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吴海峰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肌瘤, 剔除术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该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间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8例,其中49例患者是从123例做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的,为观察组;49例患者是从97例做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术后的不良反应,伤口愈合程度和住院时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3.56±7.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4.37±10.24)mL、术后不良反应5例、伤口甲级愈合度为77.55%。对照组手术时间(108.54±9.4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9.45±13.35)mL、术后不良反应30例、伤口甲级愈合度为57.14%。均明显好于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相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68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该院门诊收治的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包括健康宣教、基础用药和治疗护理等护理内容在内的临床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出院指导以及定期随访等多个护理内容在内的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干预组满意率97.1%,对照组满意率64.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22例患者有坚持按照医嘱用药,12例患者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坚持用药)而言,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更好(34例患者均能够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坚持用药例数为零)、生活方式也更趋于科学合理,血压控制方面更是得到明显控制。结论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多个方面护理知识在内的干预护理服务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能够取得较有效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华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分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疗效

    目的:针对药物流产后发生阴道出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并且总结导致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期间采用药物流产后出现阴道出血的1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需要总结导致阴道流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要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95%,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04%,比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患者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与患者子宫收缩乏力、子宫位置异常、子宫内膜修复异常等有关。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患者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程慧玲;赵秋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影响侵袭性牙周炎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侵袭性牙周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牙周粘膜科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坚持自我维护率及治愈好转率分别为100%、96.55%、100%、100%,对照组患者配合治疗率、定期复诊率、坚持自我维护率及治愈好转率分别为62.96%、55.56%、44.44%、48.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侵袭性牙周炎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燕群;李菊兄;刘俏燕;姚艳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的12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开放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以做出科学的比较。结果18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对应数值是(97.36±22.15)mL、1.7%、(4.7±0.81)d。而6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所对应的数据是(115.26±20.41)mL、11.7%、(7.3±1.25)d。结论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的病发率,对于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隋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情景式模拟培训在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情景式模拟培训在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5年)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低年资护士14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人。观察组实施情景式模拟培训,对照组实施单项理论和操作培训。培训后按照统一标准对护士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及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自我评价和护士长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考核中有67人为优秀,优秀率达到95.71%,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士在经过培训后进行自我评价,其各项评价指标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情景式模拟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168例听力筛查异常婴幼儿听力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听力筛查异常婴幼儿听力诊断方法和结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婴幼儿168例,共计258耳,均为外院听力初步筛查确定不通过者,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和耳科检查后,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发现异常的婴幼儿需再次进行声导抗、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分析检查后的结果。结果258耳经DPOAE和ABR的检查后,DPOAE、ABR检查至少一项异常102耳,其中仅DPOAE异常22耳,声导抗测试:4耳C型曲线,6耳B型曲线,另外12耳声导抗测试未见异常;仅ABR异常4耳,临床诊断为听神经疾病;DPOAE、ABR均异常76耳,有26耳声导抗是C型曲线,ASSR 500 Hz的客观听阀>50 dB,临床诊断得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另有8耳声导抗正常;80耳ABR异常者的检查中,轻度(35~55 dB)34耳,中度(56~75 dB)12耳,重度(76~95 dB)16耳,极重度(≥96 dB)18耳。结论对听力筛选异常的婴幼儿应该在出生后3个月采用40 Hz听觉相关电位以及脑干反应进行检查,确保能够及时的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使婴幼儿诊断正确率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李丽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包括CD4+T细胞(Th1、Th17和Treg)、CD8+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并以20例健康人和28例早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健康人相比,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h1、Th17以及Treg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与早期肝癌患者相比,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P=0.016),而Tc1细胞比例却显著下降(P=0.003)。结论随着肿瘤进展,中晚期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出现紊乱,提示肿瘤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帮助肿瘤进展和转移。

