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王秀

关键词:中医, 健康教育路径,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中风患者,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均值为(24.23±4.42)分,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均值为(16.76±4.86)分,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64%,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0%,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可以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法治疗老年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法治疗老年尖锐湿疣,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将89例老年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综合法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电离术治疗;综合法治疗组则在传统电离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口服匹多莫德片,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a-2b增强免疫;同时治疗局部的其他原发病,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宣教,疏导焦虑、紧张情绪。通过分析,将两组间治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法治疗组的治愈率84%,复发率12%,并发症率6%;对照组治愈率58.97%,复发率46.15%,并发症率15.38%。结论综合法治疗组的治愈率84%,复发率12%,并发症率6%;对照组治愈率58.97%,复发率46.15%,并发症率15.38%。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采用综合法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采用的单纯电凝法。

    作者:黄静红;何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低有效剂量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腰麻用于超高龄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低有效剂量。方法60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单纯罗哌卡因组,B组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 A组第1例蛛网膜下腔给予0.25%罗哌轻比重液7.50 mg,以后每1例根据上1例阻滞平面是否低于T10来增减罗哌卡因0.25 mg;B组在A组基础上复合5μg舒芬太尼,记录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出现时间、达高阻滞平面时间、大Bromage评分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低有效剂量。结果 A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为(3.6±1.1) min,高阻滞平面为T8(T6~10),大Bromage评分持续时间为(76±28) min,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快为(1.9±0.7) min,高阻滞平面升高T5(T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Bromage评分持续时间(169±30) min。与A组比较,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出现时间快,阻滞高平面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Bromage评分持续时间延长。罗哌卡因低有效剂量:A组为7.00 mg, B组为4.5 mg, 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肢Bromage分级比较, A组1级19例,2级11例,B组0级12例,1级16例,2级2例,B组2级少于A组而0级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25%轻比重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用于超高龄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腰麻的低有效剂量为4.5 mg,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相比,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5μg,不仅罗哌卡因的低有效剂量降低,而且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快,高阻滞平面升高,运动神经阻滞轻,大Bromage评分持续时间延长。

    作者:晋清泉;任娟;马友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肝胆外科疾病中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疾病中临床效果。方法对来该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护理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觉症状评分为(66±5)、心理情绪状态为(13±5)、躯体生理功能状态为(22±3)、日常生活为(22±3)、社会活动为(22±3)均高于对照组(自觉症状评分为(53±3)、心理情绪状态为(9±3)、躯体生理功能状态为(17±5)、日常生活为(19±33)、社会活动为(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史松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疏肝解郁中药对女童肝郁型特发性真性性早熟的疗效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中药对患有肝郁型ICPP的女童中医症候、性激素水平与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治疗的45例患有ICPP的女童,所有患儿均采用疏肝解郁中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中医症候评分与性激素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患有肝郁型ICPP的女童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11.3±2.8)显著低于治疗前(18.2±4.7), FSH、LH、E2等性激素(3.1±0.8)、(1.1±0.3)、(11.2±2.7)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4.2±1.2)、(2.0±0.5)、(19.2±4.5)(均P<0.01),乳房大小、乳房直径、乳房疼痛、阴道分泌物(1.42±0.45)、(1.03±0.37)、(0.66±0.23)、(0.84±0.31)等临床症状明显优于治疗前(2.08±0.67)、(1.86±0.54)、(1.12±0.45)、(1.33±0.51)(均P<0.01)。结论疏肝解郁中药能显著减轻患有ICPP女童的中医症候评分和性激素水平,还可有效消除患儿的临床体征,是一个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作者:王利群;辛宁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间歇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间歇性与持续性的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病患120例,依据治疗方法,划分为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组(观察组)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病症进展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观察组病患,中位病症进展时间为(28.3±2.8)个月,对照组为(26.5±2.4)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转移病患的中位病症进展时间依次为(22.8±2.3)个月和(16.9±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未出现骨转移病患的中位病症进展时间依次是(37.3±2.9)个月和(40.4±2.1)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中,骨质疏松的出现率为15.0%,腹泻的出现率为5.0%,潮热的出现率为20.0%,各不良反应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疗法更安全,不良反应出现率更低,对临床上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具有丰富的临床推广和借鉴价值。

