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邱冉冉;谈珍瑜

关键词:中药, 艾灸, 盆腔炎, 寒湿凝滞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中药组(56例)和中药加灸组(60例),单纯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中药加灸组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配合艾灸气海、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两组均以7d/疗程,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单纯中药组痊愈率46.4%,总有效率为82.1%,中药加灸组痊愈率75.0%,总有效率为9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合艾灸是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较佳方法.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足踝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性注射

    现代医学主要是从微观方面来了解肢体肿胀的,很多人就认为炎症将导致损伤后的肢体使微循环发生改变,以及对创伤进行手术之后发生分子生物学因素改变和局部病理的生化,在骨伤科患者中,足踝部肿胀是极为常见的,即使肿胀程度不同,但其病情的发展与后是时相同的.在临床治疗足踝部损伤及炎症的治疗通常采用治疗性注射,这种技术在临床上简易但临床效果较好.该文就踝关节;足底筋膜;跗骨窦;趾间间隙;跗骨管以及第一跖趾关节的病理诊断与治疗进行说明与分析.

    作者:何双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0例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10例的心理护理资料.结果 经过做好心理护理,患儿主动配合,无哭闹,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10~15 min,出血少.术后愈合良好.医生及家长对手术配合满意.结论 学龄前儿童虽然年纪小,但经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可以主动配合门诊手术室局部浸润麻醉下的黏液囊肿手术的.

    作者:梁建英;吴英;刘河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紫杉醇与异环磷酰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紫杉醇以及异环磷酰胺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12月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对其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为40例,其中紫杉醇治疗40例患者中,有输卵管癌7例,卵巢肿瘤25例,宫颈癌5例,宫内膜癌3例.在40例患者中,其中包括35例患者为手术后复发患者,其中有5例为原发性卵巢癌;异环磷酰胺治疗的40例患者中,其中输卵管癌为3例,卵巢肿瘤31例,宫颈癌为4例,宫内膜癌为2例.在采取紫杉醇进行治疗之前的6~12 h内,给患者用药,苯海拉明、西咪替丁、地塞米松.在化疗之前的0.5 h内给患者用药甲氧氯普氨以及地塞米松.然后静脉注射紫杉醇130~150 mg持续3h,并联合卡铂.此外,2.0 g的异环磷酰胺联合卡铂.结果 紫杉醇化疗组与异环磷酰胺组相比,其总体的生存期为35个月与25个月,其有效率分别是46%与2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紫衫醇治疗输卵癌以及卵巢癌的疗效较好,其产生的影响以及毒副作用较轻.

    作者:钱木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对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找出2例咯血患者,观察在抗痨、抗炎、止血、对症与支持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3次/d,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2例患者都痰中无血,抗痨治疗方案不变,经7个月终痊愈出院.结论 中西结合用于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合并丙泊酚全麻与氯胺酮用于剖宫产全麻比较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剖宫产全麻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与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全麻对于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比较.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孕37~41周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25):采用丙泊酚1~1.5 mg/kg,瑞芬太尼1ug/kg(静脉缓推1~2 min注射完),司可林1~2 mg/kg全麻诱导;B组(n=25):采用氯胺酮1~2 mg/kg,司可林1~2 mg/kg全麻诱导.记录两组产妇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胎儿娩出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新生儿1、5 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A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B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剖宫产全麻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有效,且较氯胺酮全麻能更好的维持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李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54例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疗效方面,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8.89%,对照组为62.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奥美拉唑相比,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直肠癌局部转移规律与直肠癌术式变革

    目的 探究直肠癌局部转移的规律与直肠癌术式变革.方法 以直肠癌转移规律为关键词于CNKI上检索到2006-2011年相关文献80篇.通过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这也是直肠癌复发以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对于该病症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结论 医患理念不断提升,随着对于直肠癌的局部的转移规律的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到变革手术方式以提升患者治愈后的生存质量,将患者预后的伤害降到低限.

