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5%氯化钠液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临床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李振宇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7.5%氯化钠液, 休克指数
摘要:目的 观察总结7.5%氯化钠(NaCI)液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临床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各种病因引起的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导致血压下降,血压低于80 mmHg/50 mmHg的临床急症病人纳入观察范围,且休克指数>1.0,伴四肢皮肤苍白、湿冷.接诊后立即自周围静脉10 min内快速输入7.5% NaCI液250 mL;分别在静脉输液前、后观察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四肢末梢循环情况;留置尿管记录1h尿量.结果 89.47%(34/38例)有效,其中73.53%(25/34例)患者效果明显,快速给予7.5%NaCI液15 min内收缩压升至100 mmHg以上,尿量也增加显著,均在80 mL/h以上;26.47%(9/34例)患者快速给予7.5%NaCI液尽管改善休克但效果不明显,其中5例因就诊较晚,休克程度较深并发DIC,3例出血量过大,1例因窒息抢救不及时死亡.10.53%(4/38例)的患者考虑7.5%NaCI液滴速缓慢,未达到有效标准.结论 7.5%NaCI液为输血前稳定血压,抢救和稳定生命体征创造了重要的基础内环境,提供了一个简洁有效的救治措施.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加以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分析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以及三维重建的结果.结果 分析发现,通过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以及三维重建,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胫骨平台骨折线的走行、关节面的塌陷程度以及碎骨块的移位等情况.手术前能够对骨折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分型,进而对治疗加以指导.结论 通过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以及三维重建,可以清晰、立体且直观的将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显示出来,对骨折的诊断以及后期的治疗极为有利.

    作者:亚俊;蔡学光;李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心胸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特殊睡眠护理干预.采用匹兹保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法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PSQI总分为(11.27±4.99),研究组患者PSQI总分为(5.76±4.12).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PSQI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中断和醒后难睡状况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也可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研究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食道癌放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观察两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向凤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检查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发展

    胰腺癌是于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占所有癌症患者的比例为1.7%~2.5%,虽然诊断和治疗技术有大幅大提高,但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低于6%,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为提高确诊率,该院主要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蛋白表达检测来进行筛选.该文详细阐述两类肿瘤标志物即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CEA、Span-1)和糖类标志物(CA199、CA242、CA50)来探讨血清检查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陈廷玉;付文广;雷正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A3型骨折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A3型(AO分型)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28例股骨粗隆A3型(AO分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55.4±13.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59.6±55.3)mL,术后无钢板断裂和伤口感染病例,除1例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出现中度疼痛外,其余均达到骨性愈合.髋关节Sande功能评分优22例(78.57%),良5例(17.86%),可1例(3.57%),优良率为96.43%.结论 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横行骨折更加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连益;廖怀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 将该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者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通过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62.5%,常规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60.0%,两者数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房室传导阻滞和房性早搏早发以及室上性早搏早发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胰腺肿物17例报告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胰腺肿物穿刺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17例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肿物的患者行B超引导下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术后送检病理检查,部分患者再次穿刺.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取得阳性病理结果(阳性率82.35%),其中胰腺癌8例,淋巴瘤3例,慢性胰腺炎2例,恶性间质瘤1例.结论 B超引导下胰腺肿物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重要、微创的影像及病理学诊断技术.只要术前评估准备充分、方法得当,该操作的安全性较好,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匡冬冬;韩灵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欣普贝生在计划分娩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评价欣普贝生(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用于计划分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有引产指征,无阴道试产禁忌证,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588例(其中包括足月胎膜早破23例),对用药前后宫缩开始出的时间、临产时间、宫颈Bishop评分的变化、分娩方式、胎心与羊水情况、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 显效率为57.1%,有效率为24.7%,总有效率为81.8%.397例经阴道分娩,191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结论 欣普贝生(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用于计划分娩效果好,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而安全.

