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刘璐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疾病知识测试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的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刍议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44例患者均平稳度过麻醉阶段,患者均未出现麻醉意外事件.麻醉诱导期间相对较为平稳,气管插管时,27例患者出现心率增快现象,21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现象,手术时间短为30 min,长为120 min.术后患者心率、呼吸均逐渐恢复良好,气管导管拔管时有14例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现象,8例患者心率>100次/min,术后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11.4%,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给予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颈椎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2个疗程后对比症状疗效,随访1年后对比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症状疗效愈显率81.54%优于对照组的63.08%,随访1年后平均生活质量评分(24.58±5.62)分优于对照组的(18.26±5.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促进颈椎病患者症状缓解,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芦锁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36例分娩致会阴裂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36例经阴道分娩发生会阴裂伤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肠道、皮肤准备以及术后饮食、排便和局部护理,并指导患者出院后行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 3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2±4.6)d,随访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保证会阴裂伤修补成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巴曲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该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治疗组给予巴曲酶、依达拉奉,对两组临床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不同的方案在临床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1 d后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两组临床治疗观察发现,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高新;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设立研究组(空心螺钉内固定);另设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了护理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高达96.67%,T值为2.854,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组针对了老年股骨骨折护理的不安定因素进行了分析,这种护理效果更为理想,患者的护理后的恢复状况较好.

    作者:李俊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卒中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训练项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症状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水平高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可以在脑卒中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提高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萃;廖荣和;赖炽洪;梁飘南;郭琦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腹泻时佐以葡萄糖酸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腹泻时佐以葡萄糖酸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性腹泻患儿加用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腹泻病程,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艳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放教育法在解剖学PBL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 探讨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该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全科医生班学生,每个班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二者的成绩有无差别,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学生认为PBL教学法有帮助.结论 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在解剖学的应用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纪亮;张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有效防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方法 分析回顾该院所收治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并且全部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关键是预防其并发症,这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健康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洛阳地区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临床特点变化

    目的 通过对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洛阳地区青少年中毒的特点变化和趋势.方法 选取2007-2012年收治的年龄在14~20周岁之间的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病例,每2年为一组,分为1组,2组,3组,对各组中毒病例在年龄分布、性别组成、毒物种类和中毒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青少年急性中毒人数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显著(P<0.05).②农药仍为主要毒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在区域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途径仍为经消化道为主,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观故意中毒(自杀)比例显著增高、趋势变化显著(P<0.05).结论 ①青少年中毒逐年增多,发病年轻化.②农药仍为导致中毒的主要毒物,百草枯作为主要中毒农药是造成青少年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③主观故意中毒(自杀)的青少年中毒事件大幅上升,需及时予以防范.

    作者:王玉华;张国秀;娄丹;胡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乳腺疾病冰冻切片的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冰冻切片对乳腺肿瘤性质及边缘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来提高乳腺冰冻的意义.方法 用冰冻切片机对术中所送标本快速冷冻及切片,固定HE染色.结果 显示530例标本阳性切缘13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320例,良性病变76例,3例延迟诊断.结论 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国外乳腺冰冻切片主要目的是用于手术边缘的确定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目前,国内冰冻切片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病例中的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作者:李峥嵘;李沛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依据治疗方案选择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长春西汀治疗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借此探讨天麻素联合长春西丁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天麻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观察氟比洛芬酯(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枸盐酸芬太尼(阿片类药)联合应用骨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氟比洛芬酯芬太尼组(FB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镇痛泵用药,F组:枸盐酸芬太尼注射液2.4 mg+托烷司琼5mg+0.9%NaC1共200 mL;FB组:用氟比洛芬酯150mg+芬太尼1.2 mg+托烷司琼5 mg+0.9%NaCl共200 mL,手术后3 h(一般术后3h硬膜外作用消失),患者开始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ous Analgesia,PCIA),负荷量3mL,持续给药速度2.5 mL/h,自控镇痛量0.5 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记录比较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d后撤掉镇痛泵.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均满意,48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均“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芬太尼总用量(2±0.02) mg,明显多于FB组(1.0±0.03)mg.FB组24h内PCIA按压次数为(16.4±1.8)次,明显高于F组的(7.6±1.6)次(P<0.05).镇静评分,F组各个时间点与F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F组镇痛期间有8例发生呼吸抑制,FB组无一例发生.F组有10例发生明显恶心、呕吐,FB组有3例发生(P<0.05).F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F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枸盐酸芬太尼联合用于骨科病人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不仅能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还明显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镇痛的安全性.

    作者:窦林彬;黄晓青;李江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静脉输液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部出现的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出现不良反应的静脉输液药物中的典型药物、以及典型不良反应表现症状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结果 静脉输入左氧氟沙星药物下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共计31例,所占比例为62.00%,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输入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为主,所对应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计20例,所占比例为40.00%,明显高于其他各类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发生率;以上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对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的观察与鉴定,做好静脉输液宣教以及巡回护理工作,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大限度的控制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超用于妇产科小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妇产科小手术患者1 6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B超检查具体应用情况.结果 在人流手术、上环术、取环术与宫颈微波治疗等妇产科小手术中,对妇产科患者行B超检查,可为患者疾病准确诊断、具体病情准确掌握提供支持,在妇产科小手术治疗中提供准确指导,在术后可为手术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提供判断依据.结论 在妇产科小手术中,应用B超检查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对患者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10月分为2个时期,2012年1-5月为对照期,进行常规护理,2012年6-10月为护理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细节护理进行干预,对两个时期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该院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方面,护理期高于对照期,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的供应消毒室护理工作中加上细节护理进行干预,体现了以人文本的理念,不仅能够促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还可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性,值得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赵迎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ICU护理干预探析

    目的 探究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ICU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 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来该院呼吸内科接受慢性肺心病治疗的80例病患,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实验组.其中对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长假期呼吸道方面的护理,对实验组护理道的加强护理方法为:控制呼吸道感染;加强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 在进行相关的护理治疗后,在死亡率方面,实验组仅为10.1%,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1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进行ICU护理干预时,采取控制呼吸道感染;加强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慢性肺心病病患在急性加重期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芪杞固本汤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芪杞固本汤治疗湿热型及气虚型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12月在该院治疗的慢性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芪杞固本汤加减口服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以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 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芪杞固本汤治疗慢性肠炎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是治疗慢性肠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海平;肖南辉;职雁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

    该研究主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全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综述.详细分析病况不同或者不同治疗阶段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并发症,提出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措施,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梁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度洛西汀对于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度洛西汀,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8周.分别于初始期和治疗的第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通过HAMD减分率的评判标准得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作为治疗抑郁症药,其疗效明显优于同为治疗抑郁症药的帕罗西汀,是一种有效率高并且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不仅有助于该药的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而且有助于让更多患者走向治愈之路.

    作者:孙伟;马世发;李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