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麦默通微创旋切引流术与传统开放切开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对比

曾晓莉

关键词:麦默通微创旋切引流, 开放切开引流, 哺乳期, 乳腺脓肿, 复发
摘要:目的 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引流术(MMT)与传统开放切开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MMT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切开引流术,对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与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观察组的数字疼痛量表(VAS)评分为(3.8±0.8)分,对照组的VAS评分为(3.7±0.9)分;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4±0.5)分,对照组的VAS评分(3.3±0.7)分;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T能明显减轻患者治疗过程的痛苦,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睡眠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8.5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高峰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与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改善患儿各肺功能指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及可靠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弋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浓度七氟醚全麻诱导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和新生儿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全麻诱导对剖宫产围术期产妇和新生儿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全麻下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四组,每组各25例,A组予以8%七氟醚全麻诱导,B组予以6%七氟醚全麻诱导,C组予以4%七氟醚全麻诱导,D组予以2%七氟醚全麻诱导.比较四组产妇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以及出血量、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Apgar评分.结果 A组产妇T1、T2、T3时的SBP、DBP、HR值均低于To,时(P<0.05),B组T1、T2时的SBP、DBP、HR值均低于T0时(P<0.05),C组T1、T2、T3时的SBP、DBP、HR值与To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T3时的SBP、DBP、HR值均高于To时(P<0.05).D组的出血量显著多于A、B、C组,意识消失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A、B、C组(P<0.05).四组产妇的PaO2、PaCO2、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产妇5 min时的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1 min时(P<0.05).结论 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全麻诱导,但4%七氟醚全麻诱导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影响较小,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影响.

    作者:黄卫忠;林家善;钟霓;周南先;彭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比较,其临床效果更明显,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体重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在常规饮食、运动干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 PG、HbA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MI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的BM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胀气、腹泻、鼻咽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T2DM,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及BMI降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毅;常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甲型肝炎病毒(HAV)、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关系,评估其在血液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17年1~12月肇庆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考察,检测输血五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梅毒螺旋体(TP)、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Anti-HTLV)]均为阴性.将ALT正常(ALT≤50 U/L)的87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其中393份标本作为对照组1,481份标本作为对照组2),ALT异常(ALT>50 U/L)的135份标本作为研究组.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A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输血感染五项,采用速率法检测ALT,采用ELISA方法检测HAV-IgG、HGV-IgG.回顾性分析2003~2017年肇庆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考察HBsAg阳性献血者(2216例)、Anti-HCV阳性献血者(664例)中的ALT异常率.结果 对照组1和研究组标本分别检测HAV-IgG,对照组检出352例(89.6%)阳性,研究组检出110例(81.5%)阳性,研究组的HAV-IgG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和研究组标本的HGV-IgG阳性率均为0.0%.Anti-HCV阳性献血者标本中的ALT异常率为109例(4.9%),高于HBsAg组的161例(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16例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109例(4.9%),664例Anti-HCV阳性者中,ALT异常161例(24.2%),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率低于Anti-HCV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与HCV有关联,但经特异性的ELISA和NAT检测HCV后,ALT检测再无益于改善HCV残余风险.研究组的HAV-Ig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但HAV为非经血液传播疾病,也无助于改善血液安全残余风险.

    作者:李结敏;陈志忠;陈尚良;廖扬勋;余文潮;卢少芬;梁剑锋;李勋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理疗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理疗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诊治的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实施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理疗治疗,于治疗前后行生化指标检测和疼痛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炎性包块直径减小,盆腔积液减少(P<0.05).观察组的TNF-α、CRP、IL-6、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炎性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盆腔积液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妇炎胶囊灌肠联合理疗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联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分析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组与联合组,每组各58例.单纯组患者采用单纯乳突根治术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外耳道形状变化以及干耳时间.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明显高于单纯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外耳道形状变化情况[正常率(93.10%)、小腔率(3.45%)、中腔率(3.45%)、大腔率(0.00%)]均优于单纯组[正常率(10.34%)、小腔率(34.48%)、中腔率(44.83%)、大腔率(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33.56±2.47)d,短于单纯组的(45.67±3.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与乳突根治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术后干耳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荐使用.

    作者:陈伟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548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常见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

    目的 了解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审方药师干预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记录,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1月~2017年12月PIVAS分别调配113.77万份和99.91万份医嘱,不合理用药医嘱分别为301份(0.0265%)和247份(0.0247%).不合理用药医嘱以普外科、肿瘤科和急诊内科居多.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溶媒种类选择不当(38.89%)、溶媒量使用不当(41.41%)和超剂量使用(7.91%).消化系统用药不合理用药医嘱多(17.34%),其次是维生素营养类药(12.77%).结论 药师利用PIVAS平台审核医嘱,可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充分体现了药师的价值.

