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下呼吸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庞伟斌;李琴;赵锁林;汤淑斌;王红武

关键词:儿科, 下呼吸道, 细菌, 分布, 耐药性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下呼吸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住院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290例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获得阳性标本1653例,阳性率38.5%;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441例占阳性标本26.7%,革兰氏阴性菌1212例占阳性标本73.3%。分布比位居前5位菌株为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多数抗生素均具有较高耐药性,在春季和冬季分布比例较高。结论儿科下呼吸道主要细菌具有多药耐药性,临床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文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论文写作技巧--计量单位和符号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山莨菪碱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山莨菪碱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5月要2013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2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氟桂利嗪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头痛发作的频率、头痛的程度、发作持续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山莨菪碱联合氟桂利嗪的药物来治疗偏头痛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志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分析健康成年体检者血清EB病毒检测结果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

    目的:分析健康成年体检者中血清EB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79例于该院体检中心进行血清EB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的健康成年体检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EB病毒核抗原1(NA1)IgA与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的阳性检测率。此外,对入组者进行年龄分组,21~30岁、31~40岁、41~50、51~60、61~70岁共5组,分别比较各组血清NA1-IgA与血清Rta-IgG检测阳性率。结果血清NA1-IgA检测阳性率为5.60%,血清Rta-IgG检测阳性率为2.97%,两组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9.008,P>0.05);血清NA1-IgA与血清Rta-IgG阳性率在年龄21~30岁、31~40岁、41~50组为较高,51~60、61~70岁以上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A1-IgA与血清Rta-IgG检查阳性率与年龄因素相关,且和临床鼻咽癌发病以35~50岁为主相吻合,因此对于年龄21~50岁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EB病毒NA1-IgA及Rta-IgG抗体检测,对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刘晔;姚海延;谢晓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曲美他嗪在心绞痛治疗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要2013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全部进行常规治疗,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以及曲美他嗪片等等。连续治疗2个月,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症状以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连续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相比于观察组明显要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结合曲美他嗪片在治疗心绞痛的过程中效果良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优先选择。

    作者:汤西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经过3~5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HP清除率,疗效确切,具有复发率低、经济、安全等优点,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

    目的:探讨CT用于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表现特点及其在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选取入该院治疗的CT显示以肺间质改变为主并经病理诊断予以证实的48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抗结核治疗前后对上述患者行CT检查,观察其表现特点及征象转归情况。结果该组48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于两肺上野,占66.67%;常规CT扫描可见该类型肺结核病变与正常肺组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界限,HRCT可清晰显示小《内细网织线影、微结节等征象,经抗结核治疗后CT检查发现上述各征象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吸收;其中巩固期末和疗程结束后树牙征、小《间隔增厚、磨玻璃样密度影、细支气管壁增厚等4种征象的吸收率均高达91.7%以上。结论CT可清晰显示出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间质改变特点和征象转归情况,在诊断和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家华;胡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2.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联合多技术对唐氏综合征筛查的研究分析

