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王建英

关键词:冠心病, 护理方法
摘要: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术上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型及原发性心脏骤停5类.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在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1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与开腹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open myomectomy)优劣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124例巨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大直径≥7cm,子宫体积>12 孕周)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68例LM及56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腹腔镜组(100.32±35.46)min显著长于开腹组(83.55±25.37)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115±65.77)mL与开腹组(107±68.24)mL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平均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0.82±6.64)h显著短于开腹组(30.23±8.25)h.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4.45±0.8)d显著短于开腹组(7.92±2.3)d.结论 腹腔镜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LM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术中出血量无增加,但手术时间延长,可能与肌瘤较大取出费时及缝合困难有关.

    作者:蔡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4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治疗急腹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的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急腹症的8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治疗,并观察2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P <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急腹症效果明显,是临床中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甲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教育培训效果评介

    目的 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方法 采用集中授课与网络系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果 3次系列培训共培训1200次,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医院感染意识,培养一批骨干力量.结论 医务工作者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认知需要不断提高和更新,切实提高了医务工作感染相关知识水平.

    作者:赖春霞;姚吐娟;刘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改良Ivor-lewis术治疗食管癌手术经验总结(附48例临床资料)

    目的 总结改良Ivor-lewis术治疗食管癌手术经验.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间,采用改良Ivor-Lewis手术切除48 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术后吻合口瘘.无死亡.随访0.5 ~1年,未见吻合口瘘并发症.结论 术后吻合口瘘与多种因素有关,精细的吻合技巧、熟练轻柔的操作、大限度地创造有利愈合的条件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丁树盛;鲁世千;冯滨;张荣华;李源丰;张启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观察分析其疗效,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的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及效果等相关资料.结果 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表现较多样,多以胸痛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常见病因,联合CTA、MRI、超声及心肌酶学检查可快速正确诊断;12例病例误诊4例,外科治疗 6例,内科保守治疗6例,死亡3例,9例病情平稳出院.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较多样,熟悉其临床特征性表现、高度警惕并结合辅助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有效控制血压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高云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聚焦超声联合三合激素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聚焦超声疗法和聚焦超声联合三合激素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就诊的12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聚焦超声疗法,观察组采用聚焦超声联合三合激素外用,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复发率降低.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三合激素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佳,安全,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不适明显减轻.

    作者:高雪梅;贺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病变,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术上分为无症状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型及原发性心脏骤停5类.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加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抢救呼吸衰竭包括解痉、清除痰液、畅通呼吸道、持续低浓度给氧、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结果 2组患者经治4周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经c2检验,P<0.01,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氨溴索和丁胺卡那霉素雾化吸入佐治肺心病,在缓解咳嗽、气促、化痰,清除肺部感染等方面能缩短疗程.

    作者:廖超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压力疏导与分析

    手术室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时间体力劳动等紧张的脑力劳动,使其导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从而在心理状态出现了不平衡,如何合理排班,科室管理要使护士得到很好的休息,减轻和消除其压力,是提高应付压力的能力,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的保证.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梁改红;温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即将43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更昔洛韦组20例和利巴韦林组23例.更昔洛韦组予更昔洛韦250mg加入0.9%NaCl 250ml中静滴,每天一次;利巴韦林组予利巴韦林500mg加入0.9%NaCl 250ml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一周.结果 更昔洛韦组与利巴韦林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病程四个方面相比,所需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利巴韦林.

    作者:吴振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于冠心病疗效的探讨研究

    目的 是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于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对5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成2组,采用双盲法则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服用心痛定,观察2组疗效并与治疗前后进行对比.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为73.1%;治疗组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的间断时间及次数与对照组对照明显较高.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于治疗冠心病就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俊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后路单纯改良开窗法手术治疗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骨化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后路单纯改良开窗手术方法、疗效及经验.方法 32例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开窗潜行扩大改良法骨化块及髓核摘除手术.结果 术后32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随访4.5年,优2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 对于已明确诊断的骨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宜尽早手术治疗,根据椎间盘突出类型及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选择后路改良开窗法既能满足摘除骨化块及髓核、达到减压目的,又能减少后柱损伤,解除神经根受压因素、充分减压后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覃盛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药物检测技术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药物检测技术大大拓展,现就近年来涌现的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分析法等药物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作者:戴学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热盐包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热盐包外敷下腹脐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中药热盐组50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组50例).分别观察2组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有效率可达100%,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中药热盐包外敷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防止术后腹胀的发生,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邹芝香;谈珍瑜;曾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疾病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T、MRI在诊断腰椎间盘疾病中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200例腰椎间盘疾病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200例病变发生在L3~4椎体者21例,L4~5 椎体者112例,L5~S1椎体者67例.本组病例,116例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属于脱出症,71例属于膨出症.结论 CT、MRI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疾病的可靠方法,可以明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外科手术提供方便,MRI 检查准确率优于CT.

    作者:杜有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开展路径式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考察路径式健康教育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7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为应用路径式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对路径式健康教育接受快,服从性高,经统计分析,实验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关节恢复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可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锻炼正确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友友;马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狂犬病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及防制对策

    目的 通过对狂犬病病因的探索,提高对狂犬病的认识,使人们意识到一旦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可阻断狂犬病的感染.方法 对于猫、狗咬伤的病人,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可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出血,就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联合应用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及疫苗,在伤口周围进行浸润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按40IU/KG,免疫球蛋白按20IU/KG.结果 通过对门诊131例狂犬病暴露人群给予及时正确的伤口处理,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联合应用免疫球蛋白,未见1例出现狂犬病,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只要认真做好狂犬病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根据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或联合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加大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袁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严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严重腹部外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5例严重腹部外伤的住院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术护理进行回顾,主要措施包括是术前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通畅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控制出血和保暖;术后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分折、凝血功能的变化,并配合医生给予患者恢复血容量、复温、纠正酸中毒和凝血机制紊乱,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治愈23例,死亡2例.结论 损伤控制术护理为提高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了保障.

    作者:赵杰;赵桂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诊断心血管疾病

    64排多层螺旋CT在心血管诊断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它的优势,介绍了具体应用.

    作者:高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随访干预在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随访干预在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8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实验组进行了随访干预,对照组实施传统医疗服务干预.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治疗依从性的评分较干预前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实施随访干预能提高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云清;袁素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