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乐式分娩的临床观察

符艳艳

关键词:导乐, 陪伴, 分娩
摘要:目的 探讨新的服务模式-导乐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抽取导乐陪伴分娩的60例为导乐组,无导乐组陪产的60例为对照组,对新的服务模式及常规服务模式在产程中的作用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导乐组产程缩短(平均产程<6.74h),且无需使用镇痛药物;导乐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导乐陪伴式分娩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减少了对自然分娩的干扰,需要手术助产的比率降低,生产和产后的出血量也会减少,新生儿的发病率也呈降低趋势,更加有利于母婴健康.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惊厥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和急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5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顺位依次是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22例、颅内出血12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6例,此3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80%.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为主.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健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新生儿轻微型惊厥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诊治;止疫药首选苯巴比妥钠静脉推注.

    作者:李传金;朱蕴;谢贵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98例前置胎盘患者期待疗法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期待疗法后的产前表现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通过对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应用期待疗法,观察产时护理与产后护理,对不能渡过危险期的患者及时终止妊娠.结果 前置胎盘产妇98例,均在本院妇产科分挽.其中,2例胎龄达36周以上且胎儿肺成熟.其中剖宫产82例,活婴76例,6例早产贻儿经抢救无效死亡.自然分挽10例,婴儿均存活;体重平均2480g.6例来院时胎儿已死亡:未出现产妇死亡.结论 对前置胎盘产妇的护理应注重病情观察及应急预案,并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期待疗法可成为前置胎盘患者的一种临床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章帮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包虫病术后置管的护理体会

    包虫病治疗方法有手术和服药.术后置残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好引流管,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及量,防止并发症是整个护理过程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桂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0年1一12月我院脑外科手术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92例和对照组94例,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和脑外科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心理状况、满意度及患护纠纷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出院时SAS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P<0.01),而对照组入院与出院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外科患者围手术前开展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护纠纷的发生率,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鄢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穴位点按用于手指外伤并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通过穴位点按的方法对手指外伤并骨折后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法.方法 将手指外伤并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8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脸组患者点按合谷,支沟,内关,人中穴,每穴点按3-5min,2h后重复1次,点按时嘱患者活动患指;对照组以肌肉注射盐酸曲马多100mg,2组均在治疗完毕后每15分钟记录1次,连续记录4h.来用数字分级法(NRS)来评枯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痊愈32例(80%),显效4例(10%)好转2例(5%)无效2例(5%),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75%.结论 运用穴位点按法对手指外伤并骨折术后患者疼痛进行护理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法安全.无副作用、不易复发等优点,临床上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张品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检测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本文探讨MRS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便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结果 在1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中共检出MRSA 76株,占72.38%;其中ICU病区40株,神经外科19株,骨科10株,胸科4株,呼吸科1株,普外科1株,妇产科1株.MRSA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至今我院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MRSA;其次为复方磺胺甲嗯唑和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14.47%(11/76)和39.47%(30/76).结论 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MRSA的药敏结果,同时监测MRSA的耐药情况,不仅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而且可控制和减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

    作者:周世娟;徐洁玲;吕福应;钟惠香;陈锦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传统术后镇痛与改良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 探讨耐乐品及曲马多改良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ASAⅡ级、年龄35~65岁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合改良镇痛组,每组各30例.传统镇痛组给予吗啡2mg硬膜外推注,泵配1.25%耐乐品100mL,吗啡6mg,硬膜外泵注2mL/h;改良镇痛组给予吗啡2mg硬膜外推注,泵配1.25%耐乐品100mL,曲马多400mg,硬膜外泵注2mL/h.术后镇痛2d,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镇痛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镇痛组术后副作用(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皮肤瘙痒、尿潴留及低血压)发生率低于传统镇痛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硬膜外术后镇痛,曲马多改良术后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沈振逵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5800例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目的 为了了解本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方法 本文对5800例住院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 4项检测指标中HBsAg感染率居首,阳性率为9.05%;本次检测5800例受血者HCV感染率为0.52%,HIV感染率为0.052%;本次检测梅毒的阳性率为1.03%.男性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其它3项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了解本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操作,避免医疗损伤而引起的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

