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贺云

关键词:老年人,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86例,全部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入院后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神志、体温),观察患者呕血、便血情况,并根据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给予补充血容量(输全血或红细胞悬液)、补液、输血、抗感染、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休克、止血和对症治疗.结论 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防治结合,早诊早治,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死率.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热盐包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热盐包外敷下腹脐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中药热盐组50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组50例).分别观察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有效率可达100%,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中药热盐包外敷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防止术后腹胀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邹芝香;谈珍瑜;曾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严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严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5例严重腹部外伤的住院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护理进行回顾,主要措施包括是术前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通畅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控制出血和保暖;术后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分折、凝血功能的变化,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恢复血容量、复温、纠正酸中毒和凝血机制紊乱,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治愈23例,死亡2例.结论 损伤控制术护理为提高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了保障.

    作者:赵杰;赵桂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毕节地区基层医院检验工作浅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检验科已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室之一.毕节地区各级医院检验技术也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但是经过笔者调研,区内许多基层卫生院检验科的发展却十分缓慢,根本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陈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6例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彝汉杂居地域慢性肺心病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66例彝汉杂居地域患有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临场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呼吸护理、用药护理、康复指导等.结果 66例患者死亡5例,均死于呼吸衰竭并发MODS;所有患者住院时间7~84d,平均36.4d,经过针对护理后,61例病情缓解出院,好转率为92.4%.结论 临床护理在慢性肺心病中占据重要位置,针对彝汉杂居地域,应有针对性对民族差异性进行临床护理,可减少肺心病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尹娣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5例血液净化护士带教的体会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护士工作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进修护士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带教培训方法.方法 通过对25名不同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探索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法,通过专科知识培训、实践技能操作、沟通协调能力等提高护理能力,胜任血液透析工作.结果 通过带教的25名进修护士综合能力大幅度提高,能胜任血液透析工作.结论 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分层次化的护士带教培训方法能大大提高护士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

    作者:文远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主要讨论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10例患有脊髓损伤的病人进行脊髓损伤局部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术前及术后半年时间内进行神经功能情况的评定.结果 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了神经通路的重建工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感觉、运动、排汗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与术前比较,患者的精神功能情况有了显著的差异.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并且可以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多方面的神经功能.

    作者:娄永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发生低血糖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及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71例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者,其低血糖的发生特点为无症状而突然进入低血糖昏迷,如果救治不及时,将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而致死亡.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用药不规范、糖尿病知识缺乏、胃轻瘫、护理人员注射胰岛素时操作不规范等.结论 监测血糖变化,早期发现低血糖,及时予以纠正,可以有效地防止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对患者极其家人加强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形成家庭支持系统;针对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患者,施以相应的心理护理,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因素,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展,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王凌云;申燕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术中配合抢救7例新生儿窒息的体会

    目的 通过对术中配合抢救7例新生儿窒息的探讨,以便总结经验,在临床护理中更好地应用.方法 对术中配合抢救7例新生儿窒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抢救7例新生儿窒息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熟练地心肺复苏(PCR)技术,采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氧、人工呼吸、机械刺激、气管插管,同时脐静脉给药等一系列综合抢救措施,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作为手术室的护士,是否敏捷、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进行心肺复苏(PCR)抢救是非常关键的,在抢救过程中往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作者:樊桂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西咪替丁联合西瓜霜喷剂联合治疗病毒性上呼吸感染156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门诊上呼吸道感染312例,全部患儿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血常规计数方面经统计学检验 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156例给西咪替丁静脉注射联合使用西瓜霜喷剂外喷口腔治疗.对照组156例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注射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口服治疗.2组均不使用抗生素,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鼓励多饮清水、使用解热类药物退热,咳嗽咳痰患儿酌情给予镇咳化痰类药物等.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儿临床有效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疗效确切、方便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特点,特别适合广大基层医院的大力推广.

