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花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转归率和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转归率为72.91豫,高于对照组的43.75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可以提高良好转归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永峰;段晋宁;张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肾功能不全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期间在该院收治的50例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0例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在50例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获得性肾小球疾病33例,占66%。先天性肾脏畸形12例,占24%。②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临床表现为肾性贫血、高血压、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生长发育迟缓和感染等。③5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均有贫血,血红蛋白与血肌酐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过于笼统,没有针对结果。结论小儿肾功能不全以获得性肾小球为主要发病原因,肾功能减退越明显,贫血越重。临床上慢性肾脏疾病患儿如出现持续性贫血时应警惕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可能,可借助于贫血的程度帮助估计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尽早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梁冰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康复中的作用,旨在促进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给予常规护理的2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压疮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敷料松脱、标识不完整、管道移位、管道处理不当及记录不全面等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的综合护理干可提高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愈率,且可减少压疮及意外事故发生,临床价值显著,应推广应用。
作者:张芸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在急性肠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42例为观察组,行葛根芩连汤治疗,另选同期该症患者42例为对照组,行西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肠炎治疗中,葛根芩连汤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范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与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入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多次腰椎穿刺术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治疗,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记录脑脊液红细胞计数低于100×106/L的时间,观察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CS为(12.52±1.5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红细胞约100×106/L时间为(7.24±1.53)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内癫痫、脑积水、脑梗死的发病率分别为0.0%、5.71%、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22.86%、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好率为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死亡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引流能够缩短引流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伟丰;杨瑞生;黄春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腹腔镜组为5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为54例患者行经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18.35±2.98)min,术中出血(96.06±1.86)mL,术后排气时间(22.13±0.53)h ,术后住院天数(4.17±0.15)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袋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扩大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指征。
作者:陈峥峥;赵卫东;万安;沈国栋;王晓丽;张爱君;胡卫平;孙芳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加味三拗汤对患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整群选择在该院就诊的患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的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拗汤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3.03±0.54)d、喘咳症状彻底消失时间(5.10±0.62)d、呼吸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6.24±1.12)d、疾病用药治疗总时间(9.34±2.28)d明显短于对照组(5.32±0.95、7.35±0.99、8.84±1.16、11.35±2.63)d(P<0.05);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9%)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P<0.05);在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例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P<0.05)。结论应用加味三拗汤对患有支气管炎和肺炎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联合术式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作用进行分析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8月该院收治直肠脱垂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肛门联合术式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1.57±3.5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21.61±6.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过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肛门联合术式治疗直肠脱垂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花销,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的方法。
作者:王伟一;赵亚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MP-3、Glypican-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104例肝细胞癌作为观察组,以52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MP-3、Glypican-3的表达,探讨IMP-3、Glypican-3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中IMP-3、Glypican-3阳性率分别为62.50%和76.92%,对照组为37.55%和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IMP-3、Glypican-3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脉管浸润及转移具有相关性。 IMP-3、Glypican-3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47(P=0.01)。结论肝细胞癌中IMP-3、Glypican-3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可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辉;韦妹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自拟化湿柴平汤治疗不同量化分型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医分型中阳黄证60例,阴黄证40例;并将其分为阳黄治疗组(n=30)、阴黄治疗组(n=20),阳黄对照组(n=30)、阴黄对照组(n=20)4组,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BIL、DBIL、AST)情况。结果阳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阳黄对照组(P<0.05)。阳黄治疗组、阴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ST明显优于阳黄对照组、阴黄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湿柴平汤治疗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疗效明确,特别是阳黄型黄疸,能明显恢复患者肝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作者:王君璞;张永康;徐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情况,以更好的指导临床介入治疗。方法从该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随机选择350例进行研究,均行DSA检查,对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肝动脉起源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50例患者中,63例患者的变异动脉直接参与到肿瘤的供血之中,46例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6例起源于腹腔干,4例起源于胃左动脉,3例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起源于腹主动脉,1例起源于肝总动脉。结论肝癌患者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直接参与肝癌瘤体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在分布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临床可以结合患者的DSA资料来制定介入治疗方案。
作者:李世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口服补液盐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7月-2014年8月,位于该院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42例患者,给所有患者清洗肠胃,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当中主要以口服补液盐治疗为主。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通过实验检查其临床表现,观测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群。结果经过诊查后,观察出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现象、腹痛现象、腹泻现象为主,且经过口服补液盐方式为主的治疗后,患者均全部治愈,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口服补液盐治疗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讨论研究老年泌尿感染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整群选取3043例次清洁中段的尿标本送检,采用VITEK-60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实验和鉴定菌株。结果样本结果分析显示,其培养阳性率为39.9%,分离真菌<占28.7%,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9.4%,主要包括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占52.0%,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科;分离株耐药程度也较高。结论对引发疾病的病原菌及相关药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更好的选择针对性药物抑制病原菌繁殖,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宇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析这14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将140例患者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7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上再添加优质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服务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洪依今;郑丽芳;陈晓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入该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浸润深度、切缘阳性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65.26±12.84)min、(442.36±26.39)mL、(21.63±4.92)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浸润深度>1/2的几率分别为7.5%、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介入化疗可缩小局部病灶,抑制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
作者:蒋明;高小盼;陆晓;来凤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于该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5%(37/40)和75.0%(30/4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血压、血液流变学以及血脂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气虚血瘀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前来该院就治的100例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孕妇在妊娠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都得到良好的改善,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莫愈君;莫国欢;林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生殖健康检查的400例育龄妇女,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46.0%。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依次为:慢性宫颈炎,发病率67.75%;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5.25%;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13.75%;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8.25%;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5.25%;慢性盆腔炎和附件炎,发病率4.2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流产史、避孕方式五个因素是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因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
作者:赵英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研究心血管超声诊断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提供切实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2014年12月来该院经CT、心电图、肺灌注扫描及通气显影等方法确诊的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0例,同时对其行无创心血管超声检查,并对所做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3例患者检测到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其中有2例左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表现为部分阻塞,另有1例在患者为右心房栓塞,栓子在右心房侧壁上附着;有45例患者存在肺栓塞的间接征象,具有室间隔向左侧移位、右心房及右心室出现扩大、右室/左室的比值增大等表现;另外有36例患者存在三尖瓣返流的情况。通过心血管超声检查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共48例,对肺栓塞的诊断率为80.0%,另外12例患者未能通过心血管超声检查及时作出肺栓塞的诊断,其漏诊率为20.0%。结论对患者行心血管超声检查,能够对肺动脉栓塞的患者或疑似患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且具有无创、方便、快捷及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窦新萍;芦桂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应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和双侧椎弓根入路两种方法完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对2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该院于2011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64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依次分为A组即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者和B组即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者,分别以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作为临床评价指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各组的术后VAS评分分别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 P<0.05);但A B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完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较双侧椎弓根入路可以获得同样理想的疗效。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