    作者:陆奕华;崔艳双;吴星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舌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及并发症

    目的 探讨舌癌的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例舌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26~83岁,平均年龄为51岁,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2例实施单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18例实施手术治疗.术后34周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及2年内不定期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以及统计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患者2年生存率为:对照组2年内生存率为72.72%,观察组2年内生存率为8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轻度并发症3例(16.67%).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结论 实施放化疗同步治疗舌癌可以提高患者2年内生存率,虽然出现并发症,但经过治疗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

    作者:张耀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0例的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疾病的麻醉处理.方法 选取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局部麻醉,对照组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前、术后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观察组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麻醉效果与全身麻醉相当,且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更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华;旷艳春;刘海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性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该文主要介绍了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药物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护理等方面的连续性护理状况,特别是对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如果没有得到家庭及社区的延续治疗和护理,随着出院时间的增长,患者的自我调理、健康保健、服药依从性降低,直接影响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的现象进行剖析.进而阐述连续性护理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得出连续性护理能够使高血压患者得到完整、系统、连续的护理,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减少并发症、降低再住院率的良好效果,并且可以很好的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环境和方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救治措施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救治办法.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分析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致病因素,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70例病例中,总有效数为64例,总有效率达到91.43%;而对照组70例病例中,总有效数为49例,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的成功救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方面,观察组也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采用内科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崇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妇产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予PTU 300 mg/d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PTU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利波;庄晖;李艳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4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46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经过及时采用双水平正压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在该模式下使用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策略,分别比较观察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模式、BiPAP模式治疗后2h、BiPAP模式治疗后24h的血氧饱和度(SP02)、酸碱度值(pH)、动脉氧分压(PaQ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Q2).结果 机械通气由SIMV模式调整为BiPAP模式后,46例患者的血气分析SpQ2和PaQ2明显改善(P<0.05),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BiPAP联合PEEP支持通气是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佟贵锋;王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观察

    目的 探讨研究中医药物疗法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上的效果.方法 选用2006年2月-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两组进行观察分析,40例接受中药治疗,40例接受西医治疗.结果 中药组排卵率为91.6%,西药组排卵率为60.3%.西药组尿液测试5例为阳性,妊娠率为12.5%,中药组尿液测试13例为阳性,妊娠率为37.14%.结论 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上,中医药物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孙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例妇产科术后行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实验评价妇产科术后行输卵管结扎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切口选择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200例妇科术后患者分成两组,均行输卵管结扎术,对照组行全统直切口,实验组行高位旁正中横切口.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基本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少,而且该组患者的刀口积血,切口感染,膀胱损伤,肠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妇产科术后行输卵管结扎术时选择高位旁正中切口更有助于手术的成功进行,减少病人痛苦及并发症的产生,临床上应推荐使用.

    作者:杨伟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硝唑联合唯阴康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在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甲硝唑与唯阴康的疗效.方法 从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选取16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80例观察组与80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甲硝唑与唯阴康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硝唑进行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1周的治疗后,观察组在停药1个月后的有效率显然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甲硝唑以及唯阴康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性效果,有利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洪少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外科早期再手术5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外科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临床死亡率,为临床预防早期再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胃肠外科早期再手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手术原因主要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瘘、吻合口狭窄、急性腹膜炎、误伤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再穿孔、腹腔脓肿等,该组患者术后死亡共5例(19.23%);治愈21例(80.77%).主要死亡原因在于患者再手术后感染及过多失血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结论 胃肠外科手术早期再手术与前次手术密切相关,首次手术处理失误常会导致再手术.此外,手术术后并发症以及判断失误等原因均会导致再手术,因此,有效降低再手术的发生率以及再手术的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首次手术时的合理选择术式、术中严格规范操作,同时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端正手术态度.

    作者:王凤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评价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

    目的 对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30例怀疑有肺栓塞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检查,且所有图像由2位MR诊断医师进行评估;对照组15例患者,行肺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检测肺栓塞的有效方法,无损伤、无放射性且不需要应用碘对比剂,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树新;王际儒;宫永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干部保健对象综合健康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干部保健对象的合理健康评估方法及健康管理效果.方法 以该院保健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接受健康评估的235例老年干部病例做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门诊接受体检的200例健康患者为健康对照组,按照健康评估流程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观察两组健康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疾病治疗率及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几种疾病的患病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血脂、血糖这些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率及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良好的健康评估流程对干部保健意义重大,在治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慢性病综合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敏;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