    作者:徐鸣浩;李宜航;葛太岭;温丽娜;张艳丽;郭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改良式牙周夹板固定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改良式牙周夹板固定下前牙疗效.方法 利用0.25mm正畸结扎丝与免酸复合树脂联合应用,制成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的下前牙.结果 牙周夹板固定治疗52例松动牙,其中50例使用3年以上,功能美观良好,3年成功率96%.结论 改良式牙周夹板固定治疗中晚期牙周炎,具有简便易行,美观实用,取材方便,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毕乃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腹股沟嵌顿疝28例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腹股沟嵌顿疝患者28例.均需进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28例全部手术成功,术后28例均进行随访.随访6~l8个月未复发.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76.8min.2例术后疼痛,1例术后切口出现血肿现象,尿潴留3例,2例阴囊积液,均为轻微不良反应,适当处理即行消失.本组28例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减少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孟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功能锻炼时机的选择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对36例髌骨骨折不同术式内固定术后膝关节的护理及伸屈功能的观察比较.结果 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膝关节伸屈活动范围较好.结论 只要选择坚强内固定术式,强调尽早功能锻炼就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膝关节恢复良好的功能.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聚焦超声联合三合激素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聚焦超声疗法和聚焦超声联合三合激素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的12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聚焦超声疗法,观察组采用聚焦超声联合三合激素外用,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复发率降低.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三合激素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佳,安全,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不适明显减轻.

    作者:高雪梅;贺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垂体瘤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垂体瘤属于脑外肿瘤,占颅内肿瘤的8%~15%,青年女性多见.根据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及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对于直径<10mm的腺瘤叫垂体微小腺瘤,直径>10mm的腺瘤叫垂体大腺瘤.临床上微腺瘤用药可以控制,大腺瘤手术效果较好,但易复发,8、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6%、35%.

    作者:康艳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青年人胃癌84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特点及预后,重视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经胃镜(或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青年人胃癌(≤35岁)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青年人胃癌中,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1∶1.8;临床表现以上腹痛多见(80.95%),病变多见于胃窦部(52.38%);进展期胃癌占92.86%,形态以Ⅲ型为多(48.81%);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分化程度差者多见(70.23%).结论 青年胃癌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晚期病例多,早期诊断率低,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重视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杨兴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意外伤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意外伤发生情况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近3年发生意外伤并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按医务人员意外刺伤登记表登记的医护人员.结果 共5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46例;医生12例,护士36例,实习护士10例.结论 针对意外伤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尽量减少意外伤的发生.

    作者:赵丽;孙兴云;齐玉华;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留守儿童牙牙颌畸形主要原因及诊治

    目的 探讨分析留守儿童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以及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牙颌畸形儿童中,属于留守范围的儿童牙颌畸形的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心及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口腔科治疗并诊断为牙颌畸形儿童294例,其中属于留守儿童的患儿109例,占总数的37.07%.造成留守儿童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为口腔不良习惯所致,91例(83.49%),其次分别为遗传因素(16.52%)、乳牙滞留(7.34%)、龋齿(5.51%)、慢性疾病(1.83%) 、其他(1.83%).在治疗方面,109例患者均采用一般矫正治疗,其中53例采用固定矫正器治疗,56例采用活动矫正器治疗.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 留守儿童患有牙颌畸形的发生率比正常家庭儿童患病的概率要高,主要是由于孩子在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能接受到良好的习惯教养所致.对于儿童时期发现的牙颌畸形在治疗效果方面比成年人畸形治疗更容易,因为此时儿童的发育还没有停止,及时进行矫正效果更好.因此,儿童牙颌畸形一定要早治疗,更要早预防.

    作者:何永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管理系统的改善与实现

    目的 研究医院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改善后的现实意义.方法 构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并对其进行改善.结果 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后其住院时间、床位应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均明显优于配置前(P<0.05),患者对医院管理系统配置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配置前(P<0.05).结论 医院管理系统的实现和改善可以明显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施浩;方坚华;陈先有;唐丽玲;杨凯燕;黄幼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营口地区免费婚检前后出生缺陷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营口地区免费婚检前后婚检率、出生缺陷率及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发现缺陷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营口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案(2006~2010)>,对2006年至2010年在辽宁省营口地区24 家监测医院上报的出生缺陷报告卡和各婚检部门婚检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营口地区自从2009年底实行免费婚检后,城镇和农村婚检率均大幅增加至64.99%及49.39%,但与此同时,出生缺陷率却没有明显变化,出生缺陷顺位前5位为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外耳其它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经分析发现免费婚检后主要影响婚育的疾病如严重遗传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漏检较多,这可能是本地区出生缺陷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 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力度,普及婚检、做好孕产期保健和产前B 超筛查,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姚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行ERCP的围手术期护理

    ERCP是目前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由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几年深受患者欢迎.我科近几年开展该项目后,通过实际经验发现老年患者居多,通过3年对812例老年患者ERCP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认为老年患者ERCP能否手术成功,康复出院,与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于颖;刘敏;王春丽;郭亚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