    作者:廖媛;陈亚琼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Care KV技术于胸部低剂量CT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are KV技术于胸部低剂量CT体检中的价值。方法100例胸部健康体检者分成两组:A组采用常规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固定管电压120 kV,B组采用 Care kV技术,参考管电压120 kV,其他扫描条件两组一致: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参考管电流50 mAs。扫描后分别用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指标综合评价两组图像的质量,并记录CTDIvol、DLP,计算ED,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受检者吸收有效剂量分别为(1.18±0.29)mSv和(0.82±0.24)mSv ,B组较A组分别降低了30.5%。结论 CareKV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可在保正图像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卓水清;陈晓玲;江冬平;余静萍;崔宝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将此48例分成甲状腺全切除术组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各24例。两组分别进行全切除与次全切除手术后,对比住院与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从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由临床资料中复发率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全切除术组的疗效优于次全切除术组,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减少术后复发率方面比次全切除手术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劲松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持续泵入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泵入多巴胺、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12例重症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拍背吸痰、雾化等治疗,治疗组在采取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硫酸镁持续小剂量泵入,连用3~5 d,然后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4%、总有效率98.2%、热退时间(3.0±0.06) d、气促消失时间(3.15±0.24) 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6.60±0.61) d、住院天数(7.85±0.76) d;对照组:显效率53.6%、总有效率82.1%、热退时间(5.9±0.07) d、气促消失时间(5.13±0.42) 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8.81±0.51) d、住院天数(9.43±0.65) 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微量泵入多巴胺、酚妥拉明、硫酸镁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能改善肺部循环及心功能,较快减少肺部啰音,控制肺部症状,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诚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在腹膜透析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腹膜透析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34例腹膜透析病人,进行全面、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依从性,并发症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依从性增加,并发症降低,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操作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促进了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邓慧;季红;张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帆状胎盘及球拍状胎盘产前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超声诊断帆状胎盘及球拍状胎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0年9月—2013年9月入该院治疗的经产后证实为帆状胎盘及球拍状胎盘的32例孕妇为观察对象,以非帆状胎盘及球拍状胎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和超声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32例病例中孕周<28周的孕妇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孕周≥28周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超声诊断显示有10例为帆状胎盘,17例为球拍状胎盘,诊断符合率为84.38%(27/32),漏诊5例,包括2例帆状胎盘和3例球拍状胎盘;对照组除单脐动脉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多胎、前置胎盘、早产、死胎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应用超声诊断帆状胎盘及球拍状胎盘是提高胎儿存活率和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方建华;叶敏欢;陈莞春;郑汉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细节护理对消毒供应室降低工作差错率和提高科室对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评价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已开展细节护理干预)作为研究阶段,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未开展细节护理,仅应用一般护理干预)作为对照阶段。观察对比两阶段消毒供应工作差错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科室对两阶段灭菌消毒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阶段工作差错发生率为0.29%,对照阶段工作差错发生率为4.00%,研究阶段工作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阶段(P<0.05)。各临床科室对研究阶段供给及时、回收及时、打包质量、服务态度及护理质量各项灭菌消毒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消毒供应室工作差错的发生率,提高科室对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保证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皮惠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妈富隆防治78例人工流产后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妈富隆防治人工流产后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将在该科室诊治的78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结合妈富隆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随访1年,对生活质量及月经不调改善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焦虑得分(41.2±5.0)分低于对照组(45.3±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措施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流血持续时间(4.0±1.5) d、月经复潮时间(25.8±4.0) d以及月经正常者29例(80.56%),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指标PF(71.5±11.0)、RP(74.1±13.7)、RE(76.3±15.3),6个月的生活质量指标 PF(87.4±12.6)、RP(86.5±11.7)、RE(84.2±13.4),对照组患者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指标 PF(58.3±11.6)、RP(55.9±13.6)、RE(55.4±15.1),6个月的生活质量指标PF(61.3±12.8)、RP(64.8±11.6)、RE(65.2±13.1),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妈富隆不仅可有效降低人工流产后月经不调的发生情况,而且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心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韩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比保守治疗与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后患者的疗效与满意度。方法将该院收治的8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依据自愿选择治疗手段的原则分组,其中46例选择解剖钢板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40例选择保守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与患者总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优良率为82.61%,对照组优良率为62.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远高于对照组77.50%,对照组明显不及观察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满意度分别为91.30%与72.50%,对照组明显不及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的手术情况相对较好。结论将解剖钢板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对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切且深受临床欢迎。

    作者:李志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MUC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MUC2蛋白在人类胃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胃癌组织、15例正常胃粘膜及25例肠化生粘膜中MUC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粘膜中无MUC2蛋白表达,MUC2蛋白在肠化生粘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6.0%和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UC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粘液腺癌较高、低分化腺癌高表达(100%vs54.5%vs50.0%),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高表达(73.5%vs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死亡患者较尚生存患者胃癌组织MUC2蛋白高表达(80.9%vs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2蛋白在粘液腺癌及伴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表达较高,MUC2蛋白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预后不佳。

    作者:杨建伟;吕俊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采用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2年4月—2014年3月在该院进行无痛人流的妊娠期妇女中选取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妊娠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妊娠期妇女各75例。观察组患者在行无痛人流之前,给予0.2 mg的米索前列醇进行舌下含化;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无痛人流,术前不给予米索前列醇和其他任何药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宫颈软化度以及术后产妇子宫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评估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妊娠期妇女的总出血量(4±3.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5.6) mL,手术时间(5±2) min、术后阴道流血时间(4±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4) min、(10±3) d,术中宫颈软化度70%、术后产妇子宫的恢复情况(1.9±0.8) cm也优于对照组的33%、(1.2±0.9) cm,其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观察组妊娠期妇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辅助治疗无一例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妊娠期妇女进行无痛人流术之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可以明显降低总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流血时间,有效的改善术中宫颈软化度,并有利于术后产妇子宫恢复。且米索前列醇具有较高安全性,对人体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可以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程世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分析及护理评价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并发症和护理干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期间发生并发症的76例患者纳入该研究。分析术后并发症引起的情绪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患者干预前SAS评分为(53.74±4.23)分,干预后下降至(45.13±3.57)分;患者干预前SDS评分为(55.78±4.68),干预后下降至(46.35±4.10)分。与护理干预前对比,我们发现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可引起皮肤损伤、血尿、肾绞痛、发热、输尿管石街等并发症,导致不良的情绪状态,对发生上述并发症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术后康复进程有益。

    作者:曾新颖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患者疼痛综合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组抽取该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综合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7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患者疼痛综合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综合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殷薇;邹磊;易凤琼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肝胆外科疾病中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疾病中临床效果。方法对来该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护理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觉症状评分为(66±5)、心理情绪状态为(13±5)、躯体生理功能状态为(22±3)、日常生活为(22±3)、社会活动为(22±3)均高于对照组(自觉症状评分为(53±3)、心理情绪状态为(9±3)、躯体生理功能状态为(17±5)、日常生活为(19±33)、社会活动为(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史松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