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至2009年进行结核性胸膜炎穿刺手术的患者300例,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08年1~12月未实施护理干预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实施护理干预的176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主要由医生管理,护士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除常规护理指导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胸水吸收情况、结核病中毒症状是否缓解、麻醉及疼痛的耐受能力、胸膜是否发生粘连包裹、穿刺部位皮肤是否感染,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胸水的不完全吸收、结核病的中毒应状、胸膜粘连包裹、穿刺部位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以上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疗程,减轻其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素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0年11月骨科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脸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并协调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曾和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及B组各40例,分别采用宫腔镜及激光进行治疗,后将其治疗前后的血清SOD、hs-CRP、IL-6及TNF-a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SOD、hs-CRP、IL-6及TNF-a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宫腔镜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春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鞍区病变术后尿崩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至2010年我科18例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呈一过性尿崩者10例,2例严重尿崩者死亡.尿崩症所导致的电解质紊乱与术后的处理有关.结论:鞍区病变术后尿崩症的正确处理是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之一.
作者:潘素素;王海军;赵军;于桂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各部位动脉瘤发生情况及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探讨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动脉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性抽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以各种原因就诊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出颅内动脉瘤患者175例,分析其各部位动脉瘤发生情况及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男女发生率(男性25/49,女性24/49,u=0.143,P=0.44)无显著性差异,后交通动脉瘤(男性5/58,女性53/58,u=6.303,p<O.001)及多发动脉瘤(男性2/31,女性29/31,u=4849,p<0.001)男女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49例前交通动脉瘤中34例为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其中33例为左侧优势型,仅3例为左右均衡型,15例为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其中12例为右侧优势型,3例为均衡型.一侧优势型占87.76%,与正常国人一侧优势型和标准均衡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在后交通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前交通动脉瘤与一侧优势型供血成正相关,后交通动脉瘤与前循环优势型供血相关.
作者:周绍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的疗效,并了解高热、抽搐、呼衰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8例急性脑炎患者,用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高热、抽搐、呼衰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三大主症(高热、抽搐、呼衰)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34例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中治疗组不同程度后遗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罗最容;蒋定平;周新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药品库存的管理关系医院药品的库存成本控制,医院内若存放过多药品,不仅造成资金积压,使成本上升,而且在药品存放过程中又易因管理不当而产生过期或变质等损失,造成资金与储存空间的浪费.然而药品存量过少,造成临床缺药又会影响医疗业务,损及病患权益.如何管理药品库存,做到库存存储时间短、积压资金少又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三级库存管理要针对和解决的重点难题.
作者:陈丽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嵌体冠在短冠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67个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大面积缺损短冠磨牙进行贵金属铸造嵌体冠修复,追踪观察1~5年.结果:67个患牙修复体固位良好,边缘密合度良好,1例患牙因边缘密合不良出现继发龋,1例患牙因牙根吸收达根尖1/3致患牙松动,1例患牙根尖组织病变拆除修复体重新治疗.结论:贵金属铸造嵌体冠可以有效地提高短冠磨牙修复体的固位力,有效地恢复咀嚼功能.
作者:徐桂;程少青;汪玉莲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留置尿管的护理经验,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136例剖宫产术留置尿管产妇的护理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产妇无紧张心理,5例产妇诉插管时尿道不适或有尿意,3例拔管后小便时有尿痛,经多饮水后3-4d缓解,无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插管前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掌握插管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积极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剖宫产留置尿管的护理重点.
作者:杨德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寻找并分析抗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97眼的病例,对34眼术后出现浅前房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情况,如用药保宁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预后观察.结果:做到对原因的正确分析,及时处理.34眼术后浅前房中,6眼行手术加药物治疗以及其他眼例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均受到明显效果.结论:只要对浅前房发生原因的正确分析加上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治愈,并可以控制浅前房的发生率,是病人少受痛苦.
作者:张红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5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配合与护理.结果:50例经皮肺穿刺术全部成功,均获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6例未能做出明确诊断.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准确率高、创伤小、费用低、安全可靠地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术中护理及医护间的操作配合时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彭育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38例本院门诊及住院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38例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后,36例治愈出院,2例出院后持续常规治疗3个月,得以痊愈.结论:建议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后应首选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治疗.
作者:魏秀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32例需要复育的男性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输精管吻合术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闭合式双层吻合法进行输精管吻合术,通过术后8周的精液常规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后,输精管复通率为100%,随访表明术后妊娠率为81.25%.结论:研究证明在显微镜下进行输精管吻合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强调输精管吻合手术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足够的临床根据.
作者:严天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肺癌是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肺癌的早期发现及定量诊断有重要意义,笔者收集2005年至2010年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8例肺癌的CR、CT影像学的临床资料,讨论分析CR、GT的影像学表现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兴斌;曹玉凡;陈勇;李文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植物种经对男性术后性功能和排尿的影响.方法:依据进展程度,对47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完全保留神经者366例,保留一侧或部分神经者43例,非保留神经者61例.结果:完全保留神经者近期排尿障碍率1.64%.远期排尿障碍率为0.保留一侧或部分神经者近期排尿障碍率11.62%,远期排尿障碍率2.33%.非神经保留者近期排尿障碍率19.67%.远期排尿障碍率 6.56%..完全保留神经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1.09%,射精功能障碍率3.28%.保留一侧或部分神经者勃起功能障碍率16.27%,射精功能障碍率37.21%.非神经保留者勃起功能障碍率39.34%.,射精功能障碍率50.82%.结论: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可保存患者术后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孙庆旭;严茂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病毒唑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发热、咳嗽等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小儿肺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庆范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产后抑郁症是在社会、经济、环境、家庭、生活、心理等外界因素急剧变化,及在产后气血亏虚的内因基础上诱发,导致产妇产后肝气不疏,心神失养而出现的一种神经症状性抑郁.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股骨头骨折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至2010年,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患者16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去失访1例,剩余15例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其中优6例,占40.0%,良6例,占40.0%,一般2例,占13.3%,差1例,占7.7%.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宁;孙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经胫骨结节骨牵引联合塑形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闭合性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例股骨干骨折的患儿行胫骨结节牵引复位,联合塑形石膏夹板外固定,配合压垫纠正骨折移位.结果:骨折缩短移位及侧方成角畸形纠正,对位对线良好,骨瘀生长良好,6例获解剖复位,1例为粉碎性骨折,出院时患肢缩短0.5cm,1年后复诊已基本纠正.结论:儿童闭合性不稳定性股骨干骨折,以保宁治疗为主,可避免手术损伤及其并发症,此法较适应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郑毅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48例典型病例,探讨脊柱爆裂骨折术前及术后护理,以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对48例脊柱爆裂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的康复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我们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及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协颖;王秋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