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顺行抽剥+分支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疗法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卢钦荣;李思荣;卢裕;徐能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主干顺行抽剥, 泡沫硬化剂注射
摘要: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顺行抽剥+分支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疗法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40条患肢,均单侧患病)临床分期C4~C6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抽签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逆行抽剥+分支曲张静脉多点抽剥术;实验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顺行抽剥+分支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数量、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数量多于对照组,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49,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顺行抽剥+分支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切口少且小、损伤小、并发症少、美观微创,优于传统手术,可作为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首选术式.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1年,两组血压均获得了较好的控制,与干预前比较,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差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干预组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彩虹;吴冰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手术效果.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9月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2个月后复查胃镜溃疡是否愈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6%)(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30例,对照组溃疡愈合3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集诊断及治疗于一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佳全;舒思远;陈飞云;唐良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靖丽;宋艳玲;丁殊节;邹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肛肠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肛肠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共收治了90例肛肠脓肿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22.65±4.86)、(20.42±4.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6±7.02)、(31.25±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联合中医治疗肛肠脓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春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异常增量用药的联合干预机制在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异常增量用药的联合干预机制在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设置异常增量预警标准,选取2013年1~12月的相关数据作为干预前对照,选取2014年1~12月的相关数据作为干预后结果.对2014年采用异常增量监测和专项处方点评的数据方法进行跟踪分析.药剂科对不合理处方的原因汇总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医务科对不合理用药行为采取通报和考核等行政干预手段.结果 与2013年比较,2014年的联合干预数据结果显示,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各项指标日趋合理,其中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围手术期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环比下降3.3%、16.8%、54.9%,均达到了原卫生部的相关指标要求.塞克硝唑片、奥硝唑胶囊及注射用头孢噻肟的用量排名和金额占比均有所下降.结论 异常增量用药的联合干预机制可作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手段,其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具有明显的遏制作用.

    作者:周慧;沈美龙;刘英姿;鞠长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ICC与留置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如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安全、快速的静脉给药途径.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PICC组)32例和对照组(留置针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时间、材料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为(378.00±175.73)h,材料费用为(1680.00±0.00)元,实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40.44±19.04)h,材料费用高于对照组(141.82±131.3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不受限制,痛苦少,满意度高.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输液治疗中,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雪;王梦娜;夏瑾;王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6月6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人工方法将血液溶血,作为溶血标本,对照组试管里的血液不采用任何方法,作为正常标本.检测两组血清中的ALP、AST、ALT、LDH、CK、BUN、GLU、CHOL、TG、K+、Cr、UA等12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血清ALP、AST、ALT、LDH、CK、CHOL、K+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UN、GLU、TG、Cr、UA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溶血标本的出现,若已出现溶血标本,可以采用空白样品以便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可以重新采集新鲜血清.

    作者:李秋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贾敏教授经验方消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贾敏教授经验方消疕汤对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属血热风燥证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2年9月~2013年3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血热风燥证)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按疗程服用消疕汤及复方青黛胶囊,疗程共9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程度及血清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4.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 消疕汤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8水平,同时升高IL-10水平,调节免疫机制有关.

    作者:文昌晖;贾敏;张硕;马尊峰;唐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执业药师法》不能缺位

