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学生自主管理实训室开放模式的评价与分析

王继红;卫晓娅

关键词:自主管理, 开放模式,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学生自主管理实训室开放模式的效果及评价方法.方法 选取我校2014年9月~2016年3月护理专业需进行开放实训室学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年级分组,设立对照组108人,观察组152人.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习结束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的课时情况及技能操作成绩,对观察组学生开放实训室的观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课余开放课时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2.503,P=0.028);观察组对于实训室开放的情况比较满意(均(x)>4);观察组的无菌技术、静脉输液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4.305,P=0.038),两组学生护理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训室开放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技能成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实训室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5T磁共振DWI和ADC在血管瘤与结节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应用于肝脏血管瘤与结节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我院收治的肝脏实性结节性病变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单发结节性肝癌31例,肝血管瘤2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5T磁共振DWI扫描,经相关软件处理,获得DWI与ADC图,并测量ADC值,对两组患者DWI信号强度与ADC值进行比较.结果 结节性肝癌组患者病灶在DWI上表现以明显高信号为主,占90.32%,血管瘤组患者病灶在DWI上表现以稍高信号为主,占70.83%,两组DWI信号强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组患者ADC值同结节性肝癌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病灶DWI图像信号特征与ADC值均有明显区别,1.5T磁共振DWI与ADC可为两者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周礼金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颅脑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的干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行同期手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及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研究当中不存在患者死亡,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邹有香;谢丽娟;罗玉兰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口服液体石蜡油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改良留置胃管方法,在置管前先口服液体石蜡油,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科住院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后方法留置胃管,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患者舒适程度、患者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间[(6.12±1.02) min]短于对照组[(10.08±1.04) min],一次性插管成功率(100.00%)、舒适率(92.86%)均高于对照组(70.00%、70.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28%)低于对照组(1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新改良留置胃管方法,留置胃管前口服石蜡油,大大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这种方法科学,高效,安全,操作方便简单,从而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得到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秋燕;陈震宇;刘艳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构建学生自主管理实训室开放模式的评价与分析

    目的 探讨学生自主管理实训室开放模式的效果及评价方法.方法 选取我校2014年9月~2016年3月护理专业需进行开放实训室学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年级分组,设立对照组108人,观察组152人.对照组采用教师主导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习结束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的课时情况及技能操作成绩,对观察组学生开放实训室的观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课余开放课时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2.503,P=0.028);观察组对于实训室开放的情况比较满意(均(x)>4);观察组的无菌技术、静脉输液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4.305,P=0.038),两组学生护理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训室开放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技能成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实训室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王继红;卫晓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地尔硫联合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应用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5日~2017年3月12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地尔硫联合地高辛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地高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91.44±6.33)分]、社会功能[(90.26±6.25)分]、心理功能[(88.43±5.45)分]、物质生活[(90.35±6.30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2.45±4.25)、(70.15±4.20)、(71.21±4.22)、(75.34±4.30)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Ⅰ期8例,心功能改善Ⅱ级1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Ⅰ级5例,Ⅱ级15例)(P<0.05).结论 地尔硫与地高辛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确保治疗效果,并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孙良桢;方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病情评估表在神经内科患者分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应用自制病情评估表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12月我院收治的2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科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2例及对照组101例.对照组患者由护理人员按照Barthel指数评定表给予评分,医生以该评分为主要依据评定护理等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医生按照自制病情评估表对患者进行神志、年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糖、潜在并发症的监测,根据评分标准将患者病情分为轻、中、重、危四个级别,据此再结合Barthel指数评定等级下达护理等级医嘱.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等级符合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等级符合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制病情评估表能使分级护理的判定更细则化、规范化,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宋正新;王敏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60例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射影像技术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X线检查,观察组使用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组的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检出率以及异物征象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异物检出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支气管阻塞检出率、纵隔位置变化检出率、肺炎检出率、肺气肿检出率以及肺不张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扫描检查与普通X线检查均在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效果,但相较于普通X线检查,螺旋CT扫描检查对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异物检出率更高,且在异物征象检查中对异物的大小、形态以及位置的判断更准确,值得推广.

    作者:温伟春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生长抑素、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均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生长抑素.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撤离呼吸机时间[(3.26±1.61)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6±1.05)d]、腹痛缓解时间[(2.16±1.56)d]均短于对照组[(5.64±1.46)、(4.62±1.24)、(4.64±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d后,研究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泮托拉唑钠、生长抑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理想.

    作者:张旭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响应曲面法优化板蓝根颗粒干法制粒工艺

    目的 确定板蓝根颗粒的佳制粒工艺条件,考察辅料、送料速度、滚压速度、滚轮压力对干法制粒工艺的影响.方法 以送料速度、滚压速度和滚压压力为自变量,以颗粒一次成型率、溶化性为因变量,通过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干法制粒工艺参数.结果 送料速度和滚轮转速是影响板蓝根干法制粒的关键工艺参数,确定佳工艺条件为:送料速度(X1)为50 r/min、滚轮转速(X2)为8 r/min、滚轮压力(X3)为15 MPa.通过3批放大工艺验证,显示优化后工艺参数制备的板蓝根颗粒具有成型率高(80.88%)、溶化性(14.3 min)好的优点,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具有较小的偏差.结论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板蓝根干法制粒工艺参数合理、可行,重复性较好,模型预测性强,为今后该产品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持.

    作者:杜中梅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心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化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患者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情况、遵医行为和近期疗效.结果 化疗前,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项指标评分、SAS、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的EORTC 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SAS、SDS评分所有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ORTC 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率.

