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珍
目的 探讨GINA方案吸入疗法加口服不同剂量的泼尼松全身用药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疗效,为临床口服泼尼松治疗中重度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童哮喘病防治中心接受GINA方案正规治疗和管理的中重度哮喘患儿共114例,随机分为A、B两组,B组再随机分为大小剂量组,根据GINA方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与每组口服不同剂量的泼尼松,A组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结果收集114例完整的病例资料,AB两组比较μ=2.55,P<0.05,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μ=2.11, P<0.05,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 结论口服泼尼松全身用药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临床有效,推荐使用中剂量治疗组的方案治疗.
作者:陈国玉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生化标志物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b)、C反应蛋白(CRP)在AMI 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AMI患者36例,在不同的时间段测定H-FABP、Mb、CRP、cTnI并与40例健康人检测结果目的 进行比较.结果 CRP在AMI发生4h后升高,在24h内均有较高水平,敏感性也较高.H-FABP与Mb在AMI发生后1h即开始升高,较CRP提前释放,持续至12h,且敏感性较高.H-FABP特异性高于Mb及CRP.cTnI在AMI发生1h后有阳性检出,但只有在6h后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H-FABP较CRP、Mb、cTnI对早期AMI(特别是6h内)更具诊断价值,cTnI为AMI的确定标志物,早期生化标志物H-FABP与cTnI一起可望成为AMI诊断的重要检志 [1].
作者:陈水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低血压虽然对健康的危害不象高血压那样突然和急骤.事实上低血压和高血压一样可以造成脑梗死,痴呆等疾病.据统计慢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为4%,老年人人群中可高达10%.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低血压也是病,必须充分重视.
作者:种法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建立八正泡腾片质量标准的含量测定项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正泡腾片中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柱为 Dikma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90nm,流速为1mL·min -1,柱温为40℃.结果 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04992~0.332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8%(n=6,RSD=2.02%).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可以有效控制八正泡腾片的质量.
作者:赖先荣;吴秦西 刊期: 2008年第32期
运用中医理论阐述胃病的病因病机及辩证治疗方法,运用经方灵活加减,并总结验方应用于临床,以有效病案、用现代辅助检查验证,结果中医治疗胃病疗效迅速良好.
作者:郝军;李萍;方习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DSA下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输卵管再通术(FTR)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132例行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再通成功率92.1%,随访46例有20例在再通后3~15个月怀孕,怀孕率43.5%.结论 DSA 技术应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又可提高输卵管超选插管及再通的成功率;在输卵管阻塞或粘连不严重的情况下,加压注射可使部分输卵管再通;造影剂建议用水溶性造影剂;伞部的阻塞一般不主张疏通;MTN-TY型鹅首式输卵管通液器可同时完成造影,疏通,值得推广.
作者:刘福忠;王建国;张坚;尚金云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手术护理目的 主要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转移对操作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本文是对人工流产综合征治疗与护理体会的初探.
作者:许顺子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2型糖尿病膀胱患者,给予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大尿流率、膀胱容量、大逼尿肌收缩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均明显下降(P<0.01),但大逼尿肌收缩压、大尿流率均明显上升( P<0.01).结论 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糖尿病膀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影响大学生健康及学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我国高校中每年约1%~3%的学生因患肝炎而休学,因此在高校新生中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追踪 2005级3842名大学生抗-HBS检测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周素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 70例经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临床治愈6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很好的疗效,且符合现代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护理重点应主要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的生命体征,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和压力;注意血压的调控,防止再出血;认真记录24h进出量,防止脱水或补液过多引起心功能不全而加重病情.
作者:袁秋月;俞红文;郭延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和解决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从对于标本的采集、设备运行状况和试剂使用及操作人员人为因素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不合格的标本加以注明,了解被检者用药状况,对标本病理部分的分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保养和故障排除方法,加强对试剂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结果在检验工作中的误差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得以消除,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结论 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预防、诊断、疗效和预后的判断,对健康状况的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淑华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血小板去除术联合ɑ-干扰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1000×10 9/L的30例患者,先应用百特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行血小板去除术,再联合ɑ-干扰素治疗(白细胞计数≥ 15×109/L+羟基脲),观察其近、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短期内临床症状获得改善,血小板下降超过50%以上;观察半年~5年,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达80%;达到CR的平均时间为4.2月(2~6月),CR持续平均时间为40 月(6~65月).结论 血小板去除术安全有效,可迅速减低血小板数,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减少细胞毒药物的使用量;联合ɑ-干扰素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庞缨;陈瑞贞;刘凌;冯莹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采取了中西医治疗结合,效果不错, 现笔者就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防治方法心得总结如下.
作者:邹同祥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附睾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鉴别诊断,并结合免疫组结果临床病理分析.方法 分析9例附睾腺瘤样瘤的大体、镜下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讨论. 结果 9例附睾腺瘤样瘤直径0.5~5.9cm,形态学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形成细小腔隙或腺样结构,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并不同程度地伴有平滑肌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衬覆上皮Calretinin、MC及AE1/AE3、 Vimentin阳性,EMA有5例阳性表达(55.6%),SMA、CEA、CD34、LCA、S-100、NF等均阴性,腺瘤样瘤须与血管瘤、平滑肌瘤、转移癌以及神经纤维瘤等进行鉴别. 结论腺瘤样瘤不常见,好发于男性或女性生殖系统,临床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支持其为间皮来源肿瘤,生物学行为良性,预后良好.
作者:胡艳萍;李雪;崔莉;刘凤阁;刘彤;许丽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分析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总结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内涵的深刻理解,在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5个误区,并相应提出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5条原则,即全面原则、效益原则、人本原则、统一标准原则、项目管理原则.
作者:王小菁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医院中心摆药室在实行中心摆药制中存在的一些管理和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及易犯的差错,及如何减少污染和防止药品变质失效以保证药品质量、提高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结果 保证药品发放的质量,减少差错和药品污染,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及时、有效、经济.
作者:侯婷婷;许伟国;薛强;李蓓蕾;丁维娜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10 d及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析.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改善进展性卒中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杨忠;张学俊;冯国营 刊期: 2008年第32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一种常见恶性造血系统疾病,以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依赖输血和进展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本文就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赵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从中医的观点阐述头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方法 引用古代经典中医文献,结合临床证候,从4个方面说明头痛的诊断治疗,并应用病例验证.结论 中医治疗头痛,方法灵活,效果良好.
作者:郝风玲;李萍;方习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COPD患者中西结合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胶囊口服和静脉营养;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2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IBW和MAMC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IBW和MAMC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结合支持治疗,能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作者:吴娟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