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李红星;罗利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温针灸, 针刺疗法, 脐周四边穴
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温针灸治疗组78例、常规针刺对照组74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脐周四边穴治疗方法,比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比较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选要求的11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三联治疗组)和B组(四联治疗组),两组各55例,其中A组采用果胶铋150 mg+阿莫西林1 g+甲硝唑400 mg,2次/d,共治疗14 d;B组则在A组相同药物及剂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20 mg口服,2次/d,疗程缩短为7 d.结果 A组Hp清除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8%、89.1%,B组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87.3%、94.5%,B组优于A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B组为9.1%,B组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奥美拉唑的四联疗法能更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提高整体疗效,且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案.

    作者:兰晓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实施分层管理提升对护士和患者满意度

    目的 探讨护士长实施分层管理对护士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和作用.方法 对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实施以来的35名护理人员及30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分层管理实施后护士在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知晓等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P<0.05);患者对护士的病房管理水平、举止行为、服务水平、操作技术水平、沟通能力、住院环境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升(P<0.05),患者满意度达93.6%.结论 分层管理实施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能够更好的完成各项护理任务,有效提高护士和患者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持续发展.

    作者:赵洪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功能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Tei指数和组织多普勒方案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以及高血压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检验者分为A(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性心肌病组)、B(正常组),两组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Tei指数检测计算和DTI测试,并将二尖瓣瓣环的Sa值、ET值、Ea值以及Aa值相继测出.结果 A、B两组Tei指数相比较,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性心肌病组远超出B组,A组二者心肌病对比而言,高血压性心肌病组Tei指数低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在收缩期时,高血压性心肌病组的高射血速度高于高血压性心肌病组和对照组;在讨论室间隔、下壁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时,高血压性心肌病组同样高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和对照组;而对于室间隔、下壁瓣环的局部射血时间而言,高血压性心肌病组和对照组短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组,三者之间的差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的Ea/Aa值而言,对照组大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和高血压性心肌病组且糖尿病性心肌病组与高血压性心肌病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心肌病与高血压性心肌病都具有致使心肌性能消退的功能,只是糖尿病性心肌病导致的心肌性能收缩现象比高血压性心肌病的影响更为严重,该院采用采用Tei指数和组织多普勒检测方案对左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汪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机采血小板冲红的原因,寻找防控对策.方法对机采血小板冲红的32名献血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捐献机采血小板正常的32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上机前抽取静脉血5 mL,做全血常规检验并进行分析.结果 防止机采血小板冲红应结合献血者个体差异及采前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综合判定,HCV、MCH、MCHC低或偏低是引起机采血小板冲红的主要原因.结论机采血小板冲红的原因除与采前血细胞参数值正常外,还与采血方法、献血者频繁采血、自身因素及机采的环境温度等有关,加强采前外周血液指标检测是关键.

    作者:贺生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利尿剂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5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利尿剂使用呋塞米,观察组利尿剂使用托拉塞米,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检测钾离子和钠离子的稳定性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托拉塞米治疗急性左心衰优于呋塞米的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于芝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内水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资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宫腔内填塞纱条的方法为对照组16例,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囊填塞宫腔的方法治疗产后出血22例,术后均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囊填塞宫腔的方法治疗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宫腔内填塞纱条的方法,前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止血时间均短于后者,加强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结论采用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是一种既简单方便、又快捷有效的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加之护士细心的观察和护理,使得产后出血能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覃桂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SINPPV)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RDS)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入院的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SINPPV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两组患儿同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以及各自通气的时间.结果 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NPPV治疗的观察患儿血气指标恢复时间短,见效快,且PaCO2下降明显,以及无创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鼻塞间歇正压通气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治疗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可行的,且与鼻塞持续正压通气相比,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曾月嫦;麦海娟;黄丽霞;严超芬;骆雪芬;杨春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盐酸米诺环素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泌尿生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并现察经过治疗后的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该院接收的8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进行治疗,患者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药剂2粒/d,10 d为1个治疗疗程.其中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饮酒、吸烟、治疗1周后会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药物疗效.结果在该院接收的8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的治疗成总功率为76.74%,其中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患者成功率为84.62%治疗人型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成功率为71.43%治疗两种混合感染的成功率为60.00%.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的过程中,轻微头痛、嗜睡以及全身乏力的患者供12例,占治疗患者比例13.95%,出现恶心的不良反应的患者8例,占治疗患者比例9.30%,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总患者的人数的23.26%,治疗过程中,患者虽有不良反应,但并没有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在停止服药后不良反应完全消失.通过对不同支原体感染两两对比发现,其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在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上疗效优越,有效率均在60%以上,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用药次数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井新中;长梦江;赵文杰;李娅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现状

    现在年轻未生育的早期宫颈癌患者逐渐增加,为提供年轻患者妊娠机会,保留子宫是否可行,以及保留患者子宫是否会增加复发的风险成了值得研究及探讨的问题.该文复习相关文献,就早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建湘;潘琦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梗死后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针对选取治疗组的66例心绞痛患者观察治疗,采用杏丁注射液24 mL加入5%的葡萄糖245 mL中静脉给予滴注,在对照组应用黄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给予静脉滴注.结果对于治疗组的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有43例,有效治疗患者为15例,其有效结果效率为93%;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有20例,有效治疗患者为33例,其有效率为59.8%.对于治疗梗死后出现的心绞痛临床治疗分析为,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针对于梗死后出现的心绞痛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杏丁注射药物,对梗死后出现的心绞痛有良好的治疗的效果.

