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虹;陈艳平;陈旭
目的 探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对3597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超声波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总有效率为99%,其中一次性治愈率为83%.结论 CZF型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安全无创伤,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
作者:王秀庆;辛雪翠;刘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对医院护理工作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安全工作管理措施.方法 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增强医护工作者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加与工作相关的专业培训,不断学习各种疾病的护理操作步骤.结果 护理工作者具备的法律知识比较完善,专业技能获得增强,对于理论及实践知识比较重视,护理安全意识也随之获得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也有了质的变化.结论 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提出对应的控制及解决措施,能很好的推动护理安全工作,帮助整体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法安明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心肌缺血次数及室性早搏次数均明显减少,心肌缺血总时间与缺血长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心绞痛频率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所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具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法安明,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心绞痛发作加以控制,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刘文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均产生了不良反应,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注意观察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此采取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不良反应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仔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肝脏功能损伤.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4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空洞减小,临床症状几乎消失,吸收的结核病灶≥1/3等症状明显转好者36例;因咳血不止导致死亡的患者4例.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应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朱莉萍;贾春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期间该院诊断的6例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超声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对尸检和(或)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的5例左心发育不良胎儿中,经引产后P检或产后超声心动图复查证实4例,1例失访;1例产前超声误诊为单心室,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心发育不良.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具有明确诊断价值和意义,但需注意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聂志伟;曹春峰;耿银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缺氧(hypoxia)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创伤性脑水肿(traumatic brain edema)是颅脑创伤后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其病理改变特点是过多的水分积聚在脑细胞内或细胞外间隙,引起脑体积增大,不但造成受累区域脑组织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损害,严重脑水肿还常常会导致和加重颅内压增高,甚至引起脑移位和脑疝,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缺氧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脑功能障碍及结构损害,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作者:曾浩;郑丰任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产时温馨服务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行温馨服务模式的孕妇198例作为实验组,传统服务模式的孕妇192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导乐陪伴分娩、拉玛泽呼吸法的应用、体位变换等产时服务模式.分析两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满意度提高,产后出血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时温馨服务模式,能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张燕玲;延俊元;任翠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壳聚糖(CS)是一种半合成高分子氨基多糖,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主要存在于动植物虾蟹壳中,由于对人体无毒、无刺激、无致敏、生物可降解等特性,是FDA认可的一类生物降解材料并且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文简要介绍了壳聚糖材料在生物组织工程、药物释放载体和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
作者:朱香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64例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34例给予右美托嘧啶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心率、脑电频谱指数(BIS)低于术前及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中Ramsay评分高于术前及常规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嘧啶腰硬麻醉,可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作者:杨礼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入选的45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口服,4周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①用药1个疗程后,心律失常与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分别为55.6%、48.9%,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3.3%、86.7%.②用药过程中3例(6.7%)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症状,同时有4例(8.9%)伴消化道症状.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总体效果较为可靠,具备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临床实验选取在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NIHSS评分为(3.80±1.02),对照组患者为(6.39±2.00);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Barthel指数为(59.2±4.3),对照组患者为(41.3±7.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石林;陈树丹;黄晓东;丘向艳;罗石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产程促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该院采用缩宫素进行干预的4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同期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干预的40例产妇为观察组,后将两组产妇的3个产程、总产程、新生儿1minApgar评分、转剖宫产率及产后24h出血量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3个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新生儿1 min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对于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行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82例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103.26±35.18)min和住院治疗时间(9.72±1.36)d明显短于对照组(186.74±41.27)min和(17.35±2.08)d;手术过程中出血量(143.87±41.26)mL和术后引流量(228.43±63.29)mL明显低于对照组(226.48±44.15)mL和(413.28±81.14)mL;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黄纪木;马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单日用药辅助深部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上皮性卵巢癌,FIGO分期Ⅲb期和Ⅳ期卵巢癌患者37例,第1天紫杉醇135~175 mg/m2,匀速静滴,3h滴完,卡铂300~400 mg/m2,匀速静滴,3h滴完,第2天辅助深部热疗.评价近期疗效,同时观察其毒性,探讨毒副反应的防治.结果 37例患者中CR10例,PR18例,SD7例,PD2例,总有效率(CR+PR)75.6%,主要的毒副反应为变态反应、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痛、脱发和胃肠道反应.通过化疗过程中的对症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结论 国产紫杉醇联合卡铂单日用药联合深部热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疗效确切,患者耐受良好,且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佟英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其尿道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将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分别采用硅胶导尿管和乳胶导尿管,于拔管时分别进行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上述部位尿路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细菌种类的分布相似,从多至少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结论 使用硅胶导尿管可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降低;大肠埃希菌是留置导尿时常见的病原菌.
作者:张杨;李钢;尹婷;陈幼美;胡鹏;陈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儿童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37例儿童下颌骨骨折患者因年龄、症状、X线片、CT片检查结果、全身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后观察疗效1年.结果 术后定期随访1年,37例患者,33例疗效佳,4例良好.结论 儿童下颌骨骨折选择适宜的保守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文阜;赵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38例颅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8例颅脑损伤患者均早期出现不同情况的精神障碍,其中躁狂样表现为25例,抑郁样表现为9例,类似精神分裂症表现为3例,痴呆样表现为11例.结论 患者经过精心细致护理,症状基本消失,痊愈出院.采取早期治疗及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注重预见性护理,可以保障患者安全,促使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益心安神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镜鉴别及薄层色谱(TCL)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别.结果 益心安神胶囊制备工艺合理,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药物主要成分效果好.结论 该制剂疗效确切、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质控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姬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单在门诊高龄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静脉输液治疗质量安全控制单,应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程序对高龄患者静脉治疗进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结果 高龄患者静脉治疗顺利完成;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质量控制单的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门诊高龄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钱新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以及分析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易感部位、易感因素,同时加强规范性护理措施.方法 该院自2010年3月—2012年5月对1 56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院感染182例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67%,其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 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多种因素可致院内感染,针对性地规范护理行为,能提高重症患者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是降低院内感染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何冉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