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础护理学教学刍议

苏洪莲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 技术技能操作, 启发式教学, 精讲多练, 示范教学
摘要:基础护理学是研究临床各科疾病护理中共性问题的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过硬的基础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技能是教学中的关键.该文结合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探讨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性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术后均迅速恢复,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接受整体性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崔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四妙消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湿热毒痹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四妙消痹汤,对照组服用甲氨喋呤联合尼美舒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ASO(>500U)、CRP(+)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SR(mm/h)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热毒痹证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智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 抽取该院2011年1-4月份临床药师干预前普外科所有手术病历(共122份)作为对照组,另抽取2012年同期干预后手术病历共147份作为观察组,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药物品种选择、术前给药时间和术后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都更为合理;观察组术后平均预防用药时间为(2.6±2.1)d,与对照组(5.4±3.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跟随临床查房,实时督导临床用药,能够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王文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1年实验室质控及能力验证的经验探讨

    随着GB/T 27025-2008/ISO/IEC 17025:2005[1]吸《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实验室的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若要使实验室持续、稳定地发展,质量控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实验室质控不仅能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更能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公正性打下良好的基础.2011年我中心理化实验室参加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5次7个项目实验室质控,均顺利通过并取得满意结果.测定的项目涉及食品包装、食品、水、化妆品和室内空气,分别是:食品用塑料包装中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饮料中铜的测定;水中铜及氨氮的测定;化妆品中铅、砷的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下面就5次实验室质控及能力验证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宋琦;李宽亭;李小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和MR检查对肩袖撕裂诊断价值的比较

    目的 评价和比较超声检查和MR检查在肩袖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关节镜证实肩袖撕裂,且术前同时接受MR及超声检查的患者48例,其中左肩20例,右肩28例,男性31例,女性17例,分别评估超声及MR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关节镜证实肩袖的完全撕裂、部分撕裂分别为18例和30例.在肩袖完全撕裂中,超声和MR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8.9%(16/18)和94.4%(17/18).在部分撕裂中,超声和MR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6.7%(23/30)和90.0%(27/30).结论 超声和MR检查在肩袖撕裂的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准确性略低于MR,尤其在部分撕裂的诊断.

    作者:陈亮;丁永生;薛峰;周自明;袁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介入结合血肿穿刺治疗颅内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合血肿穿刺治疗颅内出血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中有23例患者是蛛网膜下腔内部出血合并患者颅内血肿,另外,7例为皮层下出血.结果 30例患者中.经治疗均得到有效治疗达到满意结果,未有出血死亡病例以及出血现象.结论 结合血肿穿刺治疗是治疗该项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安全可行,为进一步合并颅内出血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进而开拓出神经介入相关适应症.

    作者:何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黄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芩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机制.方法 用D-半乳糖造衰老小鼠模型,受试药组衰老小鼠分别灌胃50、100、200 mg/kg的黄芩多糖溶液,共7周,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 黄芩多糖能使小鼠脑、肝中的丙二醛(MDA)不同程度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黄芩多糖可通过清除羟自由基而达到抗氧化活性.

