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钛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李荣华

关键词:微型钛质钢板,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疗效, 预后,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微型钛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5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型钛质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低于观察组的94%,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18.41±21.3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94.59±20.72)ml,手术时间为(91.49±15.5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5.56±18.5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0.31±2.78)周、住院时间为(2.34±1.6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68±3.35)周、(5.29±1.3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迟缓愈合、畸形愈合、固定松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钛质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良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泼尼松口服、环磷酰胺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静脉滴注,1次/d,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共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血浆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PRO)、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Alb、24 h PRO、β2-MG、TC、TG、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lb、24 h PRO、β2-MG、TC、TG、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压、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缬沙坦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24 h PRO,改善血流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该方法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帅家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特异性下腰痛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非特异性下腰痛原因.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非特异性下腰痛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分别行膝关节HSS评分,测量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前凸角、骶骨前倾角),术后对非特异性下腰痛者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术后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的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HSS评分、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术前术后差值与ODI呈正相关(r=-0.723、0.831、0.69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下肢力线改变,导致脊柱负重力线改变,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发生改变,腰椎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在建立二次平衡前,因腰椎不稳出现下腰痛.

    作者:赵宝平;刘日光;叶川;刘元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尿道Peel-away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尿道Peel-away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经尿道Peel-away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膀胱结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往期采用常规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膀胱结石患者均一次性碎石成功,膀胱结石均全部清除,无膀胱壁损伤,无尿外渗,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无感染和结石残留,术后住院时间为7~10 d,平均8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冲洗液使用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出院前行B超或X线复查,未见残余结石.术后4例失访.两组患者获随访为6~20个月,平均(11.8±4.7)个月,1~2个月恢复尿控,未见结石复发及尿道狭窄.结论 经尿道Peel-away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技术.

    作者:管德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半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50.5± 14.8)vs (87.4±20.0) min],术中出血量少[(85.7±35.0)vs (236.7±5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0±1.7)、(15.9±1.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5.2%、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预后好的特点,其效果优于DH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苏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变化及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91.1%)比对照组(82.2%)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陶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初步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将我院2014年1~9月期间住院的211例患者分成三组:肾功能正常组[GFR≥90 ml/(min· 1.73 m2),n=139],GFR轻度降低伴肾脏损害组[60 ml/(min· 1.73 m2)≤GFR<90 ml/(min· 1.73 m2),n=54],肾功能损害组(GFR<60 ml/(min·1.73 m2),n=18],比较三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患者肾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HCY总均值为15.54 μmol/L(95%CI:14.82~16.27,F=32.09,P<0.01),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单变量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22.66,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可能为导致血液中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易小艳;胡飞跃;匡金石;贺平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掌指(足跖)骨骨折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延迟愈合,发生率为2.0%,愈合时间为(5.1±0.9)周,对照组延迟愈合4例,骨折不愈合1例,发生率为10.0%,愈合时间为(8.2±1.3)周,两组的不良愈合发生率及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仕清;张思平;陈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钢板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8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A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半年肢体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骨质愈合时间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P<0.01),B组的住院时间较A组短(P>0.05);A组肢体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7%、16.7%,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总体优于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作者:彭伟君;高俊;张瑞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急诊人员到达现场确诊为ACS老年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全部患者人院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8.57%(3/3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28.57%(10/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h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动脉即刻左心房血管前向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K-MB、LDH、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CS老年患者院前急救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救治,安全可靠,能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且对行PCI术后的心肌灌注与冠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青山;将龙元;周天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同时给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进行心功能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级和Ⅱ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能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林峰;谭海涛;曾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分析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代谢的影响及差异性

    目的 分析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代谢的影响及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长期应用和推广.

    作者:苏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MIPPO)植入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骨科收治的20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病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植入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植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植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得以随访6~36个月,全部患者的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钢板断裂、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有利于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林石荣;田华宁;秦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型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微型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52例小儿尺桡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微型锁定钢板组28例使用2.7 mm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克氏针组24例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随访6~12个月,平均7.2个月.结果 微型锁定钢板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与克氏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感染、腕关节疼痛、骨折畸形愈合、术后骨折再移位、骨骺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方法均是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方法.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效果较好,能有效防止术后感染、腕关节疼痛、骨折畸形愈合、术后骨折再移位和骨骺损伤,是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东平;钱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红蛋白(Hb)及血浆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4例,将其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治疗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HDF组)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HD+HP组),每组18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RP、IL-6、Hb、Alb、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F组及HD+HP组患者血CRP、IL-6、磷、PTH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b、Alb及钙离子水平明显上升,HD+HP组血CRP、IL-6及PTH指标较HDF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炎性反应,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态及钙磷代谢,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红微;刘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法与常规治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诊的100例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补液、保护肠黏膜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并观察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72 h的疗效,两组症状缓解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利美;秦微;梁启慧;冯远征;易仟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7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服药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情稳定率为6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为1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PANSS总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维持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社会功能.

    作者:邱继红;程雪;杨辉;程晓平;周建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脑功能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于脑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检索1995年1月~2015年1月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科克兰图书馆、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医学文摘数据库、学术期刊集成数据库等数据库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Stata/SE version 12.0软件对纳入资料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终纳入8篇RCT,共3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170例、对照组1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结束时的Da-jvO2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发表偏倚可控.实验组手术结束时的CERO2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发表偏倚可控.结论 体外循环患者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升脑组织摄氧能力,促进氧供代谢,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莉;黎洪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完全经阴道肾上腺及肾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完全经阴道肾上腺及肾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实施肾上腺及肾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腹腔镜手术的常规护理配合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同时统计手术过程中与巡回护士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及术中器械护士存在的问题.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骨性突出部位红肿、臂丛神经麻痹、输液通道脱出及术中患者移动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器械护士发生器械传递错误、对手术步骤不熟悉及使用仪器设备不配套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医护配合效率,缩短经阴道腔镜下肾上腺及肾脏手术的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术后麻醉的顺利复苏.

    作者:马士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让患者舒适地享受口腔医疗服务——访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医师赵强博士

    牙疼,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几乎上升到了“天下第一痛”的地位.人们对于牙病的恐惧,从“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了命”的俗语中即可窥见一斑.然而,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近年来却立足于“让患者舒适地接受口腔医疗服务”的理念,以国际口腔临床医学前沿的无痛微创、种植义齿、牙修复、显微根管治疗等特色技术为核心,立足于“无痛”“微创”等行业理念,多措并举地消除口腔科患者对“治牙”的恐惧心理,一步一步地奠定了“京北地区规模大的口腔专科”的行业地位.

    作者:刘志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印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