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腹痛患者急诊治疗的体会

单胜;王海升

关键词:急腹症, 急诊, 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以急性腹痛來院就诊患者的诊断方法.方法:收治急性腹痛患者300例,分析其常见病因及延迟确诊的原因.结果:300例急性腹痛者中,有260例在发病24小时内明确诊断.内科系统疾病180例,外科30例,妇产科40例,泌尿外科5例,胸外科5例.40例未能及时做出诊断,究其原因是思维范围局限、缺乏跨学科知识、询问病史不详细和查体不全面等造成的.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全科的医学知识,正确认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必要时可剖腹探查是明确诊断不可或缺的条件.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2003~2011年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围产儿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围产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围产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解和掌握我区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从而明确围产儿保健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对2003~2011年229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阮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催产素引产失败原因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催产素引产效果,探讨引产失败原因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对使用催产素引产的产妇进行观察,观察内容有引产的适应证和方法,家属及患者对引产的认知,精神因素对催产素引产效果的影响.结果:引产成功112例,失败23例,其中11例因产妇不能耐受宫缩疼痛及等待而要求行剖腹产结束分娩.结论:每位助产人员要牢固掌握催产素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引产方法,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提高催产素引产的成功率.

    作者:宋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介入在临床介入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各种囊实性肿物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患者137例,男96例,女41例,肝肾及卵巢囊肿、脓肿及腔内积液87例,肝肾、胸壁及腹部占位5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有效完成介入治疗及活检.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各种囊实性肿物简便迅速、安全有效、损伤小.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8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收治新生儿黄疸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8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9.88%和91.57%,明显高于对照组46.75%和75.32%的比例;观察组自治疗1天起其胆红素水平即明显低于治疗前;自治疗第3天起对照组胆红素水平开始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增加疗效,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老年糖尿病是指60岁以后发病,或青、中年发病而延续到老年的糖尿病患者.据1978年上海调查资料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0‰左右,美国人口中60岁以上患病率可高达100‰,而80岁以上者高达200‰[1].由此可见,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信心,保证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清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药配合治疗鲁米那引起手术后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分析

    本文报告1例鲁米那致手术后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男,63岁,因行泌尿系手术,术前应用鲁米那肌肉注射,引起药疹.皮科情况:躯干、四肢见圆形、椭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其上大小不等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约占体表面积的80%.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中西药配合治疗短期达临床治愈.

    作者:张晓琳;冯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肾脏是大多数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绝大多数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对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清除过程影响很大,特别是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可使药物动力学相应发生变化.①吸收过程:肾功能减退时,由于肾单位数量减少,肾实质破坏,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均降低.肾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应静脉给药;②分布过程的变化:肾功能损害可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药物分布容积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③药物代谢的变化:肾功能减退时经肾脏代谢的药物生物转化可发生障碍,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可在体内积聚,有可能会加重或增强损害肾脏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药物排泄过程的变化:肾功不全时,肾清除率的降低导致药物清除半衰期的延长,从而使药物在体内蓄聚,血药浓度升高,其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作用也增高.因此抗菌药物应用于肾功不全的患者时,其剂量的调整需根据以下因素: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②抗菌药物对肾毒性的大小;③药物的体内过程和特点;④抗菌药物经血液透析后或腹膜透析可清除的程度.

    作者:金尚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11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15例,应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结果:115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石决明散加减法进行治疗,有效10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0.43%.结论: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复发率低.

    作者:申德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制中药漱口液对牙菌斑抑制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苦楝漱口液作为机械除菌的辅助措施,对牙菌斑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选取18名志愿者,依据随机双盲、自身对照的原则,每位受试者分别随机先后含漱自制中药漱口液(中药组)、口泰漱口液(口泰组)、蒸馏水(对照组).测试前彻底全口洁治,每种漱口液测试周期3天,期间停止一切口腔清洁措施.3天后,采用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标准来记录菌斑指数值.中间间隔1周,再使用另一种漱口液,直至3种漱口液测试完.后比较3组菌斑指数.结果:中药组和口泰组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楝组的菌斑指数略于口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漱口液,对牙菌斑有抑制作用,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宋玮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目的:总结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4例以急性左心衰起病的老年AMI患者诊治过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4例患者入院后经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及肌钙蛋白(cTnT)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查均确诊为AMI.结论:对急性左心衰就诊的老年患者,应注意发病原因,以早期发现心肌梗死.

    作者:陈子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眩晕是患者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能明确叙述自身转动(自动性)或环境转动(他动性).眩晕症是常见临床综合征,占门诊常见症状之第三位.它涉及多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患者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1].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57%,男性39%.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该症占老人门诊的81%~91%.当前国内医院大多无眩晕症诊疗中心或耳-神经功能检查治疗中心,眩晕患者散落在不同科室,由各科诊治,难免有片面及互相推诿现象,尚无深入研究及大宗病例报道,故疗效不甚满意.眩晕的病理生理基础、分类、临床诊断定性、定位较复杂,现简单分为急性、慢性、发作性眩晕,以利于基层医生鉴别诊断和治疗,解除眩晕患者的痛苦.那么眩晕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是什么,下面简要做一说明.

    作者:张宪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如何发挥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师团队服务模式正在全国逐步推广,它是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连续、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目前,大部分的社区护士是由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护士经过短期培训转岗而来,如何发挥好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于护士本人与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本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数十年,经历了一个从事病房护理工作的临床护士到一个走进社区工作的社区护士的转变,也经历了一个医院管理者到社区卫生管理者的转变,从中悟出了一些对策与设想,在帮助护士如何快速适应社区卫生工作、充分发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有着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顾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HIGH)是脑血管病中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西方国家脑出血(ICH)占全部脑卒中的的8%~15%,而我国则高达21%~48%,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逐渐上升及年轻化,自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碎吸术开展以来,治疗有所突破.2011年4~12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体会如下.

    作者:王浩;赵志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用药调查研究分析

    目的:指导糖尿病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460例糖尿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有些用药是合理的,有些用药不合理,且所占比例不小,用药不合理41.3%.结论:用药不合理有些是大内科医生用药存在问题,有些是出自专科医生对于糖尿病的用药,至于其他科的医生对于糖尿病的用药就更不合理了.

    作者:朱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厌食症患儿80例,根据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首先给予西药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合剂治疗.结果: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微量元素锌都有明显增高,但是治疗组增加趋势更强(P<0.05).结论: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是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中西药结合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董凡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62例,2009年按老年糖尿病常规进行护理;2010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010年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科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糖尿病高血糖或低血糖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冉孟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站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血站消毒效果及消毒质量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对血站消毒管理及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采血环境及成分分离环境空气质量总合格率96.6%;物体表面总合格率97.0%;手指总合格率100%.结论:血站消毒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监管,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李红云;范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采用骨密度检查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护理干预治疗组的骨密度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张芬燕;闫慧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血管腔内径、血栓的位置、大小、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管腔内低、无或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充盈缺损或无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作用.

    作者:敖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局部注射红茴香、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复合制剂治疗肩周炎48例的疗效观察朱明贵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红茴香、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复合制剂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可操作性.方法:用局部注射红茴香、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复合制剂治疗肩周炎患者48例,观察局部注射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48例中,8例疼痛缓解肌恢复正常以及运动功能恢复,34例疼痛明显缓解部分功能恢复,6例疼痛有所缓解,总有效达100%.随访半年后有5例复发,复发率达10.4%,重复注射仍有效.结论:局部注射红茴香、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复合制剂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易于操作、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

    作者:朱明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