    作者:刘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健康教育对寄生虫病防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寄生虫病防治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市某大学2011级新生,根据KABP调查标准,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开设有健康教育课程约80.74%,针对寄生虫病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约40.53%,学生对于寄生虫病的相关防治13项知识中,有8项<50%.健康教育中的14项内容,形成率有6项<50%.行为13项内容中,形成率有2项<50%.结论 针对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国多数中小学的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教学效果较差.因此,需加强媒体、学校、社区与家庭的健康教育,以改进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

    作者:邓同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在该院妇产科、儿科两个科室2011年9月-2012年3月住院期间的患者和在妇产科、儿科工作的6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该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安全量化评分标准的评价表,评价患者安全,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和护士考核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士考核优秀率、护士健康知识普及率、病房管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水平、有效及早发现患者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雷玉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口腔金属材料对头颈部MRI扫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口腔金属材料患者头颈部MRI扫描的影响.方法 抽取该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住院并接受MRI扫描检查的患者资料68例,所有患者均于口腔中安置了不同金属材料的假牙.对上述所有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口腔安置以金、银材质金属假牙的患者39例,假牙对扫描图像质量造成轻度影响;口腔安置以银、铜材质金属假牙的19例患者,假牙对检查图像质量造成较严重影响;其余20例患者因金属假牙对扫描图像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无法分辨而终止检查.结论 患者口腔中所安置金属材料假牙对头颈部MRI扫描结果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各种金属材料中以金、银、铜合金材料影响小,镍铬合金材料影响大.扫描结果影响程度取决于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以及假牙安置的数量、位置、大小等情况.

    作者: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区的应用.方法 通过总结分析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加强儿科病区的护理管理,采取有效防范对策.结果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淡薄、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因素,临床上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及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规避护理安全隐患.结论 临床上重视儿科的护理安全,尽力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将护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右上肺癌行支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手术配合及分析

    目的 探讨右上肺癌病人行右肺上叶切除加支气管隆突切除重建的手术配合.方法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病人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术前参加病历讨论,了解病情,准备充分,术中密切配合.专人配合此类手术,积累经验,缩短手术时间.结果 手术进行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室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积极有效的配合是支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的重要保障.

    作者:唐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外固定架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23例四肢长骨骨不连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3例四肢骨不连的部位为胫骨11例、股骨8例、肱骨4例,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部位,3周后行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定期随访患者,观察记录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均达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经局部消毒处理,定期换药后痊愈;有1例患者出现固定针松动,经消毒处理后,再次拧紧;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移位、畸形等,无固定架断裂,骨筋膜室综合症,无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缩短骨愈合的时间,疗效满意.

    作者:刘世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6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冠心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ICU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张碌;李伟;李昌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均为急性发作患者,病程程度为重度.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为(8.1±3.5)d;对照组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为(14.5±4.1)d;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 1/FVC、PEF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辅助作用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哈斯木江·买买提依明;刘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凯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凯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PGE1粉针剂;治疗组给予凯时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0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主观症状及体征、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等变化.结果 两组ABI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凯时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 凯时注射液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张云峰;王海东;管强;刘增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2种抗病毒药物在进行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预防时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该院确症为频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服用伐昔洛韦,患者每次服用伐昔洛韦剂量为500 mg,初始3个月2次/d,第4以及第5个月1次/d,到第6个月病患隔日服用1次,对于对照组,让患者每次服用阿昔洛韦剂量为400 mg,2次/d,共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次数、半年内复发率、脱落细胞排毒状况、头晕以及乏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在使用2种药物治疗之后,各个指标与病患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状况变好了,并且实验组各个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状况变好了.结论 使用伐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比阿昔洛韦这种抗病毒药物更能预防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能够有效降低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复发次数以及生殖器部位的无症状排毒.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FNA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性研究

    目的 研究比较PFNA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7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35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皆有疗效,但PFNA疗效及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廷玖;庾明;王枰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防头皮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对小儿头皮损伤的护理干预

    目的 在肝素帽下垫无菌纱布预防对头皮损伤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 该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留观收治的29 d~2个月婴儿,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婴儿随机设立护理对照组及干预组,样本量均为50例.护理干预组予以在肝素帽下垫无菌纱布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予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组压疮的发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肝素帽对头皮的损伤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代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ICC堵管的护理对策探究

    目的 探讨PICC堵管的护理对策.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为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行巴德PICC置管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常见堵管原因采取相应干预,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堵管,后再通成功.对照组发生堵管6例,再通成功3例.两组发生堵管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PICC置管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堵管率,提高再通率,确保治疗成功完成.

    作者:雷育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