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红;黄建英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产程促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该院采用缩宫素进行干预的4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同期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干预的40例产妇为观察组,后将两组产妇的3个产程、总产程、新生儿1minApgar评分、转剖宫产率及产后24h出血量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3个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新生儿1 min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对于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该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外科检查组(50例)、乳腺X线摄影组(50例)、高频超声组(50例)及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组(50例).对比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患者的年龄讨论4种诊断方法的意义.结果 外科检查组、乳腺X线摄影组、高频超声组及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组的诊断率分别为67%、68%、82%及96%;不同年龄组外科检查组、乳腺X线摄影组、高频超声组及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组诊断率分别在58%~83%、61%~91%、73%~94%及89%~100%之间.结论 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PVP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对65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PVP治疗,观察手术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PVR、Qmax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均降低,PVR下降、Qmax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VP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肃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钡餐造影与电子胃镜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消化内科2011年4月—2012年3月间70例临床拟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先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后进行钡餐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钡餐造影的检查结果与电子胃镜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两检查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钡餐造影检查作为一种便捷、廉价的诊断方式,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仍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纪托;陈海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焦虑情况及因素,总结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沟通及相关量表测定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女性焦虑患者高于男性,60岁以下患者焦虑重于60岁以上,文化程度越低,焦虑越明显;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为担心手术效果、不适应医院生活、害怕疼痛、担心家庭及子女、担心治疗费用、未能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等.护理对策主要从患者的心理、家庭、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给予针对性护理.结论 通过了解患者焦虑原因所在,从问题的根源进行有效护理,充分发挥护理的作用.
作者:孔小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在妇产医院产科所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医患和护患纠纷.所以应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产科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各项改进工作,来加以杜绝与积极的防范.从护理人员的角度来综合分析,目前出现产科护理的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护士责任心差、法律意识淡薄和护理服务态度不好以及业务操作不够规范.当前,防范和化解产科护理纠纷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护患沟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增加护士的法制观念以及规范各种护理行为,从而大限度地避免发生产科护患纠纷.
作者:孟宪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其尿道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将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分别采用硅胶导尿管和乳胶导尿管,于拔管时分别进行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上述部位尿路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细菌种类的分布相似,从多至少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结论 使用硅胶导尿管可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降低;大肠埃希菌是留置导尿时常见的病原菌.
作者:张杨;李钢;尹婷;陈幼美;胡鹏;陈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对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分析及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加强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结果 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等中枢神经症6例,肺部感染3例,1例压疮及2例尿道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采取积极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水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同期收治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强化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各个维度得分及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持续气囊上吸引联合密闭式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12-2013年入住该院ICU科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的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持续气囊上吸引联合密闭式吸痰组(A组),持续气囊上吸引组(B组)和不行气囊上吸引及密闭式吸痰组(C组),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A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较B、C2组明显缩短;在VAP的患病率及28 d病死率方面A组与B、C2组比较明显降低;在VAP的发病时间方面比B、C2组的时间要长,明显延长或缓解了VAP的发生;在引流量上较B、C2组明显增多,减少了致病菌感染的机会.