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穿后低颅压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施彦;赖文娟;何重福;郭渊博;郭斌

关键词:腰穿后低颅压头痛, 羟乙基淀粉溶液, 地塞米松, 硬膜外腔注射
摘要: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穿后低颅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5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后发生低颅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空白组给予硬膜外填充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硬膜外填充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给予硬膜外填充6%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头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41~60岁年龄组的头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RS评分<4分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空白组、对照组,4~6分所占比例和>6分所占比例显著低于空白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地塞米松注入硬膜外腔治疗腰穿后低颅压头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脂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LVH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钙拮抗剂(CCB)和(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常规抗高血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加血脂康胶囊口服0.6 9,2次/d,连服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脂(TG、TC、HDL-C、LDL-C)指标、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LVMI、TG、TC和LDL-C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仅LVMI在治疗后降低,而TG、TC、LDL-C和HDL-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MI值为(120.38±15.53)g/m2,低于对照组的(132.32±14.85)g/m2(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脂康胶囊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逆转心肌肥厚,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柏华;明光福;张昭;刘志为;刘庆;唐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前倾角变化对股骨近端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使用有限元分析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后前倾角变化对股骨近端力学产生的影响,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2015年5~8月,选择1名男性志愿者,身体健康,使用16层螺旋CT对该志愿者的髋关节进行扫描,获取数据,在CAD软件和三维重建软件的基础上,以股骨近端为目标,结合有限元分析建立Pauwells角是70°的三维模型,该模型中股骨颈骨折接受内固定术后的前倾角度数分别是0°、10°、20°,然后将人体缓慢行走时应承受的约束力和应承载的负荷附加到该三维模型上,观察不同模型间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当前倾角为10°时,股骨近端承受的大应力值是200 MPa,位移是1.2 mm,随着前倾角增大或者减小,股骨端承受的应力和位移也会随之增大.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术中,帮助患者恢复前倾角对患者术后康复异常重要,可明显抑制术后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

    作者:蔡跃波;唐迎春;李建赤;徐自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茶碱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入选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1周.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优于氨茶碱,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袁晓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究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掌指(足跖)骨骨折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延迟愈合,发生率为2.0%,愈合时间为(5.1±0.9)周,对照组延迟愈合4例,骨折不愈合1例,发生率为10.0%,愈合时间为(8.2±1.3)周,两组的不良愈合发生率及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仕清;张思平;陈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椎间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2月,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手术,对照组行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逢文;张宪彧;吴小华;双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地区5000例孕妇早产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本地区孕妇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00例孕产妇的临床和社会经济信息,分析本地区孕妇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孕妇120例,总发病率为2.4%(120/5000).年龄、受教育情况、妊娠次数、胎膜早破、阴道炎、绒毛膜羊膜炎及膀胱炎均可能与早产相关.通过修正,妊娠次数(OR:2.25;P=0.010;95%CI:1.22~5.08),绒毛膜羊膜炎(OR 1.78;P<0.01;95%CI:1.23~3.08),胎膜早破(OR:4.12;P=0.020;95% CI:2.23 ~8.45)及阴道炎(OR:1.98;P<O.01;95% CI:1.04~2.65)明显与早产相关.结论 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及阴道炎孕产妇早产风险明显增高,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及规范产检对早产的预防和诊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变化及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91.1%)比对照组(82.2%)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陶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20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足部症状(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不良事件(如感染等并发症、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率、用药及饮食掌握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用药及饮食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足部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观察组的DMQLS评分为(91.7±3.4)分,高于对照组的(80.5±4.3)分(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更好地康复.

    作者:彭玉梅;苏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印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乳晕径路腔镜双侧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经乳晕径路腔镜双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切除术与开放手术两种手术方法,为临床甲状腺良性结节切除的手术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双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腔镜组和开放组,腔镜组使用经乳晕径路腔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方法,开放组使用传统开放手术双侧甲状腺切除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情况、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需求、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美容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等方面的数据.结果 腔镜组83例,开放组132例,两组比较,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3.2±7.2)ml,显著少于开放组的(17.3±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3.9±1.3)d,短于开放组(6.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87±12.4)min,明显长于开放组(56±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腔镜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腔镜组(39.4±13.1)ml,开放组(40.1±8.2)ml,镇痛需求、总体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径路腔镜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美容效果方面优于开放手术,但手术时间偏长、住院费用较高,两种手术方法同样安全可行.

