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王伟丰;杨瑞生;黄春波

关键词:颅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入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治疗,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记录脑脊液红细胞计数低于100×106/L的时间,观察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CS为(12.52±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红细胞约100×106/L时间为(7.24±1.53)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内癫痫、脑积水、脑梗死的发病率分别为0.0%、5.71%、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22.86%、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好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死亡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能够缩短引流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改善患者预后。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对2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康复中的作用,旨在促进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给予常规护理的2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压疮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敷料松脱、标识不完整、管道移位、管道处理不当及记录不全面等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综合护理干可提高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愈率,且可减少压疮及意外事故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应推广应用。

    作者:张芸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患者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8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排便困难发生率及排尿困难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肛肠外科术后排便、排尿困难,加快术后康复进程,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吕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心脏功能及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监测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窒息新生儿的心脏功能及动脉压力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出生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心脏功能及肺动脉压力指标。结果观察组左室EF降低、右室CO减少、左右心室射血前期与加速时间明显延长、A/E(二尖瓣舒张末期/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比例倒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PADP、PAP及PAP/R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心脏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且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是病情严重的标志,应提高警惕性。

    作者:胡媛;徐斌;邹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应用诊断急腹症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诊断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5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利用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检查观察组患者,利用胃肠造影检查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病因诊断符合率(92.0%)明显大于对照组(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胃肠造影与CT扫描联合检查方法诊断急腹症,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准确判断病因,从而为后期治疗提供准确参考。因此,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蔡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应用自拟化湿柴平汤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析自拟化湿柴平汤治疗不同量化分型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医分型中阳黄证60例,阴黄证40例;并将其分为阳黄治疗组(n=30)、阴黄治疗组(n=20),阳黄对照组(n=30)、阴黄对照组(n=20)4组,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BIL、DBIL、AST)情况。结果阳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阳黄对照组(P<0.05)。阳黄治疗组、阴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ST明显优于阳黄对照组、阴黄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湿柴平汤治疗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疗效明确,特别是阳黄型黄疸,能明显恢复患者肝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作者:王君璞;张永康;徐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8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蒙脱石散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进一步将临床疗效提高,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作者:黄体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小剂量胰岛素、电解质补充等治疗,统计患儿酸中毒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糖、钠、钾水平及主要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后患儿病情均稳定,平均酸中毒纠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50±1.12)、(14.00±1.05)d。治疗前后患儿血糖[(38.66±2.37)VS(12.07±2.85)]mmol/L、血钾[(5.52±0.81)VS(4.70±0.78)]mmol/L、血钠[(133.27±10.41)VS(142.68±9.98)]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治疗前后IL-6、IL-12、IL-1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高血糖、高血酮症状,安全有效,可作为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孙衍;王彦;夏星霞;贺娅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6例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6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选取该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0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为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豫)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豫)(P<0.05);②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LVEF、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LVEF、CRP,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波;李福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24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对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治疗记录进行分析,总结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的病理特征,探讨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有效的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从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时间段内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240例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患者,对这240例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诊断资料主要包括术前甲状腺触诊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别是实验测定的甲状腺有关激素含量,术前对患者进行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术中取得的快速冰冻切片检查资料等。结果240例患者在经术前甲状腺触诊结合甲状腺相关激素含量结果得到诊断,90例确诊患者采取激素非手术治疗,80例有效,避免了对患者甲状腺进行误切;150例患者因误诊采取的手术治疗,单叶切除30例,峡部切除10例,单叶大部切除加峡部切除30例,次全切除80例,给患者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较为复杂,同时可能是其它甲状腺疾病的前期病变或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同时发生。该次研究说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在临床上误诊率极高,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作者:杨云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效果的探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转归率和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转归率为72.91豫,高于对照组的43.75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可以提高良好转归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永峰;段晋宁;张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索微创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该院行微创定向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37例,根据3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CT片资料数据,在头颅表面标出血肿投影部位,锥颅、软管穿刺置入血肿腔,抽吸血肿,术后给予尿激酶2万~5万单位液化引流。结果血肿腔置管准确率为100%,血肿清除为30%~60%共有26例,30%以下共有11例。基本痊愈共有15例,显著进步共有17例,进步共有3例,死亡共有2例,死亡率为5.8%。出院后6个月~1年随访,病人日常生活能力I级共有11例,II级共有13例,III级共有8例,IV级共有3例,V级共有2例。结论微创定向软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武保华;尚永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效果比较

    目的:探析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8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曲美他嗪,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4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62%,两者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反生率为1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曲美他嗪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应用。

    作者:陆淑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术的54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腹腔镜组为5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为54例患者行经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18.35±2.98)min,术中出血(96.06±1.86)mL,术后排气时间(22.13±0.53)h ,术后住院天数(4.17±0.15)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扩大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指征。

    作者:陈峥峥;赵卫东;万安;沈国栋;王晓丽;张爱君;胡卫平;孙芳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联合术式治疗直肠脱垂102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术式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作用进行分析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8月该院收治直肠脱垂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肛门联合术式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1.57±3.5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21.61±6.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过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肛门联合术式治疗直肠脱垂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花销,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的方法。

    作者:王伟一;赵亚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溶栓(尿激酶)联合抗凝(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整群抽取的该院收治的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抽签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均采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研究组另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肢髌缘上下5 cm周径差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VS 78.57%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髌缘上5 cm周径差及髌缘下5 cm周径差分别为(2.68±1.84)cm、(2.84±1.97)cm VS对照组(4.12±2.81)cm、(4.35±3.03)cm显著较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抗凝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伟;戚文涛;杨志强;陈四华;王玲;刘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来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前者明显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对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成功受孕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为2.00%、44.00%及98.00%,均优于对照组的12.00%、20.00%及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的患者,通过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手术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降低术后复发率,使受孕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可以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罗芳;李寅;岳红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析这14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将140例患者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上再添加优质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洪依今;郑丽芳;陈晓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结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结合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4月-2014年4月以来,在该院心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厄贝沙坦结合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的DBP、SBP、HR、LVESd、LVEDd以及LVEF水平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4.0%),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结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徐时平;朱琳莲;潘小进;姚成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骨科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短期认知功能并比对。结果术后24、48 h及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 h和12 h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具有较小的影响,有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作者:杨志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及术后恢复卵巢排卵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患者术后恢复卵巢排卵进行检测分析。方法整群选取58例2012年6月-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共29例,采用异丙酚复合麻醉,对照组29例妊娠妇女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对两组镇痛效果、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卵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根据两组间比较结果做出评价。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镇痛总体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6%,P<0.01,明显看出观察组镇痛效果更好;两种手术方法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离开时间,两组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中全部排卵正常,3周内即可正常排卵23人,占39.66%,其余4周内即可正常排卵,占60.34%,平均排卵时间为(43.2±12.3)d。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使用异丙酚复合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术者负担,且术后排卵正常,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郝天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