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颖
目的 评估分析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于盆骨骨折在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及推广价值.方法 首先通过薄层CT扫描,获取12例患者病变部位的平面数据,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解剖学基础上构建盆骨骨折的三维立体模型,从而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出与实体等大,即1:1比例的盆骨模型.后依据模型对骨折部位进行精细、准确的诊断和分型,并确立手术方案,进行术前模拟,为手术提供参数资料.结果 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构建的盆骨骨折三维图形和立体模型和术中所见实体基本一致,通过术前模拟,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控制了失血.12位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良好.结论 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对患者骨折盆骨进行全方位、精细、准确的立体分析,有助于了解各解剖部位在空间结构上的关系,在盆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庞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肺癌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法.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34例肺癌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家属的心理支持.结果 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并减轻了患者精神上的压力,使患者基本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心态,患者去世后家属也对临终关怀护理工作表示肯定.结论 临终关怀是现代化护理的重要部分,对肺癌晚期患者及其家属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绍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对入住该科250例患有重症胸外伤而且并发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肺挫伤、慢性肺相关疾病、腹内脏器损伤、损伤性严重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其因素有以下几种:年龄高于52岁,肺挫伤、慢性肺疾病、吸烟、腹内脏器损伤、呕吐误吸等.结论 肺挫伤、慢性肺疾病、吸烟、腹内脏器损伤、呕吐误吸、高龄等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应该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陈耀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的246例初产妇,采取心理护理的设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观察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状况和不同护理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心理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情况和产后出血情况3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产期心理护理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机会减少,且对掺乎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良好且明显.
作者:张晗;谷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信息化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的技术相结合出来的产物,信息化网络技术在信息社会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建立计算机网络是医院管理的发展方向,医院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药品管理、门诊收费、财务管理、住院病人收费、病案管理等.对医院进行改革使医院变为电子医院,传统化的信息由电子化的信息所取代,实现网络的互连以及信息的交流,不但可以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服务,而且还能使数据的处理工作其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障.
作者:唐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GB/T 27025-2008/ISO/IEC 17025:2005[1]吸《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实验室的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若要使实验室持续、稳定地发展,质量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实验室质控不仅能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更能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公正性打下良好的基础.2011年我中心理化实验室参加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5次7个项目实验室质控,均顺利通过并取得满意结果.测定的项目涉及食品包装、食品、水、化妆品和室内空气,分别是:食品用塑料包装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饮料中铜的测定;水中铜及氨氮的测定;化妆品中铅、砷的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下面就5次实验室质控及能力验证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宋琦;李宽亭;李小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研究血清心肌酶水平测定及分析对于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自2009-2012年间所收治的8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的临床检测治疗记录进行了回溯式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主要在AST、LDH、CK方面,病毒组较结核组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升高差异.且病毒组血清心肌酶显著异常升高例数为病毒组32例(69.6%),结核组8例(23.5%),对照组异常升高则有5例(12.5%),病毒组较结核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中枢神经感染患者在病发时期血清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患者,且血清心肌酶的水平与严重程度之间呈正比,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测的判断指标.
作者:戴普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年后的临床随访研究,了解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后临床转归的的效果,从而评价拉米夫定长期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500例乙肝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年.疗程结束后5年测定患者肝功能(ALT)、HBV-DNA定量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5年患者A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HBV-DNA明显减少.结论 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邓卓娟;何伟锋;谭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伴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 选取该院于2009年4月-2010年4月份收治的12例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伴脱位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该院采取的治疗手段,研究其应用效果,并依据运动障碍程度进行评分,对比在手术前后患者的下肢运动水平.结果 1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良好愈合.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前后,下肢运动水平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伴脱位患者,及时采取手术方法,应用螺钉,进行加压固定,必要时应用钢板、加压螺钉张力带、克氏针张力带等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病情的康复,恢复运动机能,保证积极的预后效果,有着良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放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危重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临床意义,并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该科接收治疗41例危重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该科接受治疗的普通患儿41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抽取静脉血,进行心肌酶谱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危重患儿心肌酶谱单项增高人数明显多于普通患儿(P,<0.05),危重患儿心肌酶谱多项增高人数明显高于普通患儿(P<0.05),危重患儿各项心肌酶测定值明显高于普通患儿(P<0.05),危重患儿治疗后各项心肌酶谱测定值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酶谱的测定有助于对危重患儿心功能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并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儿心功能的恢复,促进疾病的预后发展.
作者:薛庆凡;张瑛;刘彦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胆囊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手术(TUSPLC)和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和安全性更高,且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更轻、手术伤疤较为隐蔽,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黄祥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痤疮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一次外用,对照组0.025%维A酸软膏每晚一次外用.结果 两组患者非炎性皮损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8周时,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炎性皮损,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8周时两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治疗组有效率58.3%,对照组有效率33.8%;第8周治疗组有效率70.8%,对照组有效率4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是治疗轻中、度痤疮较好的外用药.
作者:焦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以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医生进行疾病的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患者56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只接受一般的临床生化检验,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严格质量控制的生化检验过程,从样品的采集,运送、处理、检测系统的质量管理都按标准严格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差异大小,确定质量控制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的意义.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严格质量控制的生化检验过程得到的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完整性更强、正确度更高、也更加及时,两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科学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医护、患者、检验三个环节一体,密切配合,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时效性,为临床医生进行疾病的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桂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解决新形势带来的问题,从明确相关医疗规则以规范和保障临床实践教学、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责任制度、更新教学观念、合理应用网络平台及帮助医学生正确树立就业观等方面探索新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作者:黄华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时会阴侧切缝合术经改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00例行会阴侧切缝合的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会阴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产后坐起哺乳天数、会阴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切口愈合均较好,观察组产后坐起哺乳及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可使产妇术后切口反应小、痛苦少,切口局部美观,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侯纪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基础护理学是研究临床各科疾病护理中共性问题的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过硬的基础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技能是教学中的关键.该文结合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探讨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
作者:苏洪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参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危险性评估,不同患者的手术采用不同的切除范围.结果 12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100%,10年生存率97.7%.结论甲状腺癌的规范手术决定了患者的预后,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同时加强术后的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玉华;吕谦;赵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手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但因意外发生烧伤状况时,由于经常处于裸露状态,手部出现烧烧的概率相对是较高的.本文对手足部深度烧伤的整形修复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刘铭然;孔瑞枫;朴宏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腔内碎石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该院进行入院手术治疗的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在治疗过程中分别采取腔内碎石取石术以及常规性的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对两组临床质量期间的身体变化情况、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结果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治疗组采取的腔内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性肾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效果[1],治疗组在手术治疗期间没有出现1例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而对照组则出现了5例并发症患者.结论 通过对两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比来说,治疗组所采用的腔内碎石取石术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无论是住院的天数、费用以及安全性[2]上都得到了较好的保证,大大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手术治疗的广泛推广.
作者:李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结合三维技术下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成像的效果,并据此来判断该技术对于辅助诊断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等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 使用1.5 T超导型MR扫描仪与心脏相控阵线圈,运用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来进行多角度与双斜面的全面扫描,对来该院检查的70例受检者进行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结果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具有非创伤、可任意和重复性的进行检查的优点,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所有研究资料中的全部受检者都能够密切配合并顺利完成此项检查.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检查显示的满意率达96.7%;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中总显示的成功率达92.3%.结论 B-TFE序列的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于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显示效果非常满意,也有利于在临床诊断中的综合筛选和检查.
作者:崔军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