    作者:孙文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尿道Peel-away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尿道Peel-away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经尿道Peel-away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膀胱结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往期采用常规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膀胱结石患者均一次性碎石成功,膀胱结石均全部清除,无膀胱壁损伤,无尿外渗,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无感染和结石残留,术后住院时间为7~10 d,平均8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冲洗液使用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出院前行B超或X线复查,未见残余结石.术后4例失访.两组患者获随访为6~20个月,平均(11.8±4.7)个月,1~2个月恢复尿控,未见结石复发及尿道狭窄.结论 经尿道Peel-away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安全、可靠,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技术.

    作者:管德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唾液酸酶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唾液酸酶法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诊断价值,并与传统Amsel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658例疑似BV患者,分别采用唾液酸酶法和Amsel法进行检查,并对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唾液酸酶法BV阳性检出率为35.0%,Amsel法为36.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Amsel法相比,唾液酸酶法筛查BV的灵敏度(94.5%)、特异度(98.2%)、总符合率(96.7%)、阳性预测值(94.5%)、阴性预测值(98.2%)均较高,假阴性率(5.5%)和假阳性率(1.9%)均较低.结论 唾液酸酶法对BV的诊断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替代传统Amsel法用于妇产科门诊患者的BV筛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惠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完全经阴道肾上腺及肾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完全经阴道肾上腺及肾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经阴道实施肾上腺及肾脏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腹腔镜手术的常规护理配合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同时统计手术过程中与巡回护士护理相关的并发症及术中器械护士存在的问题.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骨性突出部位红肿、臂丛神经麻痹、输液通道脱出及术中患者移动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器械护士发生器械传递错误、对手术步骤不熟悉及使用仪器设备不配套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医护配合效率,缩短经阴道腔镜下肾上腺及肾脏手术的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术后麻醉的顺利复苏.

    作者:马士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卡通片联合奖励方法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卡通片联合奖励方法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7月我院收治的需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静脉输液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看卡通片联合奖励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过程的配合程度以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有44例(88.0%)患儿主动配合穿刺,而对照组仅2例(4.0%),故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配合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100.0%,且无护理投诉发生,故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通片联合奖励方法有助于提高患儿穿刺成功率和依从性,缩短护理操作时间,减少护理投诉,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胡红梅;林文婷;陈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FT3、FT4、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FT3、FT4、TSH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患者的血清FT3、FT4、TSH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清FT3、TS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研究组的血清FT3水平呈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FT3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816,P<0.05).预后良好组的血清FT3、TSH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测定血清FT3、FT4、TSH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和近期预后的判断,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雁;吴泳;伍秀宇;陈钢涛;梁汉周;黄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抗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同时给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进行心功能评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尿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级和Ⅱ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能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林峰;谭海涛;曾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介入治疗与单纯内科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2014年10月住入我院神经内科与介入科的148例经脑血管造影(DSA)诊断、CT或MRI及临床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92例行支架成形术,设为治疗组;另外56例采用常规单纯内科治疗,设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随访12个月.分析对比介入治疗与内科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92例全部成功置入支架,所有患的血管狭窄程度均较介入前明显改善,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残余狭窄程度在20%~40%的有21例,20%以下的有71例,介入治疗过程中和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术中2例出现血压下降,3例心率失常,术后随访12个月无患者发生脑血管病事件;内科常规治疗随访12个月内有17例患者反生脑血管病事件,发病率为30.91%,14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3例患者为突发脑梗死亡.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或内科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内科常规治疗对于严重的血管狭窄患者,疗效不理想.

    作者:杨波;曾玲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胸片明显改善例数、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清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急诊人员到达现场确诊为ACS老年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全部患者人院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8.57%(3/3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28.57%(10/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h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动脉即刻左心房血管前向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K-MB、LDH、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CS老年患者院前急救采用替罗非班进行救治,安全可靠,能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且对行PCI术后的心肌灌注与冠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青山;将龙元;周天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外加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补阳还五汤外加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问题,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作者:于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