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小板去除术联合ɑ-干扰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观察

庞缨;陈瑞贞;刘凌;冯莹

关键词:血小板增多症, 特发性, 血小板去除/机器单采, ɑ-干扰素
摘要:目的 观察血小板去除术联合ɑ-干扰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1000×10 9/L的30例患者,先应用百特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行血小板去除术,再联合ɑ-干扰素治疗(白细胞计数≥ 15×109/L+羟基脲),观察其近、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短期内临床症状获得改善,血小板下降超过50%以上;观察半年~5年,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达80%;达到CR的平均时间为4.2月(2~6月),CR持续平均时间为40 月(6~65月).结论 血小板去除术安全有效,可迅速减低血小板数,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减少细胞毒药物的使用量;联合ɑ-干扰素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过程中的重要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mteinases,TIMPs)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天然抑制物,两者平衡关系的破坏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作者:李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体会

    目的 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设专人使用及保养,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及完好率.结果 总结提高有效的管理措施,健全和落实设备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结论 科学的仪器设备的管理是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的保证.

    作者:陈春兰;刘娟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6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何及时确诊.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1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论 窒息、胎膜早破、妊高征、早产、低出生体重等5个因素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有发病危险因素的患儿常规进行血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监测,可及时确诊.经过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齐梦瑚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眼部化学烧伤的急救治疗措施

    目的 探讨眼部化学烧伤的临床急救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31例眼部化学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总结经验.结果 31例42眼视力提高,1例1眼瘢痕增生.经过急救和治疗后随访:视力恢复在0.8以上为26眼占64.29%,0.2~0.6为10 眼占23.81%,0.1以下为4眼占9.52%.注射维生素C时少数病人出现注射侧血管疼痛,稍减慢速度疼痛好转.未发生严重感染.结论 化学性眼烧伤的早期治疗急救十分关键,要及时、耐心、细致的采取积极的急救治疗措施,重视患者心理变化,密切观察病情, 正确使用药物,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燕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术前访视对手术病人心理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病人心理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首次择期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测量访视前后手术病人焦虑值,然后对两组手术病人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于术前访视后焦虑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手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择期手术病人心理的焦虑状态.

    作者:倪新英;牛英华;周华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血小板去除术联合ɑ-干扰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小板去除术联合ɑ-干扰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1000×10 9/L的30例患者,先应用百特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行血小板去除术,再联合ɑ-干扰素治疗(白细胞计数≥ 15×109/L+羟基脲),观察其近、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短期内临床症状获得改善,血小板下降超过50%以上;观察半年~5年,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13例,总有效率达80%;达到CR的平均时间为4.2月(2~6月),CR持续平均时间为40 月(6~65月).结论 血小板去除术安全有效,可迅速减低血小板数,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减少细胞毒药物的使用量;联合ɑ-干扰素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庞缨;陈瑞贞;刘凌;冯莹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口服泼尼松加吸入疗法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GINA方案吸入疗法加口服不同剂量的泼尼松全身用药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疗效,为临床口服泼尼松治疗中重度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童哮喘病防治中心接受GINA方案正规治疗和管理的中重度哮喘患儿共114例,随机分为A、B两组,B组再随机分为大小剂量组,根据GINA方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与每组口服不同剂量的泼尼松,A组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结果收集114例完整的病例资料,AB两组比较μ=2.55,P<0.05,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μ=2.11, P<0.05,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 结论口服泼尼松全身用药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临床有效,推荐使用中剂量治疗组的方案治疗.

    作者:陈国玉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输液器对临床输液安全性的影响

    静脉输液是把较大剂量的药液通过输液器具等直接进入体循环,在给患者治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输液器的材质的确定和选择就很重要.

    作者:陈燕琴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林格氏液、5%甘露醇、透明质酸钠在关节开放性手术中对兔关节软骨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林格氏液、5%甘露醇、透明质酸钠3种不同软骨保护剂在关节开放性手术中对兔关节软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用电镜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在关节开放性手术中受到钝性撞击的兔膝关节软骨在林格氏液、5%甘露醇、透明质酸钠3种不同软骨保护剂保护下软骨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后2h软骨表面粗糙、渗出物多、软骨膜脱落;术后8周无保护组未恢复正常,而软骨保护组恢复正常. 结论 受到钝性损伤的关节软骨在完全暴露于空气的情况下,软骨损伤进一步加重,8周末未完全恢复;而在林格氏液、5%甘露醇、透明质酸钠3种药物定期湿润保护下,软骨损伤较轻,8周末完全恢复正常,三者之间无明显不同.

