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协颖;王秋丽
目的:充分利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通过抽样对56名护士就护患沟通理解应用的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结果:正确地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和方法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结论:使有效的护患沟通促进多元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迟洪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帕岁西汀(赛乐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临床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帕岁西汀(赛乐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单独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总疗程4周,观察疗效.结果:2组临床症状均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9.98%,对照组69.9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帕岁西汀(赛乐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肯定.
作者:陈彩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就老年痴呆症的家庭早期干预进行论述,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爱老人,关爱我们的老年痴呆症患者.
作者:洪霞;林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32例需要复育的男性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输精管吻合术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闭合式双层吻合法进行输精管吻合术,通过术后8周的精液常规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后,输精管复通率为100%,随访表明术后妊娠率为81.25%.结论:研究证明在显微镜下进行输精管吻合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强调输精管吻合手术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足够的临床根据.
作者:严天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老年期抑郁症已成为成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本文就老年人抑郁症的病因和家庭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金莹莹;林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表现,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30例使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Ⅱ组30例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然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Ⅰ组治疗方法的优良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疗效好.
作者:刘亮洪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乙状结肠肿瘤的治疗与化疗方法.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之间接诊的3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术后适合条件的18例患者分组分法者进行化疗治疗,观察使用5-氟尿嘧啶单药和使用亚叶酸钙辅助5-氟尿嘧啶治疗的区别和疗效.结果: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9(28.1%)例,I期3(37.5%)例,Ⅱ期12(18.8%)例.Ⅲ期8(15.6%)例:局部淋巴结转移9(28.1%)例,腹腔种植转移2(6.3%)例,肝转移3(9.4%)例.18例化疗患者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相对较少.结论:乙状结肠肿瘤的临床表现不显著,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因此,应更加重视;根治性切除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使用5-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结合的化疗方法,可更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黄石顺;林伟强;林奋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09年经病理证实的8例宫颈微偏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MDAC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大量稀黏液性白带,宫颈肥大和麋烂.病理特征为腺体轻度增生,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有轻度异型性,腺体侵入宫颈壁并有特殊间质反应.AB(pH2.5)/PAS染色证实,腺体腔内为混合性黏液,主要含唾液酸黏液,硫酸黏液减少,中性黏液较多.免疫表型:MDAC腺体上皮阳性表达CEA;CK7、CK19、CA-199表达均为阳性:vimentin、SMA浸润性腺体周围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均为阳性.结论:宫颈微偏腺癌早期诊断率非常低,临床上应警惕宫颈水样溢及宫颈肥大者,应争取多取材并尽量争取宫颈深活检,AB(pH2.5)/PAS特殊染色与CEA;CK7、CK19、CA-199免疫组化指标,对于宫颈微偏腺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陈国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总结7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和胸腺扩大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结果:72例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死亡,术后3例出现肌无力危象,所有患者出院时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术前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肺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正确预防,判断及处理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是护理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
作者:郑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应用无痛性胃镜检查术使患者在无知觉的情况下接受胃镜检查及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术前常规禁食、禁水6~8h,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OML,备好监护仪,氧气,急救药品及气管插管等抢救设备,给予胃镜检查、治疗,术中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结果:在胃镜检查中加强监测,适量应用麻醉镇静药物是安全的,能使病人无痛苦、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
作者:杨平;汤海涛;杜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留置尿管的护理经验,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妇产科136例剖宫产术留置尿管产妇的护理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产妇无紧张心理,5例产妇诉插管时尿道不适或有尿意,3例拔管后小便时有尿痛,经多饮水后3-4d缓解,无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插管前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掌握插管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积极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剖宫产留置尿管的护理重点.
作者:杨德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下颌骨切除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为改进和提高下颌骨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8例下颌骨切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对其围术期进行护理时的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发现对于整个围术期护理得比较好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不同的下颌骨切除患者,应该选排拾当的方式,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扁平疣是病毒所致的既难治愈也易复发的难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杀灭此病毒的特效药,故很难治愈.本研究是用新的疗法治愈本病.方法:根据西多福韦对多种病毒有很强抑制作用和咪喹莫特能增强多种免疫功能的特点,联合用于治疗扁平疣.结果:治疗扁平疣62例,治愈49例,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结论:降阶法是治疗扁平疣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敏;侯润安;崔刚;吴桂香;王亚琴;梅兰;丁秀珍;陈湘红;侯震;蒋松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恩经复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n=35)和观察组(n=27),前者肌肉注射9μg恩经复,pd,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6~7mL加入到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给患儿行静脉滴注治疗.给对照组患儿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采用鲍氏20NBNA项为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6.67%,2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经复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手术室护士通过对择期手术病人术前访视,能够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信任,降低病人的恐惧及紧张情绪,使手术病人以佳状态迎接手术.
作者:张勤英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88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本研究中,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患者例数和总有效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清除自由基,使脑梗死区域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功能得以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上推广.
作者:冯少刚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现代医学条件下,癌症仍然是困扰医学领域的重要难题.近年来,胃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死亡率趋向递增.现代卫生保健理念下,科学的分析与研究胃癌患者的病情,探究高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现代医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周笑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经胫骨结节骨牵引联合塑形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闭合性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例股骨干骨折的患儿行胫骨结节牵引复位,联合塑形石膏夹板外固定,配合压垫纠正骨折移位.结果:骨折缩短移位及侧方成角畸形纠正,对位对线良好,骨瘀生长良好,6例获解剖复位,1例为粉碎性骨折,出院时患肢缩短0.5cm,1年后复诊已基本纠正.结论:儿童闭合性不稳定性股骨干骨折,以保宁治疗为主,可避免手术损伤及其并发症,此法较适应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郑毅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盐酸曲美他嗪20mg,3次/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程度、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及心肌耗氧量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2周,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程度、频率,硝酸甘油用量上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显著(P<0.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苏红丽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5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配合与护理.结果:50例经皮肺穿刺术全部成功,均获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6例未能做出明确诊断.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准确率高、创伤小、费用低、安全可靠地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术中护理及医护间的操作配合时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彭育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