    目的:联合应用多项技术对唐氏综合征进行系统的产前筛查和诊断,规范产前筛查流程,提高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准确率。方法通过对来该院产检的23151例孕妇,进行系统的遗传咨询,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无创DNA非整倍性筛查,后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追踪随访,采用SPASS 13.0对统计数据进行字2检验分析。结果23151例孕妇共检出高危孕产妇853例,750例进行羊水染色体产前诊断的确诊唐氏综合征6例,18-三体综合征11例,13-三体综合征2例,Turner综合征3例,其它染色体异常疾病10例,妊娠结局进行随访,没有发现假阴性病例。结论联合应用多项技术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唐氏筛查,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作者:谭卫荷;李付广;郭晓燕;汤素环;汤巧敏;吴爱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50例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结果。方法通过对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进行分析,同时与脑脊液检查和头颅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脑电图检查,广泛轻度异常32例,广泛中度异常16例,广泛高度异常2例。在50例异常脑电图主要表现a波逐渐减少,频率减慢,以4~7次/s兹为基本节律,慢波首先出现前额,顶,中央,后扩展到其他区域,呈广泛性慢波节律,1~3次/sδ波弥漫性出现,在此背景上有局灶性加重;脑电图检查异常患者数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5 d脑电图的检出率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异常患者数较脑脊液检查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检查具有方便易操作,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检出率高等特点。脑电图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产妇。对照组100例高龄产妇在整个围生期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100例高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显著较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围生期给予一对一全程陪护助产护理,能够使产妇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均调整在佳的分娩状态,从而促使产妇顺利分娩,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杜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肝素剂量估算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不同的肝素剂量对凝血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4),观察组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共观察3个月,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患者使用肝素后灌流器、透析器及管路有无凝血、出血,以及治疗前、中、后APTT以及两组患者肝素的剂量。结果观察组患者121例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共有6例次发生轻度凝血,而对照组患者116例次治疗5例次发生灌流器、透析器、管路轻度凝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次出现口腔黏膜出血,对照组4例次出现口腔黏膜出血,2例次出现尿血,1例次出现月经过多,两组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后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肝素用量(43.5依5.3)mg;对照组肝素剂量(50.8依7.2)mg,两组肝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灌流器、透析器、管路的凝血情况、透析过程及透析后出血情况及治疗前、中、后血APTT的监测,认为该治疗较理想的肝素用量是前次血液透析剂量的2倍。

    作者:欧沛章;崔玲;胡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个性化护理方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护理后ADL评分及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相较治疗前ADL、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中风偏瘫患者优质人性化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生理护理及康复训练等有有助于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的改善,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唑唑来磷酸及云克治疗58例骨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与分析唑唻磷酸及云克治疗骨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2012年1要12月该院收治的58例骨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唑来膦酸组13例,云克组45例,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半个月后,唑来膦酸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云克组64.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唑来膦酸组总有效率84.6%高于云克组2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唑来膦酸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云克组,高3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性疼痛患者中唑来膦酸是一个比较有效、安全、方便的辅助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实际中的推广使用。

    作者:谭树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物学效应广泛,研究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已有多年的历史。经分析发现,CGRP可通过促进支气管炎症反应、粘液分泌及组织损伤等作用,参与气道炎症、气道重塑以及气道高反应性,密切影响哮喘的发生、发展。探讨CGRP的作用机制及与哮喘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就CGRP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鸣娣;成俊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后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依次按照住院顺序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结果在整个透析过程中,76例患者中34例出现高血压,32例出现低血压,2例出现失衡综合征,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1例导管出口出现局部轻度感染。结论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液透析后,极易诱发多种并发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仲维佳;韩旭;历艳萍;张明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与甲状腺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使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103例该院住院和门诊应用长效干扰素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干扰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每3个月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水平。结果治疗前103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治疗前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高者32例(32/103,31.07%),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者19例(19/103,18.4%)。治疗1年期间9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5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对症应用内分泌治疗有效者4例,1例停用;6例出现甲减,其中4例为亚临床甲减,全部经左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慢性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为10.7%(11/103),甲状腺功能改变不是影响继续治疗的因素。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女性应用长效干扰素后更易发生甲状腺疾病。

    作者:王桂杰;李佰君;高维姝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孟鲁斯特钠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孟普司特钠在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普司特钠。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和 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肺部罗音消失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和CRP水平在急性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普司特钠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有显著疗效,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刁锡东;马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组(观察组)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永忠;薛希相;崔建平;郭晓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苍耳子散加味预防放射性鼻窦炎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加味预防放射性鼻窦炎的作用。方法将7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5例/组。两组均行放疗及鼻腔冲洗,观察组同时给予苍耳子散加味汤剂口服。记录两组放射性鼻窦炎主观症状及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结果两组主观症状评估比较,实验组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每个时间点放射性鼻窦炎均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Z=-3.054,P=0.002;3个月Z=-2.752,P=0.012;6个月Z=-2.265,P=0.046;12个月Z=-2.375,P=0.032);鼻内镜评分比较,实验组在后两个时间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P=0.046,12个月P=0.006);鼻窦CT评分比较,实验组在后3个时间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P=0.048,6个月P=0.012,12个月P=0.002)。结论苍耳子散加味能有效预防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

    作者:乔冠英;覃强;林清;周路;罗卫芳;赵淑芬;容景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