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显像在残余胆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徐春

关键词:超声显像, 残余胆囊, 诊断, 胆囊切除术, 发病率, 胆石症, 再次手术, 推广应用, 术后症状, 手术时机, 手术难度, 临床预测, 患者, 声像图, 腹腔镜, 总结, 信息, 痛苦, 升高, 价值
摘要:随着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推广应用,残余胆囊的发病率也日渐升高.由于病变未能根除或术后症状的复发,常使患者承受再次手术的痛苦.超声显像为临床预测手术难度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方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胆石症胆囊切除患者127例,对声像图进行总结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痛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服药指导、饮食指导及运动干预等措施;对护理干预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冠心病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大大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杨少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280例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收治28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分3组.结果:组中典型胸痛66例,不典型胸痛7例,无胸痛7例,心功能分级随着分级越高,患者比例有所减低;Ⅱ组中典型胸痛75例,不典型胸痛17例,无胸痛8例,心功能分级以Ⅱ级为主:Ⅲ组患者典型胸痛57例,不典型胸痛40例,胸痛3例,心功能分级随着级别的增加,患者比较也有所增加,I组患者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32例,发生率40.0%,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9例,房室传导阻滞59例:Ⅱ组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41例,室性34例,房室传导阻滞有25例,Ⅲ组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51例,室性45例,房室传导阻滞有4例(4.0%).结论: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作者:郝冬琴;韩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80、90后临床护生带教的感悟

    护理学的发展,21世纪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及护理学、社会、护理人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临床带教又是护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链,也是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从坐式教学到走式教学的换位.而带教方法与带教技巧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与当代护理需求专业人才的问题.针对临床带教中存在的困难作出如下的分析并提出对措施予以改进,旨在积极调动教、学双方面的互动性,实现临床带教与护生学习的佳结合点.

    作者:罗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利妥昔单抗致过敏反应1例的救治与护理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适应于复发或化疗抵抗性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患者.2011年8月1日收治胃淋巴瘤患者1例,2011年8月10日给予利妥昔单抗600mg静脉滴注.1.5小时后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表现为发热、寒战,经积极抢救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现将病历汇报如下.

    作者:哈晓英;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及外阴瘙痒临床研究

    目的:改善外阴白色病变及外阴瘙痒.方法:西医局部封闭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2ml,2%普鲁卡因4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l,给予外阴皮下注射.中医用淫羊藿加鱼肝油调匀外敷.结果:外阴色素减退转红色,解决外阴瘙痒效果明显.结论:局部封闭选用地塞米松软化组织松解粘连,维生素B12改善神经功能,丹参能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局部营养状况,淫羊藿性味温、辛、甘、有祛风除湿之功.

    作者:张秋菊;张玲;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实施个体化静脉输液穿刺与输液的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输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以便在治疗疾病、保证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本研究对9658例次静脉输液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现有效护理是保证输液顺利的关键,同时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56例疗效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病因多种,可引起盆腔疼痛,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单一治疗效果不佳.2003年6月~2010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天皎;董星河;王秀琴;王艳虹;张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台湾与浙江社区卫生现状比较

    实地考察台湾社区卫生现状,与浙江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两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优缺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浙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吴长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气道高反应性、过敏相关因素探讨(附200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气道高反应性、过敏相关因素.方法:对2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及相关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过敏原试验并采用抗过敏减轻气道高反应性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结论:气道高反应性、过敏因素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学方面占有相当地位.

    作者:薛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可乐丽树脂用于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磨牙髓室底穿保存治疗的方法,评价可乐丽树脂治疗髓室底穿孔修复材料的疗效.方法:选择磨牙髓室底穿孔的患者92例(患牙96颗),随机分为3组,可乐丽树脂组(V组)、氢氧化钙(CH)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GC)组,V组和CH组先分别采用可乐丽树脂和氢氧化钙(CH)糊剂覆盖髓室底穿孔,GC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定期观察临床疗效.结果:V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CH组和GC组,3组间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乐丽树脂可作为一种优良的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材料,在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保存治疗中,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智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检测D-二聚体ET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D-二聚体(DD)、血内皮素(ET)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关系.方法:根据空腹血糖及尿蛋白检测指标将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D-二聚体和ET水平:单纯糖尿病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组之间比较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与ET检测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而ET更为敏感.

    作者:王正海;张玉慧;孙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囊尾蚴病循环抗原和外周血免疫细胞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不同治疗阶段脑囊尾蚴痛循环抗原和免疫细胞的变化,探讨循环抗原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评估驱虫疗效.方法:选用活虫期患者20例,分别于用药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停药后3个月,检测血液循环抗原及免疫细胞.结果: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循环抗原阴性率逐渐增高,3个疗程治疗后CAg转阴率95%,同时外周血免疫细胞也逐渐增高,3个疗程后基本恢复正常.经相关分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循环抗原转阴率与淋巴细胞值成正相关,与循环抗原值成负相关,循环抗原可能对机体免疫细胞有抑制作用;3个疗程治疗是适宜疗程.

    作者:赵雪灵;韩彦明;张新定;安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养生知识对大信新家园社区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知识健康教育对大信新家园社区生活方式的影响,以期改变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发生.方法:收集居民生活方式信息,采用中医养生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中医养生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程度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将中医养生知识运用于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中,有一定的治疗保健作用,具有实用性.

    作者:江静华;濮欣;李燕明;张灵芝;张智敏;叶沐镏;黄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泌尿外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护理干预在防治院内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54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制定护理对策.结果:454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49%,其中尿道感染58.82%、呼吸道感染17.65%、血液感染17.65%、切口感染5.88%.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常发生医院感染,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本科室防控医院感染的效率.

    作者:王碧琼;杨小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益肾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早期糖尿病肾病(DN)如不予以干预治疗,极易发展为临床DN期乃至ESRD期.如何早期治疗DN,防止和延缓ESRD的发生,是临床工作者应当关注的问题.为提高我科治疗临床期DN的疗效,从益肾通络法论治采用自制肾复康胶囊口服并从护理角度积极治疗临床期DN,医护合作,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

    黄疸型肝炎总胆红素水平持续上升,将严重影响病情的预后,因此控制黄疸的再上升为治疗的关键.目前,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合并胆汁瘀积引起的黄疸尚无有效治疗方法.2010年1-12月收治黄疽型肝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每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死亡是人的自然回归.临终是生命结束前的必经之路,临终关怀提供了患者临终前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使患者能平静地、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后时期[1].为减轻临终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和不适,提高并维护他们后生命的质量及其做人的尊严,满足他们后生命的需求,以崇高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及精心的护理.临终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降到低限度,正确面对死亡,临终关怀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悔,对患者和家属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伊曲康唑治疗孢子丝菌病结果分析30例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治疗孢子丝茵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在皮肤科就诊的目前诊断为孢子丝菌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单独服用伊曲康唑和伊曲康唑和碘化钾联合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3个月痊愈率55.0%,6个月治愈率100%;伊曲康唑组分别为40.0%,100.0%.结论:单独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孢子丝菌病疗效确切.

    作者:蒋绿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脊髓空洞症1例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病变多位于颈髓,亦可累及延髓,两者可单独发生或并发,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萎缩及营养障碍等.其原因多不明,近期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晓兰;李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护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认知障碍的脑出血患者60例提供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结果:60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结论:脑出血患者肢体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理想.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