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峰;刘凯
HFRS并发垂体性尿崩症(也称加压素敏感性尿崩症)极为少见.国内迄今仅有1例报道.该例在HFRS恢复期出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伴多饮、多尿,每日尿量达600ml,禁水6小时后尿量不减,注射垂体后叶4小时后,尿量由注射前160ml/小时,减少至20ml/小时.
作者:辛桂杰;陈晶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紫河车系人的胎盘,具有补精、养血、益气的功效,常作为补益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及小儿体虚者,但常因炮制方法不当,不能被患者接受,现在就我们工作中总结的炮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于绍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皮疹12天,伴发热3天,增多1天.患者于12天前发现臀部及双下肢大量散在点状出血点和小量小斑片状紫癜,呈对称分布,略有痒感.曾在我院门诊就诊.
作者:张庆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吴茱萸小茴香外敷脚心治疗120例,疗效好.1临床资料共治疗120例,其中男79例,女41例,病程短2天,长2个月,年龄2个月~4岁,临床上以口舌溃疡,稀散色淡,口流清涎,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淡红苔白为症状.
作者:欧翠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6年以来,以西医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为依据,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采用纯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田利军;张会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HFRS)可有多种并发症,但并发高血糖者报道较少.我科自1997年5月~1999年5月共收治HFRS病人263例,其中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者2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38例为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5例,女23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5岁,病程长者3年,短者6天.主要症状为颜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疼痛的性质呈阵发性、短暂性、放射性、电灼样或针刺祥、刀割样,历时数秒钟至一二分钟,发作时患者常以手掌或毛巾紧按病侧面部或用力揉擦,以期减轻疼痛.全部病例经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确认为三叉神经痛.
作者:赵义芬;包树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57例患者中男45例,女12例.年龄在17~62岁,其中发热期34例,低血压期8例,少尿期15例,其中4例与低血压期重叠,住院15~30天,治愈55例,死亡2例.
作者:单成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关节炎文献报道较少.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1804例HFRS患者,病程中21例出现关节炎,约占12%,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马永林;李现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上腹痛上海市西沙比利临床研究协作组报道,对因消化不良症状,有上腹痛症状至少2个月以上并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疾病者60例,采用西沙比利5mg,每餐前15~30分服用.在此期间停服其他可能影响临床观察的药物,如其他促动力药,抗胆碱能药、胆碱能药、制酸剂、抑酸剂、消化酶、粘膜保护剂、止吐剂、前列腺素类药物,疗程2~4周,上腹痛的频率改善率在2周为50%;4周为80%.疗效评分,显效率50%,总有效率88%.
作者:杨炳臣;宋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例1:男,17岁.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第三个疗程强化治疗入院.联合化疗方案为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化疗前给予胃复安20mg静脉输注.在治疗第三天,静脉输注胃复安结束后,病人突然出现口唇麻木,口齿说话不灵利,行走不稳.追问病史,前一次在院接受化疗时曾出现过此种现象,当时曾行头颅CT,腰穿检查,其结果正常,除外脑出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结合病史,考虑为胃复安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停用胃复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症状逐渐缓解,至第二天早晨,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刘萍;韩梅;谢庆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一般性残余损害有学者对HFRS患者在临床痊愈和尿沉渣正常出院7~10天后进行随访,仍有大部分病例(219例/242例)呈现全身无力、多汗、腰痛、口渴、头痛、头昏、易激动,周期性肾区疼痛,心悸、气短和性欲减退等表现.认为这些表现属于感染后衰弱综合征,为非特异性损害,均可逐渐恢复.
作者:张凯宇;刘智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多发性神经病是临床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笔者近几年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30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自1995~1999年共收冶45例多发性神经病,男30例,女15例,年龄25~64岁,临床表现都具有双上肢合(或)双下肢深浅感觉减退,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其中10例伴有肌力减退,肌力四级,腱反射减弱,有15例伴有肢体远端皮肤发凉.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两组年龄、病情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作者:周长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例1:患者,女38岁.因发热半月,伴肌肉酸痛入院.确诊为多发性肌炎.予以中药治疗.中医辨证为素体阳虚,寒湿之邪入侵经络肌肤,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其中川草乌各15g(先煎40分钟),患者服此方达3个月之久,发现口唇麻木未停药,1周后出现幻听,妄想,喜怒无常,自言自语,情绪抑郁不快.即停用炙川草乌,原方续服,并以奋乃静,安定抗忧虑、镇静治疗1个月余,精神症状消失.
作者:李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996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汤药熏蒸吸入法治疗因燥痰、热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引起痰粘难咳而实喘症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62例,男23例,女39例,年龄52~95岁.除1例干部外,其他全部为农民.燥痰38例,热痰24例.
作者:林娜;王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继发感染是HFRS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的继发感染,一般属于院内感染和(或)机会性感染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与HFRS为多脏器受损的全身性疾病,重危患者病情复杂,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调节紊乱,加以长期病程消耗,机体衰竭,防御能力减低等因素有关.严重的继发感染,往往可危及生命.
作者:辛桂杰;李雪松;陈晶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一、概况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由多种RNA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啮齿类动物及家畜为主要传染源.蜱、蚊等节肢昆虫为主要传播媒介.现病原已知为病毒,并多以首发地区命名.经蚊传播的有黄热病,登革出血热,立夫特山谷热,基孔肯雅出血热;经蜱传播的有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新疆出血热),基萨纳森林热,鄂木斯克出血热;动物源性传播的有拉沙热,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EHF);密切接触传播的有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等.临床表现以全身毒血症状,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为基本特征.动物源性出血热均伴有肾损害,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因缺少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支持及对症疗法为主.由于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病死率高.
作者:吕美德;丁国栋;郭艳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例1:患者,男性,20岁,近3个月来自感多汗,善饥,反复出现双侧肢体软瘫无力、麻木.晨起后发现双侧肢体软弱无力,无法站立起来,于数小时后抬入本院治疗.
作者:郑冬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现对347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调查显示,肝损害184例,发病率53%,其中合并乙型肝炎共9例,发生率4.8%.1临床资料 男152例,女32例,年龄17~61岁,合并病毒性乙型肝炎9例均为男性.共死亡7例,死于肾损害5例,出血2例.
作者:张少林;冯强;李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由于固定应答型考试题存在着其他考试题型所不具备的突出特点,特别是面对数量庞大的考生,更显示出它的独特之处.为此,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各个行业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考试中,都大量地采用了固定应答型考试题型.面对固定应答型试题广泛应用的现实,我们在日常努力学习的基础上,探讨一些有关固定应答型试题的应试技巧也是完全必要.在此,我们只能参照个人在多年的教学与考试中积累的若干经验及教训,谈一些有关固定应答型试题的应试技巧,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朱孝民;李楠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