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祺
目的 分析PVP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对65例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PVP治疗,观察手术前后IPSS评分、QOL评分、PVR、Qmax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均降低,PVR下降、Qmax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VP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肃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间收治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方案(SOX),观察近期疗效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 该组52例晚期胃癌患者经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后CR3例,PR30例,SD12例,PD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3.5%.随访1~2年发现23例患者存活,生存率为44.2%.治疗后3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26例患者出现脱发,21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反应,19例患者出现乏力.结论 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联合应用药物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康昭洵;曾红学;郭守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该研究报告了洮南市2006年6例孕产妇死亡情况,根据调查死亡孕产妇居住地、自身文化水平、经济收入、孕期、分娩、死亡及接生者情况等有关专家做了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占50%,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16.7%,不可避免死亡占33.3%,因此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保健意识;建立健全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加大力度对各级助产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急救水平;建立迅速有效的急救转诊绿色通道,保证危重孕产妇得到及时救助;妥善解决城乡各医疗卫生机构用血难问题.
作者:姜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对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分析及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加强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结果 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等中枢神经症6例,肺部感染3例,1例压疮及2例尿道感染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采取积极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水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舒适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慢性肾盂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慢性肾盂肾炎患者67名,其中3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7名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急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效果,对于急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秋莲;孙凌;尤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状况对其社区治疗的影响情况进一步探讨社区随访及服药情况,为改善服务质量和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案服务.方法 对686项目中山西省精神分裂症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因素、服药情况、服药方式、依从性、未治原因在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处于离婚状态的强制给药的比例(7.2%)高于其它3种婚姻状态;丧偶患者在服药连续性和自行服药及暗中投放服药的比例较其它3种婚姻状态高,在不同婚姻状态中,依从性差所占的比重较为一致约为30%;对于丧偶患者,未服的比例(9.8%),暗中投放(8.8%)占有较大的比重.结论 该次分析提示不同婚姻状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在社区治疗的服药情况、服药方式、依从性、未治疗原因均有较大的影响,提示在提供精神卫生社区服务时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作者:阎丹峰;王素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9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别从手术前进行术前锻炼指导,心理护理,术后管道护理.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 该组9例病例在3~12个月内随访,效果满意,病人未发生假体松动、关节不稳及功能障碍等情况,能承受一般的家务活动.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少红;陈海燕;杨叶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球内异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5例球内异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实施及时、正确的专科护理.结果 球内异物取出100%,术后眼球萎缩2例,43例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对球内异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实行专业的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巧萍;林凤;张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法安明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心肌缺血次数及室性早搏次数均明显减少,心肌缺血总时间与缺血长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心绞痛频率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所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具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法安明,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心绞痛发作加以控制,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刘文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胎儿心电图改变特点,分析其改变对临床研究的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从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妊娠期孕妇80例,并选择来该院做孕检的健康孕妇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孕妇的胎儿做心电图检查,收集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的胎儿心电图出现异常的有48例,占总数的60%,而对照组异常率仅为26.25%.两组的异常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孕妇妊娠期患有糖尿病对胎儿的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心电图出现异常的可能性较高,孕检时要经常关注胎儿的心电图变化,尽早发现异常做相应处理.
作者:李瑛;吴玮;邹育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单一的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之后的血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清醒的时间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宫缩痛观察组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麻醉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涂其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膜后畸胎瘤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12例小儿腹膜后畸胎瘤患者均为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采用SSD-5000型超声显像仪进行扫描,由同一组资深影像专家鉴定.结果 术前超声检查均探及明显肿块强回声,肿块直径小5 cm,大20 cm,边界及包膜明显,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见强回声伴声影.形态各异,球形5例,椭圆形5例,不规则形2例.据性质分离,囊性3例,囊实混合性9例.肿块位置较固定,多数位于左上腹,其中左肾上方4例,左肾前方2例;中上腹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后3例;右上腹右肾下方1例;右中下腹1例,均未见肾积水及腹膜淋巴结肿大.结论 超声诊断对小儿腹膜后畸胎瘤诊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价格合理特点,且对于依从性差的小儿患儿而言,操作无痛苦、随意性强等特点,对于疑似病例应多专家共同审阅,降低误诊、漏诊发生.
作者:黎琬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研究胃滞留缓释片类型和特点,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胃滞留缓释片体内外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药物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者:崔力;高杰;邵蓉;姚东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慢性肾盂肾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该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75例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正常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结果,测量肾内小动脉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速度.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肾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均等,肾盏变形、缩窄、回声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75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中有97.3%患者的局部肾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肾内小动脉血流速度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诊断出慢性肾盂肾炎,为患者及时接受合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显著地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怡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普通干扰素(IFNa-lb)和长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a-2a)治疗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2例CHC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给予IFNa-1b500万IU/次,隔天1次,皮下注射;观察组30例给予PEG-IFNa-2a180 ug/,1次/周,皮下注射.两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 000~1 200 ug,分2~3次口服,疗程均为48周.停药后观察24周.结果 两组治疗结束和随访24周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为53.33%、73.33%和37.5%、60%;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分别为43.75%、73.33%和25%、46.67% (P<0.05);在治疗过程中IFNa-1b和PEG-IFNa-2a常见的不良反应相似,但PEG-IFNa-2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脱发更为常见.结论 长效干扰素对CHC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但安全性稍差.
作者:秦海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踝关节损伤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于2010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踝关节损伤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6例患者全部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在术后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未发生深部感染和断针情况,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1周,优良率为83.93%.结论 踝关节损伤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应该积极进行手术内固定处理,使下胫腓联合稳定.术后功能恢复与术中固定方法、踝关节的复位效果及术后锻炼等有密切联系.
作者:马利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均产生了不良反应,将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注意观察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此采取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不良反应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仔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肝脏功能损伤.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4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核空洞减小,临床症状几乎消失,吸收的结核病灶≥1/3等症状明显转好者36例;因咳血不止导致死亡的患者4例.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应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朱莉萍;贾春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3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患者B超检查图像数据,分析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措施、程序和效果,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3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治疗后确诊19例异位妊娠(含陈旧性宫外孕3例),先兆流产8例,黄体囊肿破裂5例,肿瘤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l例,B超诊断中误诊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66%.结论 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可靠、准确,能提供定位明确,图像清晰的病理表现,为临床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具有积极的诊断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秋;王惠;钟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儿茶酚胺心肌病是由于分泌儿茶酚胺的病灶向血液中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造成的心肌损害.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病理表现为心肌细胞间质出血,多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渗出,随着病情发展可以出现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本文报道嗜铬细胞瘤致儿茶酚胺心肌病1例,经治疗后痊愈.
作者:萧杏贤;尹松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发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入住该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磁敏感技术显像(SWI)和常规磁共振显像(MRI)扫描,并根据患者有无脑微出血分为两组,监测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高血脂的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部位进行相应的统计.结果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并发CMBs患者为28例,无并发CMBs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脑微出血的部位多位于丘脑.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CMBs与患者年龄、高血压、脑白质疏松症有关,并且多发于患者丘脑部位.
作者:张力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