    作者:杜昆;赵学英;张喜庄;杨继宏;张惠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该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间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8例,其中49例患者是从123例做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的,为观察组;49例患者是从97例做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术后的不良反应,伤口愈合程度和住院时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3.56±7.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4.37±10.24)mL、术后不良反应5例、伤口甲级愈合度为77.55%。对照组手术时间(108.54±9.4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9.45±13.35)mL、术后不良反应30例、伤口甲级愈合度为57.14%。均明显好于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相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海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胫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诊疗

    目的:研究分析胫腓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措施。方法该次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34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胫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结果该研究中18例患者获得成功保肢,16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足趾、小腿坏死发生,并给予截趾、截肢手术治疗。胫前、后动脉合并损伤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截肢率,其截肢评分为(6.25±1.10),保肢患者为(5.05±0.7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处理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牟锐;宋玉玺;朱磊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包括CD4+T细胞(Th1、Th17和Treg)、CD8+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并以20例健康人和28例早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健康人相比,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h1、Th17以及Treg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与早期肝癌患者相比,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P=0.016),而Tc1细胞比例却显著下降(P=0.003)。结论随着肿瘤进展,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出现紊乱,提示肿瘤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帮助肿瘤进展和转移。

    作者:廖媛;陈亚琼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该文综述了近年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时常见的方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应用比较少的方法。

    作者:吴婷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烫疮油用于趾甲沟炎拔甲创面处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Sulfadiazine Silver ,SD-Ag)霜和烫疮油联合使用对甲沟炎拔甲创面的疼痛、单次创面处理时间、创面处理次数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45例甲沟炎拔甲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5例。3组拔甲创面分别覆盖凡士林纱(A组)、SD-Ag霜+凡士林纱(B组)、烫疮油+SD-Ag霜+凡士林纱(C组),隔天创面处理,直至创面上皮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进行疼痛评分,比较第1、2次创面处理的疼痛分值;3组单次创面处理时间、创面处理次数和愈合时间比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第1、第2次创面处理的疼痛分值[(2.01±1.03),(1.03±0.74)]低于A组[(3.98±1.65),(2.52±0.73)]和B组[(5.84±1.28),(3.73±1.25)];C组单次创面处理时间(3.25±0.73)min少于A组(3.98±1.65)min和B组(5.63±0.79)min;C组创面处理次数(5.65±0.63)少于A组(8.33±0.85)和B组(6.92±0.81);C组愈合时间(14.02±0.86)d少于A组(20.83±1.53)d和B组(17.82±1.04)d,C组与A、B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Ag霜和烫疮油联合使用,可有效减轻甲沟炎拔甲患者创面疼痛,缩短单次创面处理时间和愈合时间,减少创面处理次数,促进创面愈合,对于临床创面修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蓉;沈雁;戴丽冰;林红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价值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ACC)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2328例产妇,首先超声检查胼胝体发育情况,对超声诊断哪位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胎儿再行CT及MRI检查。结果2328例产妇中,行超声诊断后由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胎儿为14例,发生率为0.6%;对14例胎儿再行CT以及MRI检查,有13例胎儿确诊为胼胝体发育不良,超声诊断敏感性为92.86%;在13例胼胝体发育不良胎儿中,完全性胼胝体发育不良为3例(23.08%),部分性胼胝体发育不良为10例(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能够较为精准的判断胎儿胼胝体发育情况,对于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胎儿敏感性高,为临床后续的检查、诊断以及处理提供科学指导,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影响侵袭性牙周炎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侵袭性牙周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牙周粘膜科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坚持自我维护率及治愈好转率分别为100%、96.55%、100%、100%,对照组患者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坚持自我维护率及治愈好转率分别为62.96%、55.56%、44.44%、48.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燕群;李菊兄;刘俏燕;姚艳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神经外科多种引流管应用的护理技巧探讨