    作者:王杏英;李俊玉;王晓松;邱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胰岛自身抗体和生化指标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针对糖尿病患者检测抗胰岛素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临床DM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抗胰岛素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根据抗体阴性/阳性分为T1DM组和T2DM组,分别比较两组的空腹葡萄糖、空腹胰岛素及空腹C肽浓度.结果 T1DM组患者的IAA-Ab、ICA-Ab以及GAD-Ab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A-Ab、ICA-Ab以及GAD-Ab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空腹胰岛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葡萄糖和空腹C-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检测自身抗体,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鲍彩丽;俞莹;刘雯;应筱雯;杜山青;吴迪;龚玲;汤园园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食管癌抗肿瘤免疫药物治疗值得期待——访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巴一教授

    2017年7月8日,“第十一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CSMO)暨第六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在北京举行.CSMO大会从2007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大会见证了中国肿瘤内科的发展和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所取得的诸多进展.CSMO大会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次大会除了传统肿瘤治疗及相关诊断领域的学术交流以外,更重要的是与会专家、学者紧跟新的免疫治疗研究等国际前沿,分享新经验、新成果,共同推动我国肿瘤内科研究和诊断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作者:潘锋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高校大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环境与健康课程

    目的 探讨自愿学生组建的“小老师主讲组”教学法,提高学生与学生、主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大课堂互动效果.方法 结合TBL、PBL、“SandWich”教学方式,教学成果对我校2014年9月~2015年7月公选大课堂的1~4年级本科生370人,进行了两个时间点问卷调查(开课前和课程结束时)的收集,通过专业统计学分析,确认了此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可行性.结果 在健康、亚健康的认知方面,上课后比上课前的认知正确度明显提高;对环境的关注度,在上课后更强.在详细内容的了解程度方面,包括室内空气、室外空气、水、土壤四个方面的污染与人体健康,在上课后正确率人次明显高于上课前,不正确人次明显低于上课前(以上所有的P值<0.001).结论 教学成果显示此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大课堂学生们的上课热情和课前知识准备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们对相关领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广泛、深入的掌握所学知识.

    作者:高开屏;杨一;翟日洪;焦亚斌;赵振富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54例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肿大小[(35.01±4.15) m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0.18±3.45)分]、神经功能缺失评分[(85.28±2.19)分]优于对照组[(30.20±1.18) ml、(7.29±3.18)分、(15.45±6.28)分](P<0.05);观察组患者中,复发4例、未复发50例,复发率(7.40%)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该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忠民;王海波;袁伟;栗昭生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规范化护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且痰培养两次以上细菌呈阳性、均使用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的120例住院患者.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经过筛查符合条件的患者78例为对照组,从2013年1月开始我科针对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经过筛查符合条件的患者共4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转归情况、一般情况、痰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卫生执行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管理能够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住院天数,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痰培养转阴率,缩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平均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改善患者一般情况,促进患者转归,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根秀;邓伍秀;钟美兴;张巧玲;陈观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盲肠憩室炎34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盲肠憩室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2011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34例盲肠憩室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急性右下腹疼痛.术前腹部CT确诊盲肠憩室炎23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0例,误诊为阑尾脓肿1例.行盲肠憩室切除合并阑尾切除术19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内科保守治疗成功13例.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切口感染3例(14.3%),经换药后痊愈,无吻合口瘘及肠瘘发生,无围术期死亡.保守治疗13例患者出院后腹痛再发9例(69.2%),经抗感染治疗腹痛缓解出院.全部病例均定期随访,随访1~60个月,疗效持续,安全可行.结论 盲肠憩室炎误诊率高,常规术前CT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其保守治疗成功率低,复发率高,积极建议手术治疗.可根据憩室炎症情况,有无穿孔,憩室数量等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范峰;康涛;陆耀良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及术后恢复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及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4日~2016年4月24日收治的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和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PSQI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可缩短手术、肛门排气、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其术后恢复.

    作者:周素群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综合性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性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盐田区社区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依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常规组:根据医嘱进行常规药物治疗、饮食以及运动指导等,干预组采用综合性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相关指标、服药依从性、生活习惯改变以及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降至(7.88±1.45) mmol/L,且其他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均有明显改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均明显提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综合性社区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其生活习惯,显著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可被广泛应用于以社区为单位的糖尿患者的日常护理中.

    作者:杨小红;刘卫华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精心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精心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时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陈晓静 刊期: 2017年第24期

  • 干式融浆机和水浴式融浆机溶解冷沉淀及溶解时间的长短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使用干式和水浴式融浆机两种方式融解冷沉淀以及融解时间长短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的影响,为达到更好的融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2月3~7日我院宝安中心血站提供的120袋冷沉淀(规格1.0 U/袋),采集时间相近,均不能超过5d,将120袋冷沉淀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袋,编为1组和2组.1组采用干式融浆机溶解,2组采用水浴式融浆机溶解,对120份置于不同融浆机37℃融解10、20、30 min的冷沉淀样品,分别测定FⅧ、VWF抗原、PT、TT、APTT及Fib.结果 两组的融浆效果及各个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融浆时间的延长,会导致APTT延长,FⅧ、VWF抗原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融浆时间延长会导致凝血因子FⅧ、VWF抗原活性下降,APTT延长,为达到更好的临床输血疗效,推荐融解冷沉淀的佳时间为10 min.

    作者:杨庆文;李广莹;丁文 刊期: 2017年第24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