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周平;廖碧翎;曾俊
目的 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风团消失时间和瘙痒消失时间[(12.51±1.01)d、(13.24±2.2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6.01±2.73)、(17.19±3.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疗程,加速症状消退,减轻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林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人性化护理、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量表评估其家庭功能,比较不同家庭功能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并对本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其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家庭功能较好72例,家庭功能较差48例,家庭功能较好患者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家庭功能较差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好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功能与其血糖控制情况具有密切关联,给予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确切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罗文娟;袁华香;吴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在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缓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因肛肠疾病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则联合耳穴埋豆及穴位贴敷护理干预,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1,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肛肠疾病术后患者而言行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蒋玲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高龄骨科患者应用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58例高龄患者,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n=30)与全身麻醉(GA)组(n=28).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6、12、24、72 h的认知能力,观察麻醉前后的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并比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CSEA组麻醉后6、12 h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麻醉后6、12、24 h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后24 h的MMSE评分与G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后的POCD发生率均低于GA组,两组麻醉后6、12h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短期认知功能明显小于全身麻醉,副作用相对较小.
作者:熊凯;吴志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系统评价集束化护理对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期刊数据库(Wanfang)、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等数据库,查找关于集束化护理对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随机对照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2016年12月.由两名评价员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Man 5.2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20 6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期间MDRO发生率[OR=0.56,95%CI(0.51,0.61),P<0.00001],提高患者感染MDRO后治愈率[OR=2.51,95%CI(1.45,4.32),P=0.0009],减少患者感染MDRO后死亡率[OR =0.40,95%CI(0.23,0.69),P=0.0009],延长患者感染MDRO前住院时间[SMD=4.49,95%CI(2.20,6.79),P=0.0001],缩短患者感染MDRO后住院时间[SMD=-32.15.95%CI(-57.51,-6.78),P=0.01],减少患者总住院时间[SMD=-3.31,95 %CI(-4.53,-2.10),P<0.00001],减少患者用于治疗MDRO感染的日均费用[SMD=-8.81,95%CI(-12.83,-4.80),P<0.0001].结论 本研究现有证据显示,集束化护理对于MDRO是一种较为可行、有效的干预措施,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以上结论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杨晓玲;江湖;冷志兵;蒲亨萍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纳布啡在小儿日间手术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3~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日间手术室全身麻醉下行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13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69例)和纳布啡组(67例).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3 ug/kg,纳布啡组给予纳布啡0.3 mg/kg,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并置入喉罩,手术结束后带喉罩转运至PACU,待患儿拔除喉罩在患儿家长陪同下进行3h的术后观察.采用FLACC小儿疼痛评分法和Ramsay镇静评分法,分别于拔除喉罩即刻(T0)、拔除喉罩后1 h(T1)、拔除喉罩后2 h(T2)及拔除喉罩后3 h(T3)4个时间点对两组患儿的镇痛及镇静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记录苏醒期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纳布啡组患儿T0时的疼痛评分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患儿T0、T1和T2时点的镇静评分低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舒芬太尼组相比,纳布啡组患儿苏醒期的低氧血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布啡可产生较舒芬太尼更长的镇痛时程,同时亦可有效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适用于小儿日间手术术后的疼痛护理.
作者:刘佩珍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PPT多媒体教学法在心胸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2级大专护理1班的86名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PPT多媒体教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课辅助教学,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并分析观察组护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观察组护生认为微课辅助教学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重点及难点知识掌握均占97.67%,认为该方法更适合课后自主学习占95.35%,认为其可加深对操作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均占93.02%,认为其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有效补充占90.70%,可激发学习兴趣占88.37%.结论 在心胸外科护理教学中实施微课结合PPT多媒体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叶汪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在顽同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5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2例顽同性鼻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56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出血点电凝加纱布填塞,B组采用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成功率、复发率、术后通气功能及嗅觉功能以及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止血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3%,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的鼻腔嗅觉功能评分、鼻通气总阻力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肯定,止血彻底,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泽斌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S-腺苷蛋氨酸对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栓塞(TACE)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治疗,包括TACE治疗、肝泰乐片+维生素C+肌苷注射液等药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TACE后予以S-腺苷蛋氨酸静滴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急性肝功能损害,促进患者的肝功能恢复.