    作者:陆敏;张桂芬;谢丹;邹音;陈蕊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在孤残儿童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在孤残儿童康复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的具体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孤残儿童12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AD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AD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ADL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观察组ADL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消除孤残儿童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东芝;苏虹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卡前列甲酯栓在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恢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产妇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24 h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分娩3d后子宫的恢复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满意率为9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在使用缩宫素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妇的产后出血,并且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小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体位麻黄碱滴鼻预防高压氧所致中耳气压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麻黄碱滴鼻预防高压氧所致中耳气压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首次行高压氧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同舱治疗,第1、2、3天进舱前予麻黄碱滴鼻,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后仰平卧位滴麻黄碱,观察组患者采用平卧位头后仰侧转45.体位滴麻黄碱.比较两组患者的中耳气压伤发生情况、鼓膜损伤程度及高压氧治疗耐受性,分析评估不同体位麻黄碱滴鼻对高压氧治疗所致中耳气压伤的预防效果及患者耐受性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中耳气压损伤发生率(6.66%)显著低于对照组(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鼓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压氧治疗耐受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黄碱滴鼻时选择平卧位头后仰侧转45°体位,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中耳气压损伤发生率,减轻鼓膜损伤程度,提高其高压氧治疗耐受性,在预防高压氧所致中耳气压伤的应用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彭龙娇;冯美莲;贺三娇;罗晓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体表标志定位与超声引导定位在剖宫产产妇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体表标志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在剖宫产产妇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产妇进行体表标志定位,研究组产妇使用超声引导定位.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麻醉前定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妇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改硬膜外麻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体表标志定位比较,超声引导定位在剖宫产产妇麻醉中的效果更佳,虽然麻醉前定位时间长于体表标志定位,但是能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开敏;陈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右美托咪啶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患者行切痂植皮术时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患者行切痂植皮术给予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 在麻醉诱导前10 min(t1)时,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切痂植皮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结束前10 min(t3)、术后24 h(t4)、术后72 h(t5)时,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s时,研究组患者的尿素氮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对重度烧伤患者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其经肝脏代谢,清除速度不依赖肾功能,是重度烧伤患者极为理想的麻醉药物.

    作者:黄毅升;钟宝琳;江翠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胫骨横向骨搬移应用于治疗糖尿病足的时间并不长,且胫骨横向骨搬移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治疗标准缺乏共识.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的生物学机制可概括为两方面:利用Ilizarov技术的张力-应力”法则促进血管循坏再建及组织重生;刺激骨髓干细胞及在SDF-1-CXCR4轴介导下诱导SDF-1a的表达及EMT使创面再生修复.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青睐,但国内骨科医生对利用胫骨横向骨搬移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适应征、系统治疗方案仍不熟悉.目前研究认为,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应遵循内外科联合治疗,但是骨窗大小及搬移时长仍需大量动物及临床实验探索.本文就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原理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孙震;王涛;张启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围术期护理在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在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输尿管镜下手术治疗,依据围术期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分别为8.33%和97.2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为36.36%和78.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术治疗中,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对其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6日~2018年2月14日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经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及阿托品行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出血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为(20.32±1.25)min长于对照组,清醒时间[(15.32±1.32)min]及出血时间[(5.10±0.36)d]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79.25±0.36)次/min]和二氧化碳分压[(40.01±0.45)mmHg]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90.36±1.3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61%)低于对照组的16.13%(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与阿托品行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发挥显著镇痛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郑秋武;刘莉莉;柯品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出生缺陷产前诊断是多学科复杂系统工程——访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刘俊涛教授

    以“健康中国,妇女健康”为主题的“2018年林巧稚妇产科学论坛暨第十四届妇产科华润会议”7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突出人文理念,覆盖了我国妇产科学领域重点临床内容,以专题讲座、病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刘俊涛教授在题为《染色体病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报告中,介绍了当前我国出生缺陷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分享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潘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择期行上肢手术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5例.观察1组患者用100 μg右美托咪定联合40 ml罗哌卡因(0.375%),观察2组用50ug右美托咪定联合40 ml罗哌卡因(0.375%),对照组患者用40 ml罗哌卡因(0.375%),比较三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疼痛及镇痛情况、皮质醇浓度以及麻醉安全性.结果 观察1组患者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观察2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患者的首次疼痛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明显短于观察2组、对照组,首次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皮质醇浓度在神经阻滞10 min、手术开始时明显高于麻醉开始前,观察1组神经阻滞10 min、手术开始时的皮质醇浓度低于观察2组,观察2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肢手术患者用100 μg右美托咪定联合40 ml罗哌卡因(0.375%)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可改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王为库;李仁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体重指数和腹围指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部位和病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和腹围指数对缺血性卒中部位和病因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CI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测量记录两组的身高、体重和腹围,计算BMI和腹围指数,进行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和TOAST分型.结果 观察组的超重与肥胖亚组BMI、腹围异常亚组腹围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亚组OCSP分型中的PACI型比例(41.25%)高于TACI型(6.25%)、LACI型(30.00%)、POCI型(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腹围指数亚组OCSP分型中,≤1cm/kg亚组仅POCI型比例低于>1 cm/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OAST分型,分为25例(31.25%)LAA型、27例(33.75%)SAO型、13例(16.25%)CE型、7例(8.75%)SOE型和9例(11.25%)SUE型.不同BMI亚组TOAST分型中仅有SAO型比例低于LA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腹围指数亚组TOAS分型中的>1 cm/kg亚组LAA型高于≤1 cm/kg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 cm/kg亚组LAA型低于≤1 cm/kg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S患者的BMI和腹围指数能影响缺血性卒中部位和病因,可作为预测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四平;袁坤雄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西吡氯铵含漱液在牙龈炎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在治疗牙龈炎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7天的PL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4、7天的PL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7天的G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4、7天的G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牙龈炎,在有效抑制牙菌斑的形成、改善患者的牙龈炎病症方面,均可发挥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大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