    作者:殷胜春;曹国龙;张金辉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新形势下职称工作在我院建设发展中的认识和思考

    当今医院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职称工作就是评价人才体系的一种手段,它不仅有强大的社会基础,而且有特殊的内涵和独特的作用,对个人具有体现自身价值,起着解决政治、经济地位的作用,对单位有着吸引、稳定和激励人才的作用.我院是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兴办的特殊社会保障福利医疗单位,担负着优抚和卫生两方面的工作职能,在目前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要想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求得一席之地,必须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那么职称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宋雁鸿;王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富裕县医院消毒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本文根据多年的医院消毒管理经验,以富裕县医院为背景,总结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和看法.

    作者:冯勋友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疗效观察

    观察了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疗程2周.结果 治疗后症状体征均取得明显疗效,提示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伟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浅谈门诊西药房管理及注意事项

    门诊西药房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监督,指导医生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用药,以发挥大的药品疗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很好的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使药物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在门诊西药房工作的30年间,我今就我的一些经验谈谈门诊西药房管理及注意事项:(1)对于发药前药物的用法在药品包装袋外面一定要详细注名;(2)对于同名不同厂家,同厂同药不同剂量,同药不同包装的药物在发药时一定要对患者作出明确交代;(3)发药前一定要交代清楚药物的正常反应与不良反应;(4)加强人员管理;(5)加强药品管理.

    作者:王建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急性腹痛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增加对急性腹痛病因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住院例54例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的统计分析.结果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病变部位,腹腔内器官占92.6%, 腹腔外器官占7.4%,常见的病因为急性胰腺炎27.8%.结论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应特别重视其诊断及治疗.

    作者:孙怡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针刺与康复结合治疗中风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中风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结果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总有效率为96.67%. 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是治疗中风的一种重要方法,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和个体化康复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衣爱枝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5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及甲氨蝶呤单药注射治疗异位妊娠.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观察组的治愈率达92.86%,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5.71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能起效加快,而且不良反应减少,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梅朝霞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加替沙星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用我院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在我科治疗81例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加替沙星20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7~14d.进行疗效观察及分析.结果 81例中痊愈17例,显效32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5%,81例痰菌转阴率86%.结论 加替沙星作为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治疗肺部感染中有着良好的疗效和较为轻的不良反应,值得我们临床应用.

    作者:刘艳琰;马原;付爱国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对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治疗与分析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35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进行统计和回顾分析.结果 在各类创伤中,单纯软组织损伤占66.0%,骨组织损伤占23.8%,多伴合并有颅脑、四肢、胸肋等部位损伤,以及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休克等严重症状.结论 口腔颌面部颌面创伤治疗是临床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各类颌面创伤的治疗原则是稳、准、快并要充分考虑美容、整容、减少疤痕、利于患者康复后的生活.

    作者:彭晓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综合康复治疗糖尿病膀胱(附23例报告)

    目的 观察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2型糖尿病膀胱患者,给予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大尿流率、膀胱容量、大逼尿肌收缩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均明显下降(P<0.01),但大逼尿肌收缩压、大尿流率均明显上升( P<0.01).结论 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糖尿病膀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敏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强的松对支气管哮喘及AECOPD的疗效比较

    目的 通过观察强的松对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期(AE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病例30例及AECOPD患者30例,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去除诱因+抗炎+化痰),激素组在给予抗炎的同时,给予强的松30mg静脉滴注, 观察其临床症状缓解,FEV1,SaO2等指标改变. 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组FEV1(%),pH,PaCO2,PaO 2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COPD组患者用强的松7d后,PaCO 2,PaO2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强的松对哮喘组的有效率大于AECOPD组.结论 (1)强的松能明显缓解支气管哮喘喘息症状及肺功能等各项指标;(2)强的松能明显缓解AECOPD喘息症状及肺功能等各项指标;(3)强的松对支气管哮喘和AECOPD 症状缓解等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作者:叶涛;秦铁林;曹勇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