    作者:郑明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坎地沙坦酯加呋塞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酯加呋塞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3月-2012年3月该院住院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受试者停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仅服用坎地沙坦酯(8 mg,1次/d,共8周)和呋塞米(10 mg,1次/d,共8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服药前后动态血压监测参数的差异.结果坎地沙坦酯加呋塞米联合治疗前后的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脉压、白昼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压总负荷值、舒张压总负荷值及血压差异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加呋塞米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是稳定、安全、有效的.

    作者:夏炜;高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临床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在临床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例前列腺正常患者作为波谱对照组,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14例,前列腺癌可疑患者48例,进行MRS波谱检查,分析波谱曲线特征,计算CC/C值,对照病理结果,评价磁共振波谱曲线变化、CC/C值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波谱曲线比较,对于前列腺癌患者病灶区域波谱将出现Cit峰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Cho峰显示不同程度的升高,CC/C值也不同程度升高,其峰值变化范围、以及CC/C值与前列腺肿瘤恶性程度成正比.结论 磁共振波谱分析检出代谢物的变化,通过观察波谱变化,以及计算CC/C值,对于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包建成;王丽红;左建强;王惠泉;杨跃军;郭子臣;石建英;李梅;徐伟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36例ICU危重症患者CRRT的全程护理管理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CRRT相关有效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方法对36例重症监护室行CRRT的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有19例的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被转至普通病房;有8例由于经济因素而主动放弃治疗;有4例由于出现多脏器官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有5例因不愿使用CRRT治疗而致使病情加重,终死亡.结论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有利于CRRT治疗的顺利开展,并且能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作者:孙丽华;黄元元;张晶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操作方法对正畸托槽脱落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操作方法粘接托槽对托槽脱落率的影响,以促进使用严格规范的操作方法,可减少托槽的脱落率,提高矫治效率.方法收集固定正畸复诊患者1 254例,以各操作者为单元组,各约100例左右,随机采用2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比较各组托槽脱落率的差异.结果 各组托槽脱落率差异经卡方检验,χ2=15.552,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槽粘接力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医护操作方法的严格规范可大大减少托槽脱落率,缩短疗程,提高矫治效率.

    作者:刘俏燕;洪彩霞;赖燕群;倪少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不同麻醉方式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扁桃体以及腺样体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全身麻醉方式下进行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手术,对照组患儿在局麻方式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对比两组患儿术前术后不良心理相关指标的评分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抑郁、强迫、分裂、社交恐惧、攻击、违纪等几项指标),同时,对两组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比较.结果术前在抑郁、强迫、分裂、社交恐惧、攻击、违纪等几项指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儿在以上几种不良心理指标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则在抑郁、强迫、社交恐惧以及攻击4项指标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麻手术组对患儿心理状态影响更小,更为安全可靠(P<0.05).另外,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2.5%,对照组为12.5%;观察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患儿行扁桃体以及腺样体切除手术时,采用全麻手术方式对患儿基本不会产生明显的心理影响,且手术安全性高,对患儿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则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该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分成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NYHA分级、左室舒张及收缩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末时其NYHA心功能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经3个月与6个月治疗后其LVEF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末时其E/A比值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左室功能.

    作者:尹磊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甲状腺全切术(TT)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甲状腺全切术(TT)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4%,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术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减少死亡率,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杜全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不同年龄全麻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全麻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90例,分3个年龄组,每组30例,group1(青年组):20~44岁,group2(中年组):45~59岁,group3(老年组):60岁以上,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内,术后1周对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问卷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数值广度试验(DSPT)顺向及逆向、数值符号试验(DSYT)、循环连线试验(TMT)、小故事记忆试验(SSMT)进行比较,每项试验与术前比较,大于2个标准差认为有意义,全部试验中大于2项有意义认定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3组病人术后第一天pocd发病率分别是13.3%、23.3%、36.7%,术后一周发病率分别是6.7%、10.0%、13.3%,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结论 POCD的发生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铁全;薛杰;寇立华;史洪淼;刘禹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

    目的 探讨PTE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分子肿瘤标志物在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择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蜡块标本6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良性病变胃粘膜组织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标本都进行病理判断与PTEN标本检测.结果 PTEN在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分子肿瘤标志物胃癌病理检查PTEN

    作者:王京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改变及左心室肥厚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改变及左心室肥厚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该院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和随意抽取的53例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超声对其进行颈动脉和心脏检测,比较两者差异.结果 病患LVST为(1.40±0.24)cm,LVPWT为(1.37±0.22),LVMI为(40.±18.4)g/m2,IMT为(1.0±0.14)mm,颈动脉和心脏生理数据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实验对象明显异常.结论 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病患的颈动脉及左心室各项生理指标是诊断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丛燕楠 刊期: 2013年第23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