    据记者了解,我国的《执业医师法》于1999年颁布实施后,至今已逾17年,但《执业药师法》却至今仍然空缺,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对此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表示,积极推进我国《药师法》出台,以法律形式明确我国药师法律地位、职责、权利和义务,并依法加强对我国药师的管理,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联合柱状结扎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加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沈阳市肛肠医院大肠外科收治的88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39例)采用PPH加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B组(23例)采用PPH;C组(26例)采用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观察三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如住院时间及有无复发等.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g=6.571,P<0.05;xC2=8.427,P<0.05),B、C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4,P>0.05).术后随访2~3年,A组无一例患者复发,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的34.78%与C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B2=10.29,P<0.05;xC2=7.95,P<0.05).B、C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0,P>0.05).A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B组(82.6%)与C组(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3,P>0.05).结论 PPH加直肠黏膜松弛柱状结扎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恢复时问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王世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药领域供给侧改革如何“对症下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5次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供给侧改革”的话题成了今年全国“两会”当之无愧的高频热点词汇.这项改革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五大任务,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者:詹洪春;刘志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11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实验组56例.对照组实施静脉营养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肺内感染率、腹泻率、静脉炎率、心律失常率及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8%、0、5.4%、10.7%、1.8%;对照组分别8.8%、7.0%、15.8%、22.8%、5.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13.42±1.63)d短于对照组(18.75±1.49)d;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55.26±8.61)h短于对照组(98.59±9.87)h.两组患者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杨庆玲;彭小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核酸适配体在临床诊断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能够高灵敏、高特异性地与靶标相结合的寡核普酸序列,包括小分子化合物、细胞膜表面受体、蛋白质、金属离子等,具有超强的结合能力、低免疫原性、高稳定性等特点,同时能与各种药物及载体结合,构建多元复合靶向给药系统,目前已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本文综述核酸适配体在临床诊断领域中的新研究进展,为肿瘤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方向,同时也为核酸适配体更为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韦保娟;任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线ALT对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线ALT对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影响.方法 根据基线ALT,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月门诊收治的55例HBeAg阴性CHB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4例,2倍正常上限(2 ULN)≤基线ALT<5 ULN;B组21例,ALT≥5 ULN,均采用ADV治疗,每3个月复查HBV DNA、乙肝标志物及ALT,选取治疗3、6、12、24个月的检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3、6、12、24个月A组HBV DNA下降幅度(lg值)分别为3.3±1.3、3.7±1.1、4.0±1.1、4.1±1.0,B组下降幅度则分别为3.5±1.5、3.9±1.4、4.1±1.4、4.2±1.3,两组各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完全病毒学应答率(<100拷贝/ml):A组为41.2%、55.9%、85.3%、93.6%,B组分别为47.6%、57.1%、76.2%、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应答率:A组为55.9%、76.5%、94.1%、100.0%,B组为57.1%、76.2%、95.2%、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HBs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未出现耐药.结论 基线ALT≥2 ULN时,ADV疗效不因基线ALT的升高而进一步提升,基线ALT水平对ADV疗效的影响有限.

    作者:阮炳威;曾广忠;尹伟国;陈欣智;陈丽秋;刘雁平;陆雪梅;黄仲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滥用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主要危害及防范措施分析

    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帮助,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滥用麻醉性镇痛药物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发现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医院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作用与危害性,且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物的滥用.

    作者:王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纽曼护理模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纽曼护理模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我科制定的纽曼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行一般肿瘤护理模式.考察入院时、化疗结束后及出院4周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及焦虑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并得到随访,实验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化疗过程中采用纽曼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车晓娟;陈间英;朱美群;祝玲丽;陈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肾内血流参数在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肾内动脉血流参数在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2015年7月来我院行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0例健康者(47条正常肾动脉)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来院就诊的67例肾动脉狭窄患者(81条狭窄肾动脉)作为患病组,共128条肾动脉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RPSV)、肾内段动脉及叶间动脉峰值血流流速(PSV)、加速度(AC)、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计算肾动脉主干与肾内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RIR)及肾动脉主干与肾内段动脉峰值流速比(RSR).结果 肾内动脉AC、RIR和RSR在各组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内动脉AC、RIR和RSR是较好的指标,可用于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的分级诊断.

    作者:刘睿宏;张红菊;李煜;迟鸿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M2.5对肝细胞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肝细胞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广州城区大气中的PM2.5,以CCK-8法分析6.25~100μg/ml的PM2.5对肝L02细胞的毒性.根据PM2.5浓度分别设立6.25 μg/ml组、12.50 μg/ml组和25.00μg/ml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比较各组细胞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含量、肝X受体α(LXRα)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水平及氧自由基水平.结果 PM2.5浓度为50.00 μg/ml时,对肝L02细胞有明显毒性.各剂量组肝细胞内的三酰甘油浓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0μg/ml组的LXRα和SREBP-1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的氧自由基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M2.5可通过LXRα和SREBP-1c诱导肝细胞脂质堆积,并诱发肝细胞氧化应激,这可能是PM2.5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明;谢菁菁;吴彤;王婴;刘方芳;王芳;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婆媳、妯娌共患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报告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能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本文报道3例:一家婆母TCT首次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5个月后示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后确诊宫颈癌.其大儿媳、二儿媳TCT均示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阴道镜活检病理示CINⅡ~Ⅲ,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皆孕足月剖宫产,被提出婆母、妯娌都患有CIN,这是否与男性遗传有关有待验证.若TCT有问题,不仅女方直系亲属要查,男方直系亲属的配偶也要查,因为他们都是高危人群.要重视ASCUS的处理,对生殖道感染者的配偶也要同时规范对症治疗,以阻断CIN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栾娟;徐广萍;周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糖仪即时检测与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血糖仪即时检测与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1日~2015年5月1日诊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予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检测血糖含量,末梢血血糖值经美国强生血糖仪测定,作为观察组,静脉血清血糖值经己糖激酶法检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情况及治疗后末梢血血糖水平随机检测结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检测末梢血血糖值比较,观察组即时检测末梢血血糖值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己糖激酶法检测比较,血糖仪即时检测也能准确有效地测定血糖,且操作简单易行,检测费用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夏军辉;张烁;李延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