    目的:对神经外科多种引流管应用的护理技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在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护理技巧。结果150例患者经过有效护理,在其引流管应用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仅为89.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满意度则为97.33%,对照组患者仅为8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多种引流管应用中,对其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有效的降低,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聂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就诊于该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n=98)和对照组(n=82)。其中,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帖脐以及普通奶粉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则给予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帖脐以及腹泻奶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以及大便次数正常时间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病毒转阴率、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相关症状的改善时间、病毒转阴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2%(94/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54%(48/82);不良反应率为0.00%(0/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3/8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吴茱萸、云南白药敷脐联合腹泻奶粉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中,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玉龙;严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在腹膜透析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腹膜透析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34例腹膜透析病人,进行全面、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依从性,并发症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依从性增加,并发症降低,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操作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促进了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邓慧;季红;张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尼卡地平注射液抗肾动脉痉挛在活体供肾切取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抗肾动脉痉挛在活体供肾切取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亲属供肾69例,应用尼卡地平注射液(A组)浸润肾动脉及肾门部抗肾动脉痉挛的36例,应用2%利多卡因(B组)33例。对比分析活体供肾切除术中肾动脉痉挛的情况。结果 A组36例供者术中均未发生肾动脉痉挛及供肾缺血情况,B组33例供者中共8例肾动脉发生痉挛,发生率为24.2%(3例表现为供肾部分颜色变苍白,发生率为9.1%;3例供肾质地较软,发生率为9.1%;2例表现为尿液分泌时间较长,发生率为6.1%)。结论活体供肾切取术中尼卡地平抗肾动脉痉挛及降低供肾缺血发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磊;刘鲁东;高远;苏顺业;王大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收治疗的145例伴有“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治疗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脑卒中再发率以及死亡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CY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叶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IMT与维生素B1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膀氨酸水平,促进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稳定,进而显著降低脑卒中再发率和死亡率,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片。

    作者:黄巍辉;游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按照掷骰子法平均分为丹参川芎嗪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以低蛋白饮食、控制血糖、调整血脂治疗,给予患者贝那普利片治疗,丹参川芎嗪组均以低蛋白饮食、控制血糖、调整血脂治疗,给予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丹参川芎嗪组患者治疗后尿β2-MG(13.48±6.25)、晨尿UAER(89.78±15.64)、早晨8点 UACR(67.08±7.64)、IL-6(8.04±2.35)、IL-8(100.08±34.64)、TNF-α(22.50±9.25)较对照组治疗后尿β2-MG(17.88±7.65)、晨尿UAER(189.77±14.09)、早晨8点 UACR(81.77±6.84)、IL-6(13.01±4.07)、IL-8(124.77±54.84)、TNF-α(37.78±10.65)显著下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抗炎指标活性,促进肾脏功能恢复,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苏晓燕;施红;沈淑琼;林心君;刘丹;魏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疗效展开深入分析。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中选取需择期手术的27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患儿人数均为90例,A组90例患者给予咪唑安定静注后给予氯胺酮静注;b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C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对比3组患者各方面情况。结果 C组患儿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指标、不良反应等各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术前通过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麻醉的方法不仅能够让患儿在整个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平稳,还具有术中无疼痛,术后清醒快,舒适、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正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左卡尼汀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对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100例在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病人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左卡尼汀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并比较两组死亡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心肺复苏成功(治疗组25例,对照组15例,P<0.05)、心肺复苏操作持续时间(治疗组13.7600±8.2980 min,对照组23.2000±14.8574 min,P<0.05)及心脏复律持续时间(治疗组27.2000±5.8907 min,对照组16.2500±6.6521 min,P<0.05)的比较,左卡尼汀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死亡率(治疗组8例,对照组5例,P>0.05)及存活出院率(治疗组17例,对照组10例,P>0.05)的对比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在心肺复苏时同时使用左卡尼汀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复苏成功率,但是否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提高存活出院率有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瑞康;梁平华;梁宏;雷明;莫税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