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钟彩玲;王飞;马永华;陈艳;观美华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成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摘要: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ATR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达到CR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峰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可以缩短CR时间,提高缓解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6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3.53%、44.12%,观察组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6.23±1.34)d、(8.54±1.59)d,住院时间分别为(15.43±2.32)d、(20.21±2.65)d,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社会适应度、体力适应度、情绪控制度、症状控制度四个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舒适护理模式显著提高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并且在生活质量提高方面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李秀环;郑婵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

    作者:胡丽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肛肠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肛肠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共收治了90例肛肠脓肿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22.65±4.86)、(20.42±4.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6±7.02)、(31.25±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联合中医治疗肛肠脓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春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实施常规治疗,并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和其他相关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改善服用药的剂量,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方法治疗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局部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将其相对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2例行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B组32例行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局部剥脱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数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切口数量少于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25.0%).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局部剥脱术治疗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较传统手术有优势.

    作者:邵立军;陈年进;卢朝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随访1年,两组血压均获得了较好的控制,与干预前比较,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差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干预组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彩虹;吴冰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仿真模型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妇产科学,理论与实践两者缺一不可.医学仿真模型具有仿真性、直观性、可重复操作性、无危险性等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学生的模拟教学.仿真模型模拟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缩短学生临床适应时间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作者:陈晓敏;韦燕妮;庞莉;吴佩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铁缺乏对巨幼细胞贫血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铁缺乏对巨幼细胞贫血(MA)血常规、生化及铁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MA的患者103例,以合并铁缺乏者44例为观察组,无铁缺乏者5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常规、乳酸脱氢酶(LDH)、非结合胆红素(UB)、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及铁代谢等指标.结果两组的年龄、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清F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比例较对照组增高,两组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UB及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SI)、转铁饱和度(TfS)、VitB12水平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MA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MCV、UB、SF增高.MA合并铁缺乏以女性多见,实验诊断特点不典型或缺失,不利于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恶性血液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苏延军;李改英;田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6月6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人工方法将血液溶血,作为溶血标本,对照组试管里的血液不采用任何方法,作为正常标本.检测两组血清中的ALP、AST、ALT、LDH、CK、BUN、GLU、CHOL、TG、K+、Cr、UA等12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血清ALP、AST、ALT、LDH、CK、CHOL、K+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UN、GLU、TG、Cr、UA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溶血标本的出现,若已出现溶血标本,可以采用空白样品以便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可以重新采集新鲜血清.

    作者:李秋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M2.5对肝细胞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肝细胞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广州城区大气中的PM2.5,以CCK-8法分析6.25~100μg/ml的PM2.5对肝L02细胞的毒性.根据PM2.5浓度分别设立6.25 μg/ml组、12.50 μg/ml组和25.00μg/ml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组,比较各组细胞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含量、肝X受体α(LXRα)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水平及氧自由基水平.结果 PM2.5浓度为50.00 μg/ml时,对肝L02细胞有明显毒性.各剂量组肝细胞内的三酰甘油浓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0μg/ml组的LXRα和SREBP-1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的氧自由基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M2.5可通过LXRα和SREBP-1c诱导肝细胞脂质堆积,并诱发肝细胞氧化应激,这可能是PM2.5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明;谢菁菁;吴彤;王婴;刘方芳;王芳;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执业药师法》不能缺位

    据记者了解,我国的《执业医师法》于1999年颁布实施后,至今已逾17年,但《执业药师法》却至今仍然空缺,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对此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表示,积极推进我国《药师法》出台,以法律形式明确我国药师法律地位、职责、权利和义务,并依法加强对我国药师的管理,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锦州市中心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15日应用VITEK-2鉴定系统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25株,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共检出236株,占72.6%,其次是尿液34株(10.5%).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内科,检出119株,占36.6%以及重症监护室,检出58株,占17.8%,其次是神经内科34株(10.5%).主要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为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7.1%,对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均<10%,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本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多分布于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室,其中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高.

    作者:刘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脉用蔗糖铁联合EPO皮下注射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et)计数、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的Hb、Hct、Ret及S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患者中,显效4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联合EPO可有效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

    作者:万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弹性纤维成像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弹性纤维成像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接诊的6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所有患者中使用单独的超声造影以及超声造影联合弹性纤维成像技术两组方式进行甲状腺肿块的检查,观察两种超声方式所显示的成像结果,并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弹性纤维成像技术联合超声造影的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4.44%、92.18%、94.44%、93.33%)均高于单独使用超声造影方式的结果(83.33%、82.35%、83.33%、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性纤维成像技术联合超声造影可以准确地反映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情况,对病情进行正确有效的诊断,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剑毅;王瑶;曾曦;赵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纽曼护理模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纽曼护理模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我科制定的纽曼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行一般肿瘤护理模式.考察入院时、化疗结束后及出院4周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及焦虑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并得到随访,实验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化疗过程中采用纽曼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车晓娟;陈间英;朱美群;祝玲丽;陈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38MAPK与七氟醚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研究进展

    近年来七氟醚是临床麻醉中应用较广泛的吸入麻醉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临床麻醉浓度的七氟醚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而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多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目前研究发现,蛋白激酶C(PKC)通路、酪氨酸蛋白激酶(PTK)通路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参与七氟醚保护心肌的信息传递,而p38 MAPK作为MAPK的重要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新陈代谢和应激反应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年来发现的另一心肌保护信号通路.本文对p38 MAPK与七氟醚的心肌保护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武婷;贾昊;马琴;赵建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检测方法在吸毒人群筛查丙肝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吸毒人群筛查丙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8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美沙酮门诊”定点收治的吸毒史部分患者194例,采用HCV-cAg ELISA试剂盒,HCV-Ab ELISA试剂盒,HCV-RNAPCR试剂盒分别检测.结果 194例吸毒患者血样,HCV-RNAPCR阳性率为58.76% (114/194),HCV-Ab阳性率为63.92%%(124/194),HCV-cAg阳性检出率为32.47%(63/194).HCV-Ab标志物阳性率显著高于HCV-cAg(x2=38.411,P<0.01).在HCV-Ab阴性样本中,有5例HCV-cAg阳性,其中4例HCV-RNAPCR结果阳性.结论 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略有差异,临床上可考虑HCV-cAg与HCV-Ab联合检测优势互补,对吸毒高危人群联合筛查,将有效防止漏检.

    作者:刘振专;杨红梅;蔡常辉;陈述文;梁连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靖丽;宋艳玲;丁殊节;邹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肾内血流参数在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肾内动脉血流参数在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2015年7月来我院行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0例健康者(47条正常肾动脉)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来院就诊的67例肾动脉狭窄患者(81条狭窄肾动脉)作为患病组,共128条肾动脉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RPSV)、肾内段动脉及叶间动脉峰值血流流速(PSV)、加速度(AC)、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计算肾动脉主干与肾内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RIR)及肾动脉主干与肾内段动脉峰值流速比(RSR).结果 肾内动脉AC、RIR和RSR在各组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内动脉AC、RIR和RSR是较好的指标,可用于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的分级诊断.

    作者:刘睿宏;张红菊;李煜;迟鸿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ATR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达到CR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峰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的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可以缩短CR时间,提高缓解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彩玲;王飞;马永华;陈艳;观美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