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临床初步观察

张云凌;朱福音;李响;韩玉英;张燕

关键词: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12月间我院各科室收治经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确诊肺癌患者135例,及我院体检中心经常规检查体检正常者的血清标本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并加以临床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357.9±97.3)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91.3±30.2)ng/L(ρ<0.01),且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无差异(ρ>0.05).结论 肺癌志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生长、发展,对肺癌的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9例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术后门诊随访.结果 19例患者无骨不连、再骨折发生,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折弯出现.患者术后与术1年TPA和PA平均位无显著差异(ρ>0.05).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总优良率为84.2%.结论 锁定钢板系统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郭文希;丁旭超;西中海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垂体微腺瘤18例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垂体微腺瘸的临床诊断.方法 本组18例患者全部有详细临床表现、均做了CT和MRI检查、全部做了血FSH、LH、E2、PRL、PT检查.结果 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影像学表现,其中17例有各种不同临床表现,8例患者内分泌检查有血清PRL升高.结论 垂体微腺瘤的诊断CT和MRI是主要检查手段,但要密切结合临床及内分泌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陈爱桂;蔡宝坡;李福军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艾司洛尔对全麻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患者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司洛尔组.两组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艾司洛尔稀释液10mL(1.0mg/kg),记录患者给药前、拔管后1、3、5min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 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3、5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高于给药前(ρ<0.05).艾司洛尔组各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ρ<0.05);与给药前相比较,各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ρ>0.05).结论 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对患者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效果确切、且具有较大安全性.

    作者:唐禹;原洪泽;才立夫;吴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婴幼儿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时机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总结我院108例此类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外科操作及体外循环方法、术后处理等情况.结果 全组死亡8例,其中低心排1例,肺高压危象2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衰竭1例;胃液反流致呼吸道窒息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随访3~24月,生长发育改善,无远期并发征及死亡.结论 婴幼儿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应尽早手术治疗.恰当的外科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后疗效满意.

    作者:杜虹;浮志坤;董自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浅谈乡镇卫生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对策

    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医院感染的对象不仅仅是患者,也包括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后勤、行政人员及探视人员等,医院内感染直接危害工作人页的健康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董玉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非手术治疗的途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68例输卵管妊娠采用米非司酮200mg,每天1次,连续用药3d,甲氨喋呤50mg/m<'2>单次治疗,以及同期38例单用甲氨喋呤50mg/m<'2>单次肌注为对照组.治愈标准:血β-HCG转为阴性,B超示附件包块缩小或消失,两组均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B超监测包块缩小的情况.结果 前者的治愈率为76.4%,明显高于后者(57.8%).观察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缩小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ρ<0.05),并且前者副反应明显较后者轻.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疗效好、安全,副作用轻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彩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足月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1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妇女羊水偏少时,阴道试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羊水指数(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及24h尿雌三醇与肌酐的比值,比较分析125例B超诊断羊水偏少者(观察组)和125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扫女(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ρ>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明显升高(ρ<0.01).结论 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作者:韩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环氧合酶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神经胶质瘤细胞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抑制剂塞来昔布对神经胶质瘤细胞促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应用Matrigel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结果 塞来昔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诱导血管新生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波度依赖效应.结论 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诱导的肿瘤血管新生.

    作者:李宝月;刘政操;杨向红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补气养血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体会

    先兆流产天妇科常见病,若不能及时得当的处理,会发生坠胎、小产等严重后果,根据病因的不同,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很多,今针对气血虚弱的患者,采用补气养血法随症治疗,均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重度烧伤伴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分析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并发多脏器功能表竭的诱发因素和发生规律.方法 对63例重烧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中治愈25例,死亡38例,死亡率60.3%.结论 除伤情严重外,吸入性损伤、休克和败血症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发因素.

    作者:刘颖;卫广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穿琥宁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穿琥宁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喘憋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ρ<0.05).结论 穿琥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

    作者:温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860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860例门诊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支原体的培养,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检出416例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48.4%,其中Uu258例、Mh59例、Uu和Mh混合感染的99例.药敏结果显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对支原体感染的敏感性较高,克拉霉素仅对单独Uu感染的敏感率较高.结论 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菌株的发生.

    作者:樊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巨大子宫肌瘤变性1例

    本文通过分析1例巨大子宫肌瘤变性病例,探讨了巨大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治疗方法,强调了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定期妇女病普查、提高妇女的个人防病意识在妇科疾病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性.

    作者:孙莺歌;任晓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外科治疗动脉导管未闭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在体外循环下正中切口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正中切口下处理80例PDA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其转归.结果 术后除右心功能不全2例及术后早期出现声音嘶哑4例外,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各种心内畸形常合并PDA,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意叉重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提高CPB技术,对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声像图特征、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探查甲状腺,并反复复查,回顾性分析50例亚甲炎病人的声像图特征,以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亚甲炎病人的甲状腺体积、形态、内部结构及声像图变化明显差异性较大,短期内声像图动态变化显著.结论 亚甲炎的甲状腺改变具有明显的声学特异性,对评价此病的病变程度,判断其病变性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波;张爱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抢救心脏骤停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抢救的处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我科2006~2008年救治20例心脏骤停的抢救过程.结果 早期组11例中,6例(10例次)室颤除颤成功,心跳呼吸恢复,脑复苏成功.4例心肌电-机械分离心肺复苏失败.晚期组2例均为室颤(细颤),1例心肺复苏成功.结论 通过积极的抢救能够增加心肺复苏成功率.

    作者:陈双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分类与处理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分类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产生的过程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结果 根据不同的并发症采用剖腹探查,腹腔灌洗等对症治疗.结论 所有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西俊;张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高龄股骨粗隆骨折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

    目的 观察带大小粗隆人工硬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11例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接Evans分型,Ⅲ型骨折7例,Ⅳ型骨折2例,V型骨折2例,均采用普鲁士加长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3年零4个月,平均18个月.患髋无疼痛,活动基本恢复术前水平.Brumback髋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2例,可1例,无失败病例(平均得分50分).结论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新的治疗方法选择,可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比目前保守治疗骨牵引、各种内固定手术,该方法治疗可更早下地饭炼,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金涛;李微;焦健;于浙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临床初步观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12月间我院各科室收治经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确诊肺癌患者135例,及我院体检中心经常规检查体检正常者的血清标本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并加以临床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357.9±97.3)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91.3±30.2)ng/L(ρ<0.01),且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无差异(ρ>0.05).结论 肺癌志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生长、发展,对肺癌的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云凌;朱福音;李响;韩玉英;张燕 刊期: 2008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中肾病眼病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足之间的关系,探讨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足)45例及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45例,对上述共90例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同日行尿常规及尿白蛋白/肌酐检查,判断有无视网膜病度及肾脏损害.结果 非糖尿病足组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67%(3/45),而糖尿病足组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9.9%(36/45),两组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ρ<0.01).非糖尿病足组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者占2.22%(1/45),尿白蛋白/肌酐阳性率为6.67%(3/45),两者之和为8.89%;而糖尿病足组尿常规示尿蛋白阳性(+~+++)者占20%(9/45),尿白蛋白/肌酐阳性率为46.7%(21/45),两者之和为66.7%(30/45).两组尿蛋白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ρ<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有相关一致性.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查病人的眼底、尿常规或尿白蛋白/肌酐,针对结果异常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来早期发现糖尿病足并防止其迅速发展,以此降低糖尿病病人的致残率.

    作者:刘兴佳;袁玉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