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杰;李佰君;高维姝
目的:探讨分析干部保健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对干部整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和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选取该市568名在职局级以上干部和离退休干部为研究对象,将医院干部保健科作为研究基地,使用个别咨询、调查问卷、播放保健录像、健康讲座以及发放专科宣传材料等方式对该市干部保健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并及时追踪、反馈和了解保健对象的健康情况,根据对象的实际临床表现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特性化的保健方案,并与2010年、2011年干部参加体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开展健康教育前,357例保健对象对相关专科知识了解程度不够,甚至产生误解,占62.9%,且问卷调查优良率为52.3%;在实施健康教育后,提升了保健干部对疾病预防及治疗的认识程度,只有112例对象仍旧存在一定的疑惑或误解,占19.1%,问卷优良率为84.7%;2012年参体检率为85.5%,较2010年的65.2%和2011年75.4%有明显提高,上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部保健工作中,对保健对象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保健对象对保健专科、疾病预防及治疗等知识认识程度,对干部群中的疾病预防和及时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朱燕;马利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1154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检测11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研究组)及10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的VEDG基因-1154G/A多态性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在110例PCOS患者及100例对照组中,VEGF-1154G/A的SNP的AA、GA、GG3种基因频率在PCOS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2.6%、26.4%、71.0%和5.0%、30.0%、65.0%。G、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PCOS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2.3%、17.7%和78.0%、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1154G/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与PCOS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李娜;杨倩英;赵曼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连续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大剂量卡马西平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于2006年5月要2012年12月收治的15例卡马西平中毒患者,给予患者连续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5例卡马西平中毒患者,均获得成功救治。结论采用连续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大剂量卡马西平中毒,可迅速有效改善患者中毒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赵毓敏;鲁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73.81%,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平均感染次数较少,平均感染持续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可提高疗效,减少感染次数,缩短感染时间。
作者:宋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结果。方法通过对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进行分析,同时与脑脊液检查和头颅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脑电图检查,广泛轻度异常32例,广泛中度异常16例,广泛高度异常2例。在50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a波逐渐减少,频率减慢,以4~7次/s兹为基本节律,慢波首先出现前额,顶,中央,后扩展到其他区域,呈广泛性慢波节律,1~3次/sδ波弥漫性出现,在此背景上有局灶性加重;脑电图检查异常患者数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5 d脑电图的检出率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异常患者数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检查具有方便易操作,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检出率高等特点。脑电图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使用对低血压在心梗溶栓后的血压恢复情况和实际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3月要2010年9月收治心梗溶栓并低血压患者60例为实验对象;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升压药物进行治疗,男18例,女12例,年龄从43~64岁,平均年龄(47依3)岁;治疗组30例除使用常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还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男19例,女11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45依3)岁。结果治疗组用药后血压值较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压情况除2例患者外其他均得到明显好转,其中20例患者疗效显著,综合有效率为94.23%,远高于对照组的75.34%。结论低血压在心梗溶栓后应用生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高于常规升压药物治疗效果,且并发症更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及使用。
作者:高文俊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科下呼吸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住院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290例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获得阳性标本1653例,阳性率38.5%;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441例占阳性标本26.7%,革兰氏阴性菌1212例占阳性标本73.3%。分布比位居前5位菌株为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多数抗生素均具有较高耐药性,在春季和冬季分布比例较高。结论儿科下呼吸道主要细菌具有多药耐药性,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庞伟斌;李琴;赵锁林;汤淑斌;王红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路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8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治疗以及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便秘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便秘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会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显著。
作者:李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清CA19-9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该院收治的37例胆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胆管良性病变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检测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及胆汁中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5)。对照组与观察组阳性率分别为18.75%(6/32),72.97%(2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高分化腺癌CA19-9阳性率与低分化腺癌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63,P<0.05);中、低分化腺癌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2.250,P>0.05)。高、中、低分化腺癌组CA19-9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5,P<0.05),高分化腺癌CA19-9水平与低分化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5);中分化腺癌CA19-9水平与低分化腺癌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077,P<0.05)。结论CA19-9水平及阳性率检测在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病情的评估。
