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李晓庆;王姣容;徐冬冬

关键词:白内障, 人工晶体,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对700例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药物等方面的宣传及护理.结果:本组700例其中681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余19例由于家庭等原因效果欠佳.结论:通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时间,预防了术后感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悬吊式膨宫系统用于宫腔镜检查的体会

    2010年3月始在门诊采用悬吊式膨宫系统用于宫腔镜检查,至8月已完成门诊检查病例80例.现就此膨宫系统用于临床的体会分享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80例患者,年龄25~66岁,平均39岁,中位数42岁.宫腔镜检查的指征依例数多少排列:不规则子宫出血、宫内IUD问题、妊娠物残留、B超异常回声等,少见的指征有:子宫内膜动静脉瘘、宫外孕待排、宫颈巨大息肉.

    作者:付晓男;石文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及外阴瘙痒临床研究

    目的:改善外阴白色病变及外阴瘙痒.方法:西医局部封闭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2ml,2%普鲁卡因4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l,给予外阴皮下注射.中医用淫羊藿加鱼肝油调匀外敷.结果:外阴色素减退转红色,解决外阴瘙痒效果明显.结论:局部封闭选用地塞米松软化组织松解粘连,维生素B12改善神经功能,丹参能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局部营养状况,淫羊藿性味温、辛、甘、有祛风除湿之功.

    作者:张秋菊;张玲;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

    黄疸型肝炎总胆红素水平持续上升,将严重影响病情的预后,因此控制黄疸的再上升为治疗的关键.目前,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合并胆汁瘀积引起的黄疸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10年1-12月收治黄疽型肝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盐酸表柔比星外渗后的护理体会

    盐酸表柔比星又称盐酸表阿霉素(EPI),为蒽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同阿霉素相似,心脏毒性较轻,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本品性状为鲜红色或橙红色冻干块状物,有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对血管内膜刺激性较大,又为强刺激性抗肿瘤药物,只供静脉给药,禁止外渗.若注射过程中渗漏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患者经常会感到刺痛,7~10天后出现红斑,发热和疼痛,可发展成溃疡,2~3个月溃疡渐增大,不能自愈.

    作者:田黑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护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认知障碍的脑出血患者60例提供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结果:60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结论:脑出血患者肢体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理想.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台湾与浙江社区卫生现状比较

    实地考察台湾社区卫生现状,与浙江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两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优缺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浙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吴长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显像在残余胆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推广应用,残余胆囊的发病率也日渐升高.由于病变未能根除或术后症状的复发,常使患者承受再次手术的痛苦.超声显像为临床预测手术难度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方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胆石症胆囊切除患者127例,对声像图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徐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武鸣县2212例农村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初步了解武鸣县农村妇女病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发病趋势,确定妇女病的防治重点,探讨有效对策,县妇幼保健院与县计生服务站通力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运用医疗卫生资源为农村妇女免费开展妇女病普查活动.方法:由县妇幼保健院业务骨干和县计生服务站医技人员组成普查服务小组,为农村妇女进行乳腺手诊、乳腺冷强光透照检查、妇科检查和妇科B超检查.结果:农村妇女查出疾病率高达54.34%,发病率依次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盆腔疾病、阴道疾病、生殖器官肿瘤,不同年龄妇女惠病率不同.结论:农村妇女生殖保健科普知识缺乏、不良生活习惯、习俗的影响、医疗卫生资源不足,有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是发生妇科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罗玉香;韦江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针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38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针刺、中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证及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后,38例患者于全麻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压力类型根据脑室内压力而定;术后予以中药及针刺治疗,中药治疗以健脾利水、补肾益髓为治疗原则,以六味地黄汤合五苓散加减;针刺治疗以补肾利水、益髓健脑为治疗法则,选取百会、四神聪、风池、肾俞、悬钟.结果:38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随访0.5~2年,其中痊愈12例(31.58%),有效22例(57.89%),无效4例(10.53%),其中无1例死亡,总有效率89.47%.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针刺、中药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雷粤彬;刘朝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可乐丽树脂用于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磨牙髓室底穿保存治疗的方法,评价可乐丽树脂治疗髓室底穿孔修复材料的疗效.方法:选择磨牙髓室底穿孔的患者92例(患牙96颗),随机分为3组,可乐丽树脂组(V组)、氢氧化钙(CH)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GC)组,V组和CH组先分别采用可乐丽树脂和氢氧化钙(CH)糊剂覆盖髓室底穿孔,GC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定期观察临床疗效.结果:V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CH组和GC组,3组间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乐丽树脂可作为一种优良的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材料,在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保存治疗中,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智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乳腺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及康复指导实践经验资料分析.结果:改进护理措施,采取患侧手臂的护理、化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功能锻炼,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满足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人格要求下的实习护生培养探讨

    临床实习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承载着学校、医院与学生多方面的期待,实习对护生来说是一个全方位充实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角色转化的过程.但对于手术室护士来说,由于手术室具有专业性强、无菌要求严格、突发事件较多、患者恐惧心理较重、停留时间较短等特点,因此在指导护生实习时,应结合手术室的工作特点,注重护生护理人格的培养.

    作者:张萍;潘丽玲;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3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38例保肛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1年控便能力均达优良级,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6个月,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例患者出现肝转移.结论:保肛手术(即Dixon术)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案.

    作者:林绍云;单勇;胡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在现代医院中,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1].且人与人之间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主要的方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患者维权意识、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护患矛盾日趋突出,加剧护患纠纷的发生,逐步上升趋势[2],不仅使患者感到不满,也严重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阻碍医学进一步发展.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试验的临床应用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是当今世界上感染率高的细菌之一.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I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子,亦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994年,HP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原.近年来,人们对HP与胃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又开始注意到其与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皮肤病等胃肠外疾病的关系.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40%~90%,平均59%[1].因此,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测方法及时检出HP,对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波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两组均以15天1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值、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杜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异维A酸对痤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维A酸对痤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对3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每次10mg,每天2-3次,连续12周.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28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4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中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IL-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1);治疗后中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1427).结论:IL-4的过度表达与痤疮的发病有关,异维A酸可抑制痤疮患者外周血IL-4的过度表达.

    作者:杨亚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区中青年高血压病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其发病率在中青年人群中呈上升趋势.为了使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康复保健的重要性,对其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但现实工作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正常进行及效果.

    作者:樊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且还以每年350万人的速度递增.但高血压的知晓率25%,治疗率12.5%,控制率仅3%,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2].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足、不遵医嘱治疗现象非常普遍[3].

    作者:丁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两组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出血患者6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20U肌内注射;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20U肌内注射,同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直至胎盘娩出,而后再加服米索前列醇200μg.记录两组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联合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用药产后出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连海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