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助产术在足月临产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何春梅

关键词:胎儿宫内窘迫, 剖宫产术, 足月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儿宫内窘迫施行阴道助产术的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146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助产术结束妊娠,135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对比两组术中总失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术100%,观察组为1.37%;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3.01%,对照组18.52%;观察组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指征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临产胎儿宫内窘迫中可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完善并推广阴道助产技术有望降低剖宫产率。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2012月5月该院收治的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治疗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χ2=14.106,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量分别为(116.52±25.06)min 及(148.12±33.07)mL,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1.98±13.81)min 及(95.66±19.83)mL(t=18.552、22.067,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虽然手术时间短、输血量少,但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优良率远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作者:江天蔚;王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乳腺良性疾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08—2013年接待的3000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皆经过B超检查(B超组),对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然后进一步采取B超引导下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B超+麦默通组),也将诊断结果做好记录,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同时对两组同病理结果之间的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B 超组确诊率为84.37%(2531/3000),B 超+麦默通组确诊率为94.53%(2836/3000),两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麦默通组更佳。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确诊率较高,相较于单纯采用B超诊断而言更佳,加上病灶活检使得各类病变确诊率更加符合病理诊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芬;张昆玉;缪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利多卡因配合含镁极化液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86例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配合含镁极化液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安全性,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86例,因临床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利多卡因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或单独使用利多卡因治疗)43例,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后6、12 h,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97.67%、100%;对照组分别为53.49%、79.07%,从心律失常消失时间看,时间组平均为5.2 h,对照组平均为19.6 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性乌头碱中毒的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更好,经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配合含镁极化液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妊高症治疗过程中,硫酸镁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将该院就诊的72例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表现、血压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之后,上述72例患者,38例显效,32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2%。经过治疗后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15.3%头痛,16.7%患者头昏,与硫酸镁使用之前水平相比(55.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硫酸镁治疗后,2例孕产妇发出现生子痫,3例孕产妇发出产后出血症状,未出现新生儿死亡或窒息等恶性事件,并发症几率为6.9%。结论妊高症治疗过程中,硫酸镁的应用效果与价值非常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主要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几率,大限度保障母婴健康与安全。

    作者:陈林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福辛普利、依那普利分别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依那普利分别与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经比较,χ2=4.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均比用药前有所下降,且实验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需停药。结论福辛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临床用药比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效果好、降压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联合用药。

    作者:陈玉林;钟伟章;程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改良宫颈锥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一种改良宫颈锥切除术在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3年8月在该院及市妇幼保健院对30例患者实施改良宫颈锥切术,对其手术效果、出血时间、出血量进行观察。随机抽取同期20例行常规宫颈锥切除术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0.08±3.34)mL],手术时间[(15.08±5.9)min],均低于对照组[(47.19±5.34)mL、(36.10±9.1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宫颈锥切除术比常规宫颈锥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梅;彭海兰;卢少红;杨进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刍议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临床上老年糖代谢异常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58例2012年1月—2013年1月之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根据有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将其分为两组,即病变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无病变组(无心脑血管疾病),每组人数分别为138例和120例,其中病变组包括了59例脑血管病变患者,79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病程、平均年龄、高血压发病率上进行对比,病变组将明显的高于无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三酰甘油血症也是缺血性心脏病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老年糖代谢异常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了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外以及年龄。

    作者:齐惠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关键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galectin-3、CK19、MC和CD56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CK19、galectin-3、MC以及CD56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手术治疗后经病检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0例,对其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据在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 CK19、galectin-3、MC 以及CD56对于乳头状癌的表达分析,结合得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其诊治的效果。结果CK19、galectin-3、M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结节性的甲状腺阳性率分别为43.3%、10%以及15%。选取的60例患者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52例,CD56表达为(-),其余8例患者为弱(+),从60例患者的周边结节性的甲状腺组织肿块检测,其54例为CD56中~重度(+),有6例呈现弱(+)。结论 CK19、galectin-3、MC以及CD56的检查要联合其有效性,对于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肖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和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加手术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额治愈率为36%,观察组治愈率为100%,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操作精细,术后对患者伤口及时进行清洗,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异位发生率。