作者:李江;张然蓉;李钢;罗历;郝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CT用于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选取入该院治疗的CT显示以肺间质改变为主并经病理诊断予以证实的48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抗结核治疗前后对上述患者行CT检查,观察其表现特点及征象转归情况。结果该组48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于两肺上野,占66.67%;常规CT扫描可见该类型肺结核病变与正常肺组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界限,HRCT可清晰显示小《内细网织线影、微结节等征象,经抗结核治疗后CT检查发现上述各征象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其中巩固期末和疗程结束后树牙征、小《间隔增厚、磨玻璃样密度影、细支气管壁增厚等4种征象的吸收率均高达91.7%以上。结论CT可清晰显示出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间质改变特点和征象转归情况,在诊断和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家华;胡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产妇。对照组100例高龄产妇在整个围生期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100例高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显著较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围生期给予一对一全程陪护助产护理,能够使产妇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均调整在佳的分娩状态,从而促使产妇顺利分娩,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杜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情况。方法入选该院胎盘早剥产妇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42例中顺产16例,剖宫产26例;27例早剥I度,2例产后出血;11例早剥II度,4例产后出血;4例III度早剥,全部产后出血,1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予以子宫切除术。胎盘早剥42例孕妇,均为单胎,导致新生儿窒息16例(38.1%),死胎2例(4.8%),胎盘早剥分度引发的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诱因予以重视,定期进行辅助检查,早期诊治胎盘早剥。
作者:梁白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筛选出一种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式。方法将2008年10月要2013年10月入住该院的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为50例。 A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B组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治疗前后Fairbank JC评分、生活质量以及自我管理情况等。结果A组优良率及复发率分别为70.00%、12.00%,B组分别为90.00%、6.00%,两组优良率及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airbank J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两组治疗后Fairbank J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前后除了生理领域与环境领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自我管理评分与A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普及。
作者:吴峰;郭庆升;孙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不同的肝素剂量对凝血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4),观察组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共观察3个月,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患者使用肝素后灌流器、透析器及管路有无凝血、出血,以及治疗前、中、后APTT以及两组患者肝素的剂量。结果观察组患者121例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共有6例次发生轻度凝血,而对照组患者116例次治疗5例次发生灌流器、透析器、管路轻度凝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次出现口腔黏膜出血,对照组4例次出现口腔黏膜出血,2例次出现尿血,1例次出现月经过多,两组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后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肝素用量(43.5依5.3)mg;对照组肝素剂量(50.8依7.2)mg,两组肝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灌流器、透析器、管路的凝血情况、透析过程及透析后出血情况及治疗前、中、后血APTT的监测,认为该治疗较理想的肝素用量是前次血液透析剂量的2倍。
作者:欧沛章;崔玲;胡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要2013年1月收治的92例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放射剂量均为60~80 GY,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出血现象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静;江文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要2013年2月在该院诊治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3例,予常规肿瘤作对照组,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作研究组,分组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1.82%,比对照组57.5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研究组ALT和Child-Pugh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21.21%,比对照组发生率45.45%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时间的估算值以及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估计值,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疗效显著且生存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万兆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组(观察组)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永忠;薛希相;崔建平;郭晓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孕晚期大脑中动脉联合脐动脉血流对胎儿窘迫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足月分娩,诊断为胎儿窘迫的病例63例,同期正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于妊娠32~41周未临产时测定胎儿MCA和UA的S/D。结果胎儿窘迫组脐动脉S/D明显高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S/D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D(UA/MCA)诊断胎儿窘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4%、93.33%,较S/D(UA)及S/D(MCA)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6.68,P=0.00;字2=17.47,P=0.001),而S/D(UA)与S/D(M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3.76,P=0.289)。结论孕晚期检测大脑中动脉S/D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而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S/D的比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预测胎儿窘迫及其程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骆婕;荆永萍;钟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