作者:曾筱怡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营养支持方案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呼吸肌疲劳患者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呼吸重症监护室呼吸肌疲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清蛋白、前蛋白、血红蛋白、上臂围(TSF)、上臂肌围(A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MCAM))、免疫功能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清蛋白、前蛋白、血红蛋白、TSF、AC、MCA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EV1%、FEV1lFVC、MIP、PaCO2、PaO2、辅助呼吸肌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呼吸重症监护室呼吸肌疲劳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部分免疫功能,以提高患者的呼吸肌能力,提高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诗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对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8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12例,对照组为术后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56例,统计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分析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全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与年龄、吸烟史、肺功能受损史、心脏病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低氧血症、术后血液动力学改变、术后纵膈摆动、术后剧烈疼痛、术后便秘有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全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65岁、肺功能受损史、心脏病史、术后低氧血症、术后血液动力学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较多,包括年龄、心肺功能、手术类型、术中出血量等,对此,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电监护,及时止痛、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卜金枝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在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呼吸用力指数和呼吸浅快指数对脱机能力和撤机条件进行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ICU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撤机成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57例为研究组,再抽取同期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但撤机失败的COPD患者57例为对照组.采用呼吸机对两组患者呼吸用力指数和呼吸浅快指数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项指标水平的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呼吸用力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浅快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用力指数和呼吸浅快指数两项指标水平检测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撤机成功者的呼吸用力指数明显高于失败者,呼吸浅快指数明显低于失败者,临床可根据这一特点,对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具备撤机条件作出更加客观而准确的判断.
作者:占根生;张满良;李丽荣;张倩玮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和常规输卵管通液法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孕不育症经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近端堵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治疗.术后均随访观察1年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下床时间、疗效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为5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妊娠时间为(4.1±0.9)个月,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较常规通液法治疗输卵管近端堵塞效果更加显著,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景曦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尿素氮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衰竭的效果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陶钧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p)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感染状况,分析Hp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2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碳14呼气卡实验方式对体检者进行Hp感染情况调查,同时采用自制问卷对体检者日常情况加以调查,观察指标包括健康体检者发生Hp感染情况、Hp感染相关因素、不同年龄段体检者Hp感染情况.结果 235例健康体检者中发生Hp检测呈阳性者共计115例,占比48.94%;年龄≥50岁群体Hp感染率为56.67%,明显高于年龄<50岁群体的35.29% (P<0.05);酗酒人群Hp感染率为65.93%,明显高于少量饮酒或不饮酒人群的26%(P<0.05);吸烟人群Hp感染率(60.39%)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的Hp感染率(27.16%)(P<0.05);有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人群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及糖尿病人群的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人群Hp感染率(49.19%)与无血压人群的Hp感染率(50.8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吸烟(OR =9.943,P=0.045)和年龄≥50岁(OR=6.132,P=0.039)为健康人群发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健康人群Hp感染与不良生活习性、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年龄因素关联密切,其中吸烟和年龄≥50岁是健康人群发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程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升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上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ITP的效果确切,能够快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旭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扩弓辅弓与改良横鄂杆扩大上颌牙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颌牙弓轻度狭窄需进行扩弓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扩弓辅弓组与改良横鄂杆组,各24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扩弓辅弓与改良横鄂杆进行扩大上颌牙弓,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牙弓宽度情况.结果 扩弓辅弓组患者矫治后第一前磨牙间的牙弓宽度增加不明显(P>0.05),而第一磨牙间和第二前磨牙间的牙弓宽度明显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横鄂杆组患者矫治后的第一前磨牙间、第一磨牙间和第二前磨牙的牙弓宽度均显著大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改良横腭杆组第一前磨牙间的牙弓宽度明显大于扩弓辅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牙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扩弓辅弓和改良横腭杆扩弓对于上颌牙弓轻中度狭窄患者均有较好的扩弓效果,可以根据病例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应用方法.
作者:熊斌;赵有新;骆明乐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分析持续输注艾司洛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雷米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持续输注至拔除气管导管即刻,研究组患者给予等量艾司洛尔持续输注.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变化、雷米芬太尼的用量和气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气管插管时(T1)、拔除气管导管时(T3)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1、T3时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2、6、12、24 h各个时间点的VS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气管拔管时间和雷米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给予艾司洛尔可安全有效地减轻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诱发的痛觉过敏,减少术中雷米芬太尼的用量,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作者:彭娟;周艳;王宁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β海洋性贫血患儿与正常同龄儿童身高、体重及BMI指数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门诊确诊为β海洋性贫血的5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52例正常同龄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及BMI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及BM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海洋性贫血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给予及时治疗或监测,必要时需要干预其身高和体重的增长.
作者:罗娟娟;黄美珍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以胜任力教育为培养模式,以灾难事件凸现的救援需求为基础,探索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护生灾难救护能力的培训大纲,对各类常见灾难救援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德尔菲(Delphi)咨询法于2016年1~3月以23名灾难护理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以制订科学、规范的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90.0%,专家权威系数平均分值>0.7,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经x2检验有显著性(P<0.05).终高校护生的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包含11个培训项目、49个培训内容以及相应的目标和96学时.结论 本研究函询专家的权威性和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均较高,其编制的高校护生灾难救护能力培训大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作者:戴月;蔡兰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