结论 持续气囊上吸引联合密闭式吸痰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减少抗生素使用,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病人住院天数,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作者:余栋栽;李倩文;谭家香;关瑞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缺氧(hypoxia)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创伤性脑水肿(traumatic brain edema)是颅脑创伤后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其病理改变特点是过多的水分积聚在脑细胞内或细胞外间隙,引起脑体积增大,不但造成受累区域脑组织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损害,严重脑水肿还常常会导致和加重颅内压增高,甚至引起脑移位和脑疝,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缺氧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脑功能障碍及结构损害,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作者:曾浩;郑丰任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舒张功能不全患者B型钠尿肽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舒张功能不全患者91例为观察组,根据E峰和A峰流速比值分为3组,比值<0.75为观察Ⅰ组,比值0.75~1.5为观察Ⅱ组,比值>1.5为观察Ⅲ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比较B型钠尿肽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依对照组、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顺序,B型钠尿肽呈明显上升趋势,相互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射血分数呈下降趋势,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呈上升趋势,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左房内径呈上升趋势,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明显高于观察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型钠尿肽与左室射血分数具有负相关性,B型钠尿肽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房内径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B型钠尿肽、E峰和A峰流速比值、超声心动图指标有助于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
作者:应虹;陈艳平;陈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CT诊断肺曲菌病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GEPROSPEED FI CT机,从肺尖到肺底常规扫描,同时采用肺窗和纵隔窗观察,层厚10mm.结果 影像学征象:楔形实变影及结节影3例,占16.7%,周边有晕圈征,伴有节段性实变2例,占11.1%,不规则斑片、斑块浸润影及磨玻璃影,3例,占16.7%,周围条索影,空洞壁厚薄不均,典型新月征7例,占38.9%,空洞性结节1.0~4.0 cm不等3例,占16.7%.该组病灶情况:双肺多发病灶3例,占16.7%,左肺下叶后基底段2例,占11.1%,左肺下叶内前基底段3例,占16.7%,左肺上叶尖后段2例,占11.1%,右肺下叶后、外基底段3例,占16.7%,右肺下叶前基底段1例,占5.6%,右肺下叶背段1例,占5.6%,右肺上叶后段3例,占16.7%.结论 CT是诊断肺曲菌病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收集到的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手段及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02>0.05);通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3<0.05).结论 加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基础疾病治疗,细心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给予心理健康干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冷金华;廖志云;钟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因前置胎盘行腹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8例,应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欣母沛250 ug宫体或肌注,联合宫腔填纱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及出血情况.结果 48例产妇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均保留子宫.取纱条前均无子宫底升高;11例(22.92%)有少量暗红色流血.术后有9例(18.75%)体温超过39.0℃,抽纱条后均降至正常.48例患者恶露均无臭味,腹部切口甲级愈合.患者住院时间8~15 d,平均(8.76±1.25)d.产后随访42 d,随访成功率100%,患者均无不适,子宫复旧良好,无一例晚期产后出血,血常规白细胞正常,B超复查子宫及切口均无异常,无宫腔感染病例.结论 对于因前置胎盘而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常规按摩子宫、局部压迫、静脉宫缩素等治疗基础上,给予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且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宫腔感染率低,子宫复旧良好,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小红;黄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护理方法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作用.方法 选取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骨科住院并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7例,其中37例患者采用术前、术后加强心理、饮食等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综合护理方法,30例患者采取基础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一般情况.结果 该组病人手术方案制定合理,术后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综合护理疗法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术后渐进性进行功能锻炼,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佩仪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护士长作为病房的管理者与监督者,对维系科室秩序,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护士长在病房管理中既要有威信,也要得到全体护理人员的拥护.科室护理工作能否取得满意效果,医院政策能否得到认真落实,以及应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都与护士长的工作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护士长提高病房管理效率的途径与方法,对协助临床工作,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解决护理困境都十分重要,结合该科经验,采取人本管理,绩效管理,激励管理,表率作用与优化管理模式等多种管理策略相结合,对提高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得效果.
作者:杨胜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普通干扰素(IFNa-lb)和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a-2a)治疗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CHC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给予IFNa-1b500万IU/次,隔天1次,皮下注射;观察组30例给予PEG-IFNa-2a180 ug/,1次/周,皮下注射.两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 000~1 200 ug,分2~3次口服,疗程均为48周.停药后观察24周.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和随访24周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为53.33%、73.33%和37.5%、60%;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分别为43.75%、73.33%和25%、46.67% (P<0.05);在治疗过程中IFNa-1b和PEG-IFNa-2a常见的不良反应相似,但PEG-IFNa-2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脱发更为常见.结论 长效干扰素对CHC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但安全性稍差.
作者:秦海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患者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治疗腰间盘突出的过程中,采用针灸联合推拿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涂继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儿茶酚胺心肌病是由于分泌儿茶酚胺的病灶向血液中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造成的心肌损害.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病理表现为心肌细胞间质出血,多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渗出,随着病情发展可以出现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本文报道嗜铬细胞瘤致儿茶酚胺心肌病1例,经治疗后痊愈.
作者:萧杏贤;尹松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