系及其在预防出生缺陷方面的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55名妇女作为观察组,另以参与调查研究且未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80例妇女作为对照组。为两组孕妇建立档案,对随访情况进行记录,登记妊娠结局、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两组出生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3%(1例唇腭裂),显著低于对照组1.9%(3例唇腭裂、2例神经管畸形、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指/趾畸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腭裂、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指(趾)畸形等单项缺陷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优生健康在已婚适龄女性孕产前的应用可有效防治自身疾病,并通过对相关风险因素的干预、评估来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大限度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郭勇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口服补液盐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4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口服补液盐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7月-2014年8月,位于该院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42例患者,给所有患者清洗肠胃,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当中主要以口服补液盐治疗为主。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通过实验检查其临床表现,观测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群。结果经过诊查后,观察出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现象、腹痛现象、腹泻现象为主,且经过口服补液盐方式为主的治疗后,患者均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口服补液盐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400例育龄妇女,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46.0%。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慢性宫颈炎,发病率67.75%;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5.25%;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13.75%;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8.25%;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5.25%;慢性盆腔炎和附件炎,发病率4.2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流产史、避孕方式五个因素是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因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作者:赵英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心脏功能及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监测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窒息新生儿的心脏功能及动脉压力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出生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心脏功能及肺动脉压力指标。结果观察组左室EF降低、右室CO减少、左右心室射血前期与加速时间明显延长、A/E(二尖瓣舒张末期/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比例倒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ADP、PAP及PAP/R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心脏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且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是病情严重的标志,应提高警惕性。

    作者:胡媛;徐斌;邹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近况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手段,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临床应用较多。该研究就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承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评价地塞米松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CP),并发症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ICP恢复正常例数所占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与甘露醇合用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ICP恢复速度快,患者预后情况良好,且不会增加治疗期间的并发症,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减轻脑水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蔡黎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泌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讨论研究老年泌尿感染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整群选取3043例次清洁中段的尿标本送检,采用VITEK-60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实验和鉴定菌株。结果样本结果分析显示,其培养阳性率为39.9%,分离真菌<占28.7%,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9.4%,主要包括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占52.0%,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科;分离株耐药程度也较高。结论对引发疾病的病原菌及相关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更好的选择针对性药物抑制病原菌繁殖,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宇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来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前者明显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对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成功受孕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为2.00%、44.00%及98.00%,均优于对照组的12.00%、20.00%及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患者,通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手术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术后复发率,使受孕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可以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罗芳;李寅;岳红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肝癌介入治疗中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研究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情况,以更好的指导临床介入治疗。方法从该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随机选择350例进行研究,均行DSA检查,对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肝动脉起源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50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变异动脉直接参与到肿瘤的供血之中,46例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6例起源于腹腔干,4例起源于胃左动脉,3例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起源于腹主动脉,1例起源于肝总动脉。结论肝癌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直接参与肝癌瘤体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在分布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临床可以结合患者的DSA资料来制定介入治疗方案。

    作者:李世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IMP-3和Glypican-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IMP-3、Glypican-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104例肝细胞癌作为观察组,以52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MP-3、Glypican-3的表达,探讨IMP-3、Glypican-3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中IMP-3、Glypican-3阳性率分别为62.50%和76.92%,对照组为37.55%和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IMP-3、Glypican-3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脉管浸润及转移具有相关性。 IMP-3、Glypican-3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47(P=0.01)。结论肝细胞癌中IMP-3、Glypican-3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可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辉;韦妹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切除中鼻甲的手术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中鼻甲手术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手术并完全切除双鼻中鼻甲,对照组行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手术但不切除双鼻中鼻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5.26%、10.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2%、26.32%(P<0.05);观察组的反射性头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切除中鼻甲手术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近远期复发率较低,但存在反射性头痛等并发症,需严格选择病例和掌握手术技术。

    作者:朱琳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