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斌
目的 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肝素静脉注射佐治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入选的患儿随机分为A(44例)、B(41例)两组,B组给予抗感染、退热、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氨溴索雾化吸入与小剂量肝素静脉注射,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用药1个疗程临床疗效.结果 ①A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落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药1疗程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治愈率(72.7%)与总体本有效率(93.2%)均高于B组(51.2%、80.5%),两组用药中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氨溴索雾化吸入与小剂量肝素静脉推注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赵晶;潘冬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信息化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的技术相结合出来的产物,信息化网络技术在信息社会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建立计算机网络是医院管理的发展方向,医院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药品管理、门诊收费、财务管理、住院病人收费、病案管理等.对医院进行改革使医院变为电子医院,传统化的信息由电子化的信息所取代,实现网络的互连以及信息的交流,不但可以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服务,而且还能使数据的处理工作其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障.
作者:唐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4月-2011年4月)和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内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差异.结果 在干预14 d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入组时(P<0.05),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佳萍;吴启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外科手术前,良好的护患沟通作为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起着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术前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于为患者提供整体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增加手术耐受性,以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护患沟通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温馨的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感动服务,把患者的满意作为护理工作的标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增进护士对患者的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君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α1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40例因患有心力衰竭而住院治疗的患者,在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及相关的基础病因的治疗基础上,医务工作者对其静脉滴注乌拉地尔,每500 mL的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加入乌拉地尔50 mg,持续静脉滴注,在滴注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全身症状,以便进行调整给药剂量及滴速,一个疗程为5~7 d.根据其心功能改善情况判断乌拉地尔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疗效.结果 有20例(50%)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显著疗效,有18例(45%)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有2例(5%)基本无效.结论 乌拉地尔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原因是乌拉地尔为α1受体阻滞剂,具有扩血管作用,且具有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具体可以表现为: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即可以扩张血管,从而降低心脏负荷和外周血管阻力;又可以防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因此更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永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制度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取得的效果,分析绩效考核对提高医院质量的有效性.方法 于2011年1月起在该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作为实验阶段.以2010年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阶段为对照组阶段.观察并对比两阶段护理管理下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技术操作、理论学习,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阶段通过绩效考核制度,该院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技术操作、理论学习均高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且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对入住该科250例患有重症胸外伤而且并发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肺挫伤、慢性肺相关疾病、腹内脏器损伤、损伤性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其因素有以下几种:年龄高于52岁,肺挫伤、慢性肺疾病、吸烟、腹内脏器损伤、呕吐误吸等.结论 肺挫伤、慢性肺疾病、吸烟、腹内脏器损伤、呕吐误吸、高龄等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应该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陈耀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机制.方法 用D-半乳糖造衰老小鼠模型,受试药组衰老小鼠分别灌胃50、100、200 mg/kg的黄芩多糖溶液,共7周,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 黄芩多糖能使小鼠脑、肝中的丙二醛(MDA)不同程度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黄芩多糖可通过清除羟自由基而达到抗氧化活性.
作者:李国峰;陈金秀;杜鹏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该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研究血清心肌酶水平测定及分析对于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自2009-2012年间所收治的8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临床检测治疗记录进行了回溯式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主要在AST、LDH、CK方面,病毒组较结核组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升高差异.且病毒组血清心肌酶显著异常升高例数为病毒组32例(69.6%),结核组8例(23.5%),对照组异常升高则有5例(12.5%),病毒组较结核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中枢神经感染患者在病发时期血清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患者,且血清心肌酶的水平与严重程度之间呈正比,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测的判断指标.
作者:戴普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及优质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结合该院2011年开展的内科优质护理工作,展开内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情况分析,并对比以往护理工作评价优质护理应用的措施和效果.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的患者在住院时间、疾病治愈率、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传统常规护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全新的模式,也是未来护理的方向,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兰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I薄层扫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肾上腺疾病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薄层扫描,观察并分析MRI薄层扫描的影像资料,然后与病理资料相对照.结果 肾上腺腺瘤11例,肾上腺转移瘤9例,肾上腺皮质增生5例.所有疾病均与病理资料完全符合.结论 通过MRI检查能直接观察肾上腺中的病变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肾上腺疾病影像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建议大范围临床推广.
作者:程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腔内碎石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该院进行入院手术治疗的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在治疗过程中分别采取腔内碎石取石术以及常规性的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对两组临床质量期间的身体变化情况、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结果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治疗组采取的腔内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性肾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1],治疗组在手术治疗期间没有出现1例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而对照组则出现了5例并发症患者.结论 通过对两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比来说,治疗组所采用的腔内碎石取石术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无论是住院的天数、费用以及安全性[2]上都得到了较好的保证,大大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手术治疗的广泛推广.
作者:李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该院收治的45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病历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其中放疗组246例,术前给予放射治疗,放疗结束2周后给予手术切除.对照组212例仅给予单纯手术切除.结果 放疗组根治手术切除率(92.28%)、1年生存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60%、72.17%),x2分别为11.73、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组手术病死率为2.44%,对照组为1.42%,放疗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2%、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前化疗有利于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治手术切除率和短期生存率,但对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作者:莫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危重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并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科接收治疗41例危重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该科接受治疗的普通患儿41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抽取静脉血,进行心肌酶谱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危重患儿心肌酶谱单项增高人数明显多于普通患儿(P,<0.05),危重患儿心肌酶谱多项增高人数明显高于普通患儿(P<0.05),危重患儿各项心肌酶测定值明显高于普通患儿(P<0.05),危重患儿治疗后各项心肌酶谱测定值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酶谱的测定有助于对危重患儿心功能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并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儿心功能的恢复,促进疾病的预后发展.
作者:薛庆凡;张瑛;刘彦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降阶梯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0-2011年在该院治疗慢性湿疹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分为甲、乙、丙三组.对干预组采用糖皮质激素降阶梯疗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中甲、乙、丙三组分别采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糠酸莫米松软膏和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治疗.结果 干预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甲组相当,并且效果较之于乙组、丙组有明显优势;干预组中患者的不良反明显低于甲组患者,较之于乙组、丙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皮质激素降阶梯疗法对治疗慢性湿疹治疗效果好,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进型新生儿卡介苗注射法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1 000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按床位主任负责分为两组,观察组502例,采用改进注射法;对照组498例,采用传统注射法.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丘达标率、身体稳定性、拔针后菌液外溢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496例(98.8%)、皮丘达标489例(97.4%)、身体稳定480例((95.6%)、拔针后菌液外溢11例(2.19%);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428例(85.9%)、皮丘达标420(84.3%)、身体稳定400例(80.3%)、拔针后菌液外溢58例(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卡介苗注射法优于传统型,接种成功率高.
作者:梅云娟;史厚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采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并加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对两组患者行平均9个月的随访,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观察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胫骨平台单纯塌陷型骨折患者在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同时加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可促使骨折愈合,显著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瑞;吉喆;宁凯;李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牙周支持组织形成的病变叫做牙周病,它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也是古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牙周病的非手术治疗通常使用的是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组织工程学治疗.超声波治疗是目前咋基础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药物治疗方面,缓释抗菌药是主要药品,它具有高的有效浓度、对患者的副作用小、剂量的使用比较容易掌握、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也是目前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组织工程学治疗目前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还处于研究的初期,所以需要有更多更深的研究.
作者:王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癌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34例肺癌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家属的心理支持.结果 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并减轻了患者精神上的压力,使患者基本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心态,患者去世后家属也对临终关怀护理工作表示肯定.结论 临终关怀是现代化护理的重要部分,对肺癌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绍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