    作者:李国峰;陈金秀;杜鹏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巴氯芬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巴氯芬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54例,均合并有中、重度及张力增高.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巴氯芬片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shworth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氯芬治疗脑损伤后肌痉挛,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肌张力增高现象.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建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700例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产时会阴侧切缝合术经改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00例行会阴侧切缝合的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会阴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产后坐起哺乳天数、会阴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切口愈合均较好,观察组产后坐起哺乳及切口疼痛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术相对于传统方法可使产妇术后切口反应小、痛苦少,切口局部美观,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侯纪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胆囊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手术(TUSPLC)和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道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和安全性更高,且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更轻、手术伤疤较为隐蔽,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黄祥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彩超征象探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彩超征象.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的患者122例,经过彩超检查及实验室病理检查,其中60例患者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为甲组;6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的彩超征象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彩超征象特点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甲组病变为低回声的患者52例,占甲组患者的86.66%;病变不规整并且边缘欠光滑的患者45例,比例为75.00%;病灶内显示钙化灶的患者为30例,比例为50.00%;甲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内血流信号的特点为高阻力征象;乙组病变为低回声的患者5例,占甲组患者的8.06%;病变不规整并且边缘欠光滑的患者4例,比例为6.45%;病灶内显示钙化灶的患者为3例,比例为4.83%;乙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病灶内血流信号的微弱.对比两组患者的彩超检查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彩超检查可有效的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尹蔚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DHF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基础治疗和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Dd、HR、LVEF和6-MWD与治疗前比较变化显著,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DHF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心率变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万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乌拉地尔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α1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40例因患有心力衰竭而住院治疗的患者,在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及相关的基础病因的治疗基础上,医务工作者对其静脉滴注乌拉地尔,每500 mL的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加入乌拉地尔50 mg,持续静脉滴注,在滴注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全身症状,以便进行调整给药剂量及滴速,一个疗程为5~7 d.根据其心功能改善情况判断乌拉地尔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疗效.结果 有20例(50%)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显著疗效,有18例(45%)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有2例(5%)基本无效.结论 乌拉地尔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原因是乌拉地尔为α1受体阻滞剂,具有扩血管作用,且具有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具体可以表现为: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即可以扩张血管,从而降低心脏负荷和外周血管阻力;又可以防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因此更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永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思想是疾病的根源

    目的 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是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也能让人得病.方法 运用话聊、疏导等方法.结果 经过心理治疗,癌症、糖尿病、脑梗塞、心血管疾病患者收效明显.结论 思想是疾病的根源.

    作者:荀桂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访研究

    目的 通过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年后的临床随访研究,了解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后临床转归的的效果,从而评价拉米夫定长期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500例乙肝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年.疗程结束后5年测定患者肝功能(ALT)、HBV-DNA定量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5年患者A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HBV-DNA明显减少.结论 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邓卓娟;何伟锋;谭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对无痛胃镜及普通胃镜检查在临床护理方法上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通过回顾性的分析该院所接收的30例无痛胃镜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普通胃镜检查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两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对2种胃镜检查所具有的不同特色做出总结.结果 护士在采取无痛胃镜进行检查的患者方面,应着重加强对病人在用药期间的临床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要适当做好实时监测,自检查完成直到患者完全清醒之后方能离开.对于普通胃镜进行检查的患者方面,应当加强做好临床工作方面的心理护理,以此减少患者在检查中的痛苦.结论 无痛胃镜在检查中使用了镇静的药物,对患者在无痛苦的状态下进行检查,与普通胃镜的检查存在着不同之处,因此需要护士运用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同时该无痛检查技术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在辅佐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均口服茵栀黄口服液3 mL,3次/d,治疗时间为7~10 d.治疗后,对整体疗效以及胆红素下降情况、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7d后,治疗总有效为58例,占96.67%.其中,有效5例,占8.33%;显效53例,占88.34%;无效2例,占3.33%.在治疗的第1~7天中,胆红素降低速度极为明显.另外,治疗中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腹泻现象,经简单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他不良反应均未出现.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普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共40例,均为该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40例患者中,治愈36例,占90%;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各占5%;死亡患者均为>70岁的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循环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与<7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患者需依据机体特点,及时明确诊断,把握手术时机,积极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罗光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研究

    血细胞检验是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相关数据的检测分析,也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中 常用、重要的基本检查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不仅帮助诊断各种血液病、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信息,因此血常规检验的准确与否显得重要,为了保证报告的准确性,避免给临床造成误诊、漏诊,就必须充分考虑影响血常规检验中各种因素,并严加控制,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

    作者:杨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国产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辅助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国产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使用哌替啶辅助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基本生命体征情况和镇静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MAP、HR、SpO2以及RR几个生命体征方面,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表现较为稳定,对身体影响不大;对照组患者则出一定波动,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在恶心呕吐、口干舌燥以及低氧血症等副反应症状上,观察组患者出现比率明显要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保恩;李旭东;戴红;赵俊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