    作者:徐洁玲;周世娟;贺勇锋;古丽娣;郭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缬沙坦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随即分组,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加缬沙坦治疗,2组维持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和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功能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24/28),对照组治行总有效率为70.83%(17/24),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功能相互比较,与明显改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侯秀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

    为适应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常要.要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我医学分院对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学实践教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绪和经脸:在教师方面,对儿护教师进行教学综合能力培训,改良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改变教学砚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进行实验室建设,要构建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方式与手段应体现目的 性与多样性,完善考核制度,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作者:毛琼;李晓玲;赵君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复方蔡普生栓用于人流镇痛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临床分析复方茶普生栓用于门诊早孕妇女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的评价.方法 统计近年本站200例门诊人流者,术前30min肛门塞入复方茶普生栓镇痛作用作为观察组.不用任何药物进行人流术者20.例作为对照组.将2组对照观察疗效.结果 2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有显著差异,2组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落普生栓用于人流术,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受术者痛苦,减少人流综合证的发生,且使用方法简便,安全,是基层计划生育门诊人流有效的辅助药品,具有基层推广价值.

    作者:秦玉反;朱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完善临床用药咨询服务-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关键

    临床用药咨询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宣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同时也能够解答患者对药物的相关问题,其对现代人性化服务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医院核心竟争力构建与提高的关健.本文就临床用药咨询服务的完善及其对医院服务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崔玉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婴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总结500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包括穿刺方法,血管选择,进针角度和置管期间的护理,拔针注意事项等,认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成少重复穿刺,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彭间英;梁锦芳;梁凤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不要忽视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

    中医药以其药源丰富.方法 简单、副作用少.经济实用、效能可观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医毕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现代医学中,本丈总结了运用西医药的诊治防控手段,结合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是现代疾病防控发展的趁势.

    作者:邹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对老年骨科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沐舒坦雾化吸入对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老年骨科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脸组和时照组各25例,2组均在使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下,实脸组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时照组用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2组痰量,痰色及稀薄度,肺部啰音减少程度.结果 实脸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化痰效果有显著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沐舒坦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对肺布感染均有效果,而雾化吸入的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滴注.

    作者:杨小梅;李招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体会与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2组,A组为实脸组,根据产妇产褥期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B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通过随访对比2组产妇的恢复情况.结果 实脸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结论 产褥期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时于产妇身体及时恢复十分重要.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导乐式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新的服务模式-导乐陪伴分娩在产程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抽取导乐陪伴分娩的60例为导乐组,无导乐组陪产的60例为对照组,对新的服务模式及常规服务模式在产程中的作用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导乐组产程缩短(平均产程<6.74h),且无需使用镇痛药物;导乐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导乐陪伴式分娩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减少了对自然分娩的干扰,需要手术助产的比率降低,生产和产后的出血量也会减少,新生儿的发病率也呈降低趋势,更加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符艳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脑梗死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与分析小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血管病变状况及其发病机制,井对其检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小脑梗死好发于男性,易发于50岁以上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房纤颤为小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主要以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共济失调、眼震及构音障碍为主.临床检查常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初步筛选,对不确定者或怀疑者则需给予头颅CT或MRI检查.结论 正确认识小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其临床特征对其的诊断与治疗能提供有效的临床帮助.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强的松联合普乐可复治疗V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

    目的 对V型狼疮性肾炎的强的松联合普乐可复综合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132例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实验组采用强的松与普乐可复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普乐可复的治疗方式.利用SPSS 13.0对2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而并发症却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强的松联合普乐可复的综合治疗要比只单独采用普乐可复治疗更加有效,更加安全.所以研究V型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治疗方式是极具临床价值的.

    作者:邓令红;奉继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局麻下甲状腺手术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优势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术中不分离喉返神经,语音检测喉返神经是否损伤;B、C2组采用全麻,B组患者术中部分或全部分离喉返神经,C组手术过程中不分离喉返神经,对比分析3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状况.结果 A组局麻下施行甲状腺手术,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B、C2组.结论 用局部麻醉、手术中即时语音检测喉返神经是否损伤,或者术中部分或全部喉返神经分离,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永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