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偏头痛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进展

陈明波;刘志明;朱红雯

关键词:偏头痛, 发病机理, 降钙素
摘要:偏头痛足常见的头痛之一,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0%.偏头痛是由于神经、血管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特点.丈章对近年来人们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新的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出了简要综述.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与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81例

    目的 报告81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左氧与双黄连粉针治疗体会.方法 对81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住院观察.结果 81例病人中痊愈42例:显效25例:好转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0%.结论 左氧与双黄连粉针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药源充足,值得选用.

    作者:韩文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

    为适应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常要.要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我医学分院对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学实践教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绪和经脸:在教师方面,对儿护教师进行教学综合能力培训,改良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改变教学砚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进行实验室建设,要构建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方式与手段应体现目的 性与多样性,完善考核制度,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作者:毛琼;李晓玲;赵君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超声荡洗联合瘘道搔刮术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超声荡洗在有瘘型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反应的控制情况.方法 有瘘型根尖周炎病例175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开髓、拔髓、K3扩锉,分别采用注射器与P5超声仪以2%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根管内冲洗.局麻下剪除瘘道口肉芽组织,彻底搔刮后从根尖注以一定量Vitapex糊剂,碘酚烧灼瘘口,根内封氢氧化钙映仿糊剂,氧化锌丁香油暂封,记录术后疼痛反应、封药次数及半年后疗效评价精况.结果 超声荡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就诊次数.1周后复诊和术后半年复诊;2组疗效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荡洗结合瘘道搔刮术是有效治疗有瘘型根尖周炎的方法,能减少就诊次数和术后反应,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唐艳萍;潘建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手外伤带蒂皮辩转移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8年至2010年间采用带蒂皮辩转移术进行手外伤治疗的7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脸组39例以我院临床经验总结的一套系统的手外伤带蒂皮辩转移术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进行跟综访查,依据中国手部功能评定方法进行手部功能恢复评定,以手部功能损害﹥25%为恢复良好,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利用SPSS 18.0软件对结果进行计数卡方检验.2组患者在性别、年铃、缺损组织部位以及皮辩转移部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有可比性.结果 实验组中恢复良好的比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的恢复良好比率,经SPSS 18.0软件检验结果为x2=5.85,P<0.05,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叉.结论 对进行手外伤带蒂皮辩转移术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使患者有良好的恢复情况,保证患者手功能的损害达到小.

    作者:钟小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例双腕管综合征患者术后护理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部慢性劳损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与刹激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早期可行局部制动、封闭、理疗及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等非手术治疗.

    作者:朱雪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生儿惊厥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和急救措施.方法 对我院5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顺位依次是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22例、颅内出血12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6例,此3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80%.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为主.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健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新生儿轻微型惊厥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诊治;止疫药首选苯巴比妥钠静脉推注.

    作者:李传金;朱蕴;谢贵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婴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总结500例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包括穿刺方法,血管选择,进针角度和置管期间的护理,拔针注意事项等,认为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成少重复穿刺,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彭间英;梁锦芳;梁凤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局麻下甲状腺手术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优势研究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所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病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术中不分离喉返神经,语音检测喉返神经是否损伤;B、C2组采用全麻,B组患者术中部分或全部分离喉返神经,C组手术过程中不分离喉返神经,对比分析3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状况.结果 A组局麻下施行甲状腺手术,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B、C2组.结论 用局部麻醉、手术中即时语音检测喉返神经是否损伤,或者术中部分或全部喉返神经分离,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永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商和1:1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皆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15d为1个疗程.砚察喘息症状的变化及肺部哮鸣音的消减情况.结果 治疗组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的消减总有效率为93.33%(28/3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2/30例),2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作者:赖忆;赖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形势下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思考

    药房是医院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具有药品管理、药学技术和药品经营等基本职能,医院药房要为患者提供药品和药品使用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从而真正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和合理性.在新形势、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基层医院药房的管理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通过规范,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真正保证患者的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全方位、多层面地提升基层药房的整体工作效率.

    作者:孙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液透析患者3种深静脉置管临床效果比较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3种深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 将我院透析治疗中心2009年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分析比较3组临床效果.结果 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3种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00%、95.00%、97.50%,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22.50%、22.50%,经统计学处理,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其他2组比较,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 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进行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患者临时血管通路的佳选择.

    作者:欧阳文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盐酸哌替啶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盐酸哌替啶在临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产科潜伏期延长的产妇110例,55例用药,55例未用药.用药组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100mg肌内注射,用药后对产妇加强护理,严密观察产程及做好胎儿监护,有指征者可行人工破膜,观察羊水颜色和量.结果 用药前后2组宫口扩张有显著的差异异P<0.01:用药组剖宫率明显低于未用药组,自然分娩率高于未用药组P<0.01:用药组宫缩乏力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 正确掌握盐酸哌替啶的适应证.不仅可以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不增加产后出血,又不加重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减少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作者:周玲;拉·乌云毕力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儿外伤开颅术后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20例开颅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并总结治疗经验和预防措施.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重度残疾2例,轻度残疾10例,治愈5例.结论 小儿外伤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后并发脑梗死,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患病早期应及进行积极治疗,并重视手术操作,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5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人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25例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整体护理方法.结果 CR(完全缓解)6例、PR(部份缓解)13例、SD(稳定)3例、PD(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76%.结论 在化疗联合治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同时,实施精心的整体护理,疗效确切,能适速缝解症状,廷长生存期.

    作者:黄清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新生儿发生脐炎的发生主要与脐带本身粗细(含华通胶物质多少)及结扎的部位的高低及结扎的方式、残端的修剪等脐带护理技术,以及不产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等有关.为了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脐部感染的原因,预防防措施,护理技术非常重要.

    作者:唐鸿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小脑梗死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与分析小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血管病变状况及其发病机制,井对其检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小脑梗死好发于男性,易发于50岁以上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房纤颤为小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主要以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共济失调、眼震及构音障碍为主.临床检查常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初步筛选,对不确定者或怀疑者则需给予头颅CT或MRI检查.结论 正确认识小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其临床特征对其的诊断与治疗能提供有效的临床帮助.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检测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本文探讨MRSA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便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结果 在1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中共检出MRSA 76株,占72.38%;其中ICU病区40株,神经外科19株,骨科10株,胸科4株,呼吸科1株,普外科1株,妇产科1株.MRSA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至今我院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MRSA;其次为复方磺胺甲嗯唑和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14.47%(11/76)和39.47%(30/76).结论 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MRSA的药敏结果,同时监测MRSA的耐药情况,不仅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而且可控制和减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

    作者:周世娟;徐洁玲;吕福应;钟惠香;陈锦顺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乳腺CR摄影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开展乳腺筛查工作,当乳腺超声不能明确诊断时,常常要进行乳旅摄影,本丈就乳腺CR摄形在基层医院的应用进行浅析和讨论.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对县级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探讨

    本文提出当前县级医院开展医院药学服务亟待培养优秀药学人才、设置临床药学机构、设立药师咨询服务阅、开辟<医院药学服务>信息专栏.开设单剂量药房、健全管理标准和制度.实行徽机化苦理.

    作者:陈高炎;沈靖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措施

    探讨总给了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及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取得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何燕萍;许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