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育红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10年10月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七社区第一医院8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6例,术后发现2例,7例行胆道重建修复手术.结论: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肝外三管的辨认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是疗效肯定的胆道重建方法.
作者:杨洪信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LC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例LC并发症患者中10例胆痿,8例术后出血,2例胆道结石残留,2例胆管损伤,22例患者均无切口感染现象.结论:医护人员应熟悉LC的操作方法,严格遵循LC绝对禁忌证的规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应进行严格的病例筛选,术前的病例筛选对于保障LC手术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着低质量的生活.他们的健康问题应得到重视.
作者:于秀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现代医学条件下,癌症仍然是困扰医学领域的重要难题.近年来,胃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死亡率趋向递增.现代卫生保健理念下,科学的分析与研究胃癌患者的病情,探究高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现代医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周笑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探讨体表良性肿物手术治疗后容易复发的原因,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技巧.
作者:陈文军;范玉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对三黄片中黄芩苷和大黄酸的超滤适用性进行探究.方法:分别以黄芩苷、大黄酸为检测指标,将pH.药液液度、超滤膜截留分子量3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对超滤前后的药液成分的浓度进行测量,并计算其透过率.结果:在进行超滤过程当中,黄芩苷的透过率较高,实验检测出药液的浓度对透过率影响比较明显(P<0.05);大黄酸的透过率较高,3个因素均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黄岑苷、大黄酸这2种物质在超滤过程中的浓度变化不明显,所以可以进行超滤.
作者:李湘来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会卫生服务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分布为广范的医疗卫生组织,其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保障任务.社卫药房的管理工作也是整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药房管理,也成为当下科学管理社卫单位的重要工作.本文就社卫的药房管理出发,阐述问题,探讨管理方法,以促进整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
作者:邱慧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恩经复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n=35)和观察组(n=27),前者肌肉注射9μg恩经复,pd,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6~7mL加入到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给患儿行静脉滴注治疗.给对照组患儿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采用鲍氏20NBNA项为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结果: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6.67%,2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经复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讨乙状结肠肿瘤的治疗与化疗方法.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之间接诊的3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术后适合条件的18例患者分组分法者进行化疗治疗,观察使用5-氟尿嘧啶单药和使用亚叶酸钙辅助5-氟尿嘧啶治疗的区别和疗效.结果: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9(28.1%)例,I期3(37.5%)例,Ⅱ期12(18.8%)例.Ⅲ期8(15.6%)例:局部淋巴结转移9(28.1%)例,腹腔种植转移2(6.3%)例,肝转移3(9.4%)例.18例化疗患者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相对较少.结论:乙状结肠肿瘤的临床表现不显著,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因此,应更加重视;根治性切除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使用5-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结合的化疗方法,可更有效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黄石顺;林伟强;林奋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腹部闭合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闭合性肝损伤的经验.方法:对30例腹部闭合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输血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对I-Ⅱ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而手术治疗对Ⅲ级以上的肝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家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0年11月骨科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脸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在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并协调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曾和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产后抑郁症是在社会、经济、环境、家庭、生活、心理等外界因素急剧变化,及在产后气血亏虚的内因基础上诱发,导致产妇产后肝气不疏,心神失养而出现的一种神经症状性抑郁.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剖宫产后经腹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成功率及手术过程的顺利与剖宫产手术的切口,术后时间长短及剖宫产手术次数有着极大地关系.方法:本站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了306例剖宫产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总结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术后时间长短及剖宫产手术次数与手术成功率及手术过程顺利的临床分析.结果:纵切口术式剖宫产经腹行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横切口术式剖宫产,盆腔粘连明显少于横切口手术者.术后1年患者的手术过程明显比术后6~12个月以内的顺利.单次剖宫产手术史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2次剖宫产手术史者,且手术过程明显比2次剖宫产手术史者顺利.结论:临床建议采用纵切口术式行剖宫产.剖宫产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建议术后1年后施行手术.2次剖宫产横切口术式者临床建议放弃行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李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股骨头骨折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至2010年,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患者16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去失访1例,剩余15例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其中优6例,占40.0%,良6例,占40.0%,一般2例,占13.3%,差1例,占7.7%.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宁;孙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扁平疣是病毒所致的既难治愈也易复发的难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杀灭此病毒的特效药,故很难治愈.本研究是用新的疗法治愈本病.方法:根据西多福韦对多种病毒有很强抑制作用和咪喹莫特能增强多种免疫功能的特点,联合用于治疗扁平疣.结果:治疗扁平疣62例,治愈49例,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结论:降阶法是治疗扁平疣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敏;侯润安;崔刚;吴桂香;王亚琴;梅兰;丁秀珍;陈湘红;侯震;蒋松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至2009年进行结核性胸膜炎穿刺手术的患者300例,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08年1~12月未实施护理干预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实施护理干预的176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主要由医生管理,护士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除常规护理指导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胸水吸收情况、结核病中毒症状是否缓解、麻醉及疼痛的耐受能力、胸膜是否发生粘连包裹、穿刺部位皮肤是否感染,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胸水的不完全吸收、结核病的中毒应状、胸膜粘连包裹、穿刺部位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以上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疗程,减轻其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素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水痘长期以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病情严重时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尤其对孕妇及胎儿来讲,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就水痘对孕妇以及对体内胎儿的影响、预防和治疗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张珂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胰岛素静脉输注在临床的应用中十分常见,又非常的重要.肠外营养以静脉输注葡萄糖为主要营养来源,糖尿病的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等急症主要采用静脉输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静脉输注胰岛素必然存在血糖监测和胰岛素用量调整的过程.因为在应用胰岛素静脉输注的过程中,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安全范围.并尽量稳定在理想水平,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否则会对患者造成新的创伤.在一项多变量回归分析研究中发现,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水平都是患者病死率的独立正性预测因素.我们将临床常遇到的一些对静脉输液中影响胰岛素浓度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兰玉琼;阳国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在重症监护技术教学中应用效果及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本院ICU实习护生84名随机分组,运用传统授课法和情景授课法来进行监护技术培训教学,观察2组护生重症监护理论、技术考核成绩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及应变能力,情景教学组对监护技术理论知识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情景教学应用于重症监护技术教学的方法提高了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作者:薛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产前于痫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降低威胁母婴生命的危险程度.方法:分析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32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和护理,均脱离生命危险,5例新生儿发生窒息,2例围产儿死亡.结论:做好产前检查,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胎儿情况,控制血压、适时终止妊娠是产前子痫护理的关键.
作者:孙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