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吉喆;宁凯;李坤
目的 探讨术前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该院收治的45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病历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其中放疗组246例,术前给予放射治疗,放疗结束2周后给予手术切除.对照组212例仅给予单纯手术切除.结果 放疗组根治手术切除率(92.28%)、1年生存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60%、72.17%),x2分别为11.73、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组手术病死率为2.44%,对照组为1.42%,放疗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2%、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前化疗有利于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治手术切除率和短期生存率,但对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作者:莫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在辅佐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均口服茵栀黄口服液3 mL,3次/d,治疗时间为7~10 d.治疗后,对整体疗效以及胆红素下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7d后,治疗总有效为58例,占96.67%.其中,有效5例,占8.33%;显效53例,占88.34%;无效2例,占3.33%.在治疗的第1~7天中,胆红素降低速度极为明显.另外,治疗中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腹泻现象,经简单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他不良反应均未出现.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普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DHF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基础治疗和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Dd、HR、LVEF和6-MWD与治疗前比较变化显著,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DHF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心率变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万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急诊接诊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该院接诊的31例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在急诊接诊时,应根据患者是否有暴力倾向给予妥善安置;治疗过程中,应把握心理、躯体双重护理,提高安全意识,并做好出院护理计划.结论 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能够使精神病患者的急诊接诊以及护理工作有条不紊且减少复发.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性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均迅速恢复,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接受整体性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崔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4月-2011年4月)和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内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差异.结果 在干预14 d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入组时(P<0.05),而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佳萍;吴启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时会阴侧切缝合术经改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00例行会阴侧切缝合的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会阴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产后坐起哺乳天数、会阴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切口愈合均较好,观察组产后坐起哺乳及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可使产妇术后切口反应小、痛苦少,切口局部美观,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侯纪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医院护理查房的程序和技能,努力拓宽护理查房的基本内涵,加快护理查房内容及形式的改革进度.方法 对该院3年间的185例危重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查房,并观察其具体变化.结果 患者的患者的满意度上升17%,投诉率下降了10.8%,护士的整体护理考核成绩平均提高了8%.结论 以整体护理为指导开展护理查房工作,能够提高护理查房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科专科对年轻护士的培养.方法 对2012年1月-2012年11月该院骨科新进护士26人进行专科、系统性的培养.采用集体培训、一对一培训、疑难解答的方式.结果 该组年轻护士护理理论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全部合格,得到医院高年资护士及医生的好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对年轻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达到93.8%(30/32).结论 通过专业性、系统性、循序渐行式的培训,可以培养出合格的骨科护士,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何进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采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单纯中央塌陷型骨折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单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并加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对两组患者行平均9个月的随访,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定,观察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胫骨平台单纯塌陷型骨折患者在采用聚酰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的同时加用可吸收内植物治疗,可促使骨折愈合,显著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瑞;吉喆;宁凯;李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癌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34例肺癌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家属的心理支持.结果 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并减轻了患者精神上的压力,使患者基本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心态,患者去世后家属也对临终关怀护理工作表示肯定.结论 临终关怀是现代化护理的重要部分,对肺癌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绍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牙周支持组织形成的病变叫做牙周病,它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也是古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牙周病的非手术治疗通常使用的是基础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组织工程学治疗.超声波治疗是目前咋基础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药物治疗方面,缓释抗菌药是主要药品,它具有高的有效浓度、对患者的副作用小、剂量的使用比较容易掌握、不容易产生耐药性,也是目前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组织工程学治疗目前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还处于研究的初期,所以需要有更多更深的研究.
作者:王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信息化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的技术相结合出来的产物,信息化网络技术在信息社会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建立计算机网络是医院管理的发展方向,医院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药品管理、门诊收费、财务管理、住院病人收费、病案管理等.对医院进行改革使医院变为电子医院,传统化的信息由电子化的信息所取代,实现网络的互连以及信息的交流,不但可以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服务,而且还能使数据的处理工作其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障.
作者:唐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1-4月份临床药师干预前普外科所有手术病历(共122份)作为对照组,另抽取2012年同期干预后手术病历共147份作为观察组,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药物品种选择、术前给药时间和术后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都更为合理;观察组术后平均预防用药时间为(2.6±2.1)d,与对照组(5.4±3.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跟随临床查房,实时督导临床用药,能够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王文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彩超征象.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的患者122例,经过彩超检查及实验室病理检查,其中60例患者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为甲组;6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的彩超征象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彩超征象特点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甲组病变为低回声的患者52例,占甲组患者的86.66%;病变不规整并且边缘欠光滑的患者45例,比例为75.00%;病灶内显示钙化灶的患者为30例,比例为50.00%;甲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内血流信号的特点为高阻力征象;乙组病变为低回声的患者5例,占甲组患者的8.06%;病变不规整并且边缘欠光滑的患者4例,比例为6.45%;病灶内显示钙化灶的患者为3例,比例为4.83%;乙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内血流信号的微弱.对比两组患者的彩超检查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彩超检查可有效的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尹蔚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探讨比较冠心病患者入院经血管造影诊断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时机选择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之间287例冠状动脉植入术的患者,分为进行A组(造影诊断后立刻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N=121)和B组(造影诊断后择期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N=166)两组,对他们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术者选择对造影诊断后的患者立刻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择期进行对于血管病变A型和B型的患者的疗效在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这两个指标中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于C型病变的这两个指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型、B型病变的治疗可选择在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诊断后即刻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或者进行择期植入.而对于C型病变不建议术者对患者进行即刻支架植入,而是在进行了充分的抗血小板服药后等到血小板降至佳水平再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作者:余吉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长QT综合征是一种心律紊乱疾病,可能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导致心脏骤停甚至猝死.ICU危重患者,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ICU医生应熟悉Tdp发作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去除病因和诱因,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心脏骤停及猝死.
作者:朱晓琳;许汪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儿童急性中毒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82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不同,将患儿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试验组患儿急性中毒临床特征.结果 儿童急性中毒以学龄前儿童比例较高,男多于女,冬夏季比例相对较高,农村比例较高,以药物误服为主要原因,毒物种类以药物中毒比例高,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不同年龄组患儿在中毒原因和毒物类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婴儿组药物误服比例高,因自杀中毒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农药、杀鼠药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酒精中毒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结论 急性中毒儿童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特征.处理急性中毒儿童应考虑年龄相关临床特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瑞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的误诊误治原因,提高直肠癌的确诊率.方法 对56例直肠癌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误诊48例,其中痔疮27例,慢性肠炎12例,肛裂或肛窦炎4例,直肠息肉2例,其它疾病3例,误诊率高达85.715.结论 对直肠癌认识不足、检查不到位、不够重视非高危人群等均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从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外科手术前,良好的护患沟通作为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起着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术前有效的护患沟通在于为患者提供整体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增加手术耐受性,以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护患沟通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温馨的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感动服务,把患者的满意作为护理工作的标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增进护士对患者的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方君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