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华
目的 探讨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管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分析.结果 本组20例患者治愈19例,治愈率为95%,1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结论 合理地治疗加上良好的护理措施对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溃疡面炎症消散和愈合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19例(前路减压植骨术),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根据术后改善率判定,观察组优良率达86.36%(19/22),对照组优良率为68.42%(13/19),2组的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脊髓型病采取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医生需结合患者症状、选择正确的麻醉措施、内固定方式则能发挥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建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生活干预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5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单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活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和药物认识、规律运动、限盐、体重控制和不良生活习惯、情绪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生活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效果更明显,不仅有利于提高药物效果,而且能够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康慧;康春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支气管内结核患者经纤支镜检查的病理、细胞、细菌学与临床表现.结果 46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X线表现以肺内片状浸润及肺不张为见;纤支镜下表现以内芽增殖型为主;刷片抗酸杆菌阳性率高.结论 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肺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通过DR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与传统头侧定位片计算机辅助人工定点软组织标志点可重复性进行了比较研究[3].
作者:周志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从体外抗菌试验的角度观察连翘颗粒和连翘煎剂2种不同剂型的抗菌作用.方法 用试管内药液2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连翘颗粒和连翘煎剂对试验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2种剂型对各实验菌的MIC为:连翘颗拉介于0.0039~0.0313g/mL,连翘煎剂度介于0.0078~0.1250g/mL.结论 连翘颗粒对大肠埃希氏菌、白喉棒状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卡他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连翘煎剂;2种剂型对白色念珠菌都不敏感,对肺炎链球菌的MIC相同,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大致相当.
作者:林锦泉;邝枣园;黄少伟;罗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开发一种具有麻醉、润滑、消化作用,适用于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用的口服乳剂.方法 由二甲基硅油、阿托品、脱水山梨醇酯-80、甘油等原料制成.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及建立质量控制标准.结果 所制制剂为乳白色乳浊液,该液稠度适宜、消泡效果显著,镜检视野清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室地卡因含量.结论 该削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测试方法准确,稳定性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玲;郭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总结136例患者针灸治疗方法和康复护理功能锻练指导法.结果 136例患者痊愈80例,显效5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5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心情烦躁,常表情痛苦,护理人员应鼓励、关心、安慰患者,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0例,对其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0例中,并发症40例(4.0%)采取有效的护理治疗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进行严格检查,术中规范手术操作能够显著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术后加强观察及护理是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前提,并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使患者快速康复,减轻痛苦,防止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不良反应.
作者:林永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在心脏超声常用切面中,心肌带结构的分布状况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取成年猪心5个,用VMB的解剖方法讲其解剖为完整的心肌带结构,按照心肌带的分段标准分界后染色,自然晾干.将染色还原后的VMR按照常用的心脏彩超切面,观察其分布情况.结果 可见心脏彩超各个不同的切面中心肌带的分布情况.结论 在不同的几种常用的心脏超声切面中,心肌带各节段分布也不尽相同.
作者:吴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近4年间剖宫产发生率及手术的中长期安全性调查.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市医院2810例分娩病案中随机选择无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和自然分娩300例,对所有病例及相关随访资料作归纳总结,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构成比.对产后2年内产妇并发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统计分析.结果 剖宫产组2年内并发症和异常情况总发生率48.7%,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的21%.产后2年内剖宫产组及自然分娩组小儿的健康状况对比,除吸吮能力外,其它5项剖宫产儿均比自然产儿异常状况率要高.结论 剖宫产的风险及并发症不可忽视,长期安全性值得关注,应在全社会进行宣传,提倡自然分娩,全面评估剖宫产的利弊.医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减少并发症.保障母婴的安全.
作者:魏姜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78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通气治疗前后的意识状态、pH值、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变化.结果 78例患者无创通气3~7d后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提示pH值,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是肯定的,使患者通气功能和缺氧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白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肾纤维膜下尿液囊肿(Secondary urinoma),是肾脏受损的继发病变,1935年由Crabtree首先描述,是肾盂及肾实质并集合系统损伤后,尿液经破裂处渗入肾周组织形成.
作者:王敬;李富华;戴金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丙氨酰一谷氨酰胺,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比较2组的肠功能预后.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肠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使用丙氨酰一谷氨酰胺能够有效防治肠功能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钧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止血效果、转归不但鼠决于治疗方法的正确与否,而且与临床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冬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教育干预在外科手术中对病人庄激反应和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654例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外科、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各种心理应激状态均有明显改善,对手术成功的信心明显增加,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积极正确的医院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各种心理压力,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同时也密切了医、护、患间的关系.
作者:刘伟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胎儿鼻唇部结构的常规超声显像对唇腭裂的筛选价值.方法 对2733例孕龄为16~41周胎儿的鼻唇部结构进行常规超声显像观察.结果 2733例中有2579例胎儿的鼻唇部结构能清晰显示,超声显示平94.4%,检查出唇腭裂畸形9例,检出平0.35%;154例胎儿的鼻唇部结构显示不清或部分显示中漏诊2例,漏诊率1.29%.结论 唇弓回声中断是胎儿唇裂的主要征象;牙槽突以及硬腭裂时,可见牙槽床及骨性硬腭强回声中断、出现裂隙暗带.通过胎儿鼻唇部结构的超声显像对唇腭裂的筛选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雒大健;王涛;王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制备一种用于口腔溃疡的油剂,并做临床使用观察.方法 紫草、当归、呋喃西林粉为主药,辅以维生素E、地卡因.结果 疗效明确,总临床痊愈率100%.结论 本清疡油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刘喜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护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护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扎实的医疗护理理论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对护生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性视同膜病变Ⅰ-Ⅲ期患者5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6例,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拉/次,3次/d,连续用药90d:对照组26例,给予维生素B1片20mg/次、维生素C片0.2/次、肌苷片0.2/次,均3次/d口服,连续用药90d.通过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力、视野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目、视力、视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刘梅英;郝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