    作者:高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

    目的: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探讨左西孟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地高辛等),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左西孟旦静脉注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限盐、限水、纠正诱发因素等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左室射血分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40.4%;25.0%)及总有效率(86.6%;6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13.4%;39.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有效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数,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可吸收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可吸收生物膜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该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单指屈指肌腱断裂患者110例纳入该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生物膜修复肌腱,实验组同时辅以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在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为76.36%;观察组患者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为96.36%。与对照组对比,该院发现实验组手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及丹红注射液联合可吸收生物膜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促进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是一种良好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张铭盛;何伟;章洪湖;贝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该共选择3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回顾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该组选取病例行8~12周治疗后,14例显效,占46.7%;11有效,占36.7%;5例无效,占16.7%。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患者特征,采用针对性方案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梅国斌;彭心怡;杨雨琪;粟伟峰;夏智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止血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妈富隆与雌激素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评价妈富隆对于青春期功血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青春期功血患者5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行口服妈富隆治疗,对照组行雌激素肌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分别为(21.04±4.42)h、(43.87±8.65)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观察组30例患者经口服妈富隆治疗后,无效仅1例,治疗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77.28%)相比显著升高。结论口服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便易行,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蓓;俞泓;徐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患儿漏斗胸NUSS术后疼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漏斗胸NUSS术(以下简称NUSS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的74例12岁以上的漏斗胸行NUSS术的男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为干预组,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USS手术患儿术后疼痛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儿对疼痛控制的认知度,降低患儿的焦虑程度,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玲;刘艳华;史晓萌;田潇萌;张亚晨;王珊;王胤萌;刘洋;任寒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阴道助产术在足月临产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足月胎儿宫内窘迫施行阴道助产术的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146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助产术结束妊娠,135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对比两组术中总失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术100%,观察组为1.37%;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3.01%,对照组18.52%;观察组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患者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指征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临产胎儿宫内窘迫中可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完善并推广阴道助产技术有望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何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低蛋白血症与结核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低蛋白血症与结核病患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性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有无合并低蛋白血症将其分为对照组(非低蛋白血症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内部根据ALB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所有患者均行CT检察和胸部X线检查,分析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与结核病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内各组之间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继发性肺炎、肺外结核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LB水平与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所占比例呈负相关(r=-0.912,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内各组之间患者肺部病变范围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蛋白症程度越严重比例越高,患者肺部病变范围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323,P<0.001)。结论结核病患者ALB水平与肺部病变范围呈显著负相关,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可有效致使患者肺部病变范围,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宋越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放疗同期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期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该院7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奈达铂(DN)组+放疗与顺铂+氟尿嘧啶(PF)组+放疗进行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DN组3个月总有效率(CR+PR)94.4%;1年生存率为31/35(91.4%);PF组总有效率(CR+PR)91.3%;1年生存率为30/35(85.7%);(P>0.05);DN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8.6%,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4.3%,粒细胞减少发生率8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0%;PF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7.1%,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0%,粒细胞减少发生率71.4%,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5.6%。结论同期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放疗联合DN组总有效率及生存率与放疗联合PF组相近,但不良反应轻。

    作者:江晓聪;潘秀花;邹文蕙;蓝玉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甲状腺轴系列检测项目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甲状腺轴系列检测项目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10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无甲状腺疾病史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TT4、TT3、 FT4、FT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SH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应用甲状腺系列检测项目时, FT3、FT4、TSH为灵敏的指标,FT3、FT4含量有显著增高, TSH含量有显著降低,对甲亢病患者的确诊,增加了可信性。

    作者:余立城;廖树生;杨帆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