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王建英

关键词:冠心病, 护理方法
摘要: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术上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型及原发性心脏骤停5类.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加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包括解痉、清除痰液、畅通呼吸道、持续低浓度给氧、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结果 2组患者经治4周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经c2检验,P<0.01,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氨溴索和丁胺卡那霉素雾化吸入佐治肺心病,在缓解咳嗽、气促、化痰,清除肺部感染等方面能缩短疗程.

    作者:廖超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43例合并结核及疱疹的HIV/AIDS患者的护理体会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复制速度快,可感染人体各种细胞,造成多器官损害;其特征是侵犯和破坏宿主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导致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结核病是HIV/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本文探讨其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黄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在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1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与开腹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open myomectomy)优劣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124例巨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大直径≥7cm,子宫体积>12 孕周)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68例LM及56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腹腔镜组(100.32±35.46)min显著长于开腹组(83.55±25.37)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115±65.77)mL与开腹组(107±68.24)mL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平均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0.82±6.64)h显著短于开腹组(30.23±8.25)h.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4.45±0.8)d显著短于开腹组(7.92±2.3)d.结论 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LM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术中出血量无增加,但手术时间延长,可能与肌瘤较大取出费时及缝合困难有关.

    作者:蔡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米索)协同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2例中期妊娠引产妇女分为2组,观察组(94例)在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后2h口服米非司酮75mg,12h后再次口服米非司酮75mg,服第二次米非司酮后4h 口服米索0.6mg,对照组(88例)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结果 观察结果示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孕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给药组于中期妊娠引产成功率100%,与单纯应用依沙吖啶组成功率80.6%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联合给药组引、流产时间、宫颈裂伤、宫内残留物、产后2h阴道流血量(>200ml)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01);药物副反应方面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米非司酮米索协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联合用药可使二者配伍达到优化的临床效果,能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余社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肿瘤科护理中的应用

    沟通是一门艺术,是心与心的交流.护患沟通是护士护理病人中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 [1].肿瘤科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时间较多,护士的言谈举止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所以、护患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要.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分析加强科室护理管理的有效性,减少医疗纠纷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医疗和护理活动中,分析其原因,加强并完善科室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和护理安全有效性,从根源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有效保证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王礼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原因、临床早期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方法 我院于2010年收支妊娠期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2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出现除新生儿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后出院,且预后优良.结论 准确把握妊娠期妇女急性胰腺炎发病特点,并及早诊治,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同时可降低母婴死亡发生率.

    作者:王文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1例老年肺下叶结核病人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老年人肺下叶结核病的误诊分析,从而提高老年人肺下叶结核病的诊断率.方法 收集51例老年人肺下叶结核病人误诊的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放射学资料,综合分析从中寻找老年人肺下叶结核病的临床、建议和放射表现的特点,总结误诊的原因和教训.结果 误诊率达49.04%,其中被误诊为肺炎、肺感染者占误诊人数的72.55%;肺化脓症占21.57%;支气管扩张占 3.92%;肺癌占1.96%.结论 老年人肺下叶发生病变,应充分考虑结核病发生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杨艳云;郭英;左宇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甲状旁腺素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素(iPTH)的影响.方法 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钙浓度1.25、1.5mmol/L及1.75 mmol/L透析液连续进行3个月血液透析治疗,此期患者饮食中钙磷的摄入量稳定,用药不变.实验前检测透析前血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3个月后复查透析前血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结果 观察结束时DCa 1.25、DCa1.5和DCa1.75组,血清Ca×P水平:DCa1.25组血清Ca×P水平明显降低( P<0.01)、DCa1.5组无变化、DCa1.75组升高(P <0.05);iPTH水平:DCa1.25组显著升高(P<0.01),DCa1.5组升高( P<0.05),DCa1.75组降低(P<0.05).结论 高钙透析可增加透析患者的钙负荷及转移性钙化的发生,低钙透析可在有限时间内减轻高钙负荷,但长期应用低钙透析液应监测iPTH水平.

    作者:李佳;张以来;魏善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均有明确病因和持续急性低灌注状态,17例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85%,临床表现和头颅CT或MRI 的特点与其他脑梗死相似;治愈7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为89.89%.结论 持续急性低灌注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该病临床表现和头颅CT或MRI的特点与其他脑梗死比较缺乏特异性,多数预后较好,重视该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管理系统的改善与实现

    目的 研究医院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改善后的现实意义.方法 构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并对其进行改善.结果 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后其住院时间、床位应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均明显优于配置前(P<0.05),患者对医院管理系统配置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配置前(P<0.05).结论 医院管理系统的实现和改善可以明显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施浩;方坚华;陈先有;唐丽玲;杨凯燕;黄幼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中极为广泛,它以损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者和临床症状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有效的引流可以将颅内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减轻脑积水的发生,所以如何做好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丁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营口地区免费婚检前后出生缺陷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营口地区免费婚检前后婚检率、出生缺陷率及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发现缺陷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营口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案(2006~2010)>,对2006年至2010年在辽宁省营口地区24 家监测医院上报的出生缺陷报告卡和各婚检部门婚检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营口地区自从2009年底实行免费婚检后,城镇和农村婚检率均大幅增加至64.99%及49.39%,但与此同时,出生缺陷率却没有明显变化,出生缺陷顺位前5位为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外耳其它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经分析发现免费婚检后主要影响婚育的疾病如严重遗传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漏检较多,这可能是本地区出生缺陷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 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力度,普及婚检、做好孕产期保健和产前B 超筛查,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姚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重视配药影响因素,强化配药护士的慎独修养

    对怎样规范配药操作方法,尽可能减少配制药物时因药液溶解不全、丢失、微粒污染等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药物浪费和安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配药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因素,并非全部都是技术性原因或业务水平问题,而大多数是由于配药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律性而引起.因此,要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除提高配药护士的配药技术和业务水平,还应强化配药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即慎独修养.

    作者:张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青年人胃癌84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特点及预后,重视青年人胃癌的诊治.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经胃镜(或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青年人胃癌(≤35岁)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青年人胃癌中,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1∶1.8;临床表现以上腹痛多见(80.95%),病变多见于胃窦部(52.38%);进展期胃癌占92.86%,形态以Ⅲ型为多(48.81%);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分化程度差者多见(70.23%).结论 青年胃癌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晚期病例多,早期诊断率低,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重视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治,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杨兴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治疗乙肝后肝硬化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感染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都进行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组在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丹参滴丸,2组都以12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2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恢复情况都好于对照组.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丹参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能改善临床症状,使肝功能有所恢复.

    作者:肖跃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改变

    目的 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变化.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各20例,清晨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NO及羟自由基含量、红细胞eNOS活性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血浆NO、红细胞eNOS活性红细胞eNOS活性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0.01);血浆羟自由基显著升高(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NO减少可能与氧自由基破坏增加以及红细胞eNOS-NO合成系统受损有关.

    作者:郑昆;马秦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与肿瘤的免疫逃避密切相关.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热点,并开始在临床使用,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既从主动免疫、过继免疫治疗两方面对肝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宛真;谭玲玲;丁维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术上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型及原发性心脏骤停5类.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妊娠后心电图P-R间期变化的观察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短P-R间期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妊娠期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短P-R间期的妇女,在分娩后或终止妊娠后2~3 个月内复查心电图,比较其结果.结果 58例妊娠期发现短P-R间期的妇女55例在复查心电图中发现短P-R间 期现象消失,3例在复查中仍发现短P-R间期现象存在.结论 妊娠期妇女短P-R间期与妊娠期生理变化有关,多数未有病理性改变.

    作者:王晓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