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48例临床分析

徐关根;许国权

关键词:腹腔镜下, 辅助下, 进展期胃癌, 术治疗, 胃癌根治术, 回顾性分析, 治疗方案, 标准
摘要: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已成为Ia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1].近年来,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的报道也逐年增多.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共对48例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性眼内炎病原体分析

    眼外伤破坏了眼组织的正常防御系统,在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下易发生感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眼科急症,如救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合理,炎症会迅速波及眼内组织,包括房水、玻璃体、视网膜、葡萄膜,甚至穿透角膜、巩膜,引起眼球周围炎症,即使给予大量抗生素并进行手术治疗,仍难以避免视力丧失[1-2].因此及时诊断、明确病原体、给予敏感抗生素应用,对于挽救视力、保存眼球非常重要.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创伤性眼内炎眼部标本培养结果,旨在提高临床对病原体种类的全面了解,报道如下.

    作者:李棣;张惠成;钱晓娃;徐永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出血灶电凝术和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82例难治性鼻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内镜下出血灶电凝组(直接止血组)68例,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组(间接止血组)21例.所有病例随访12~48个月,治疗后第3个月末,记录患者的止血情况,随访期间末次复查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和术后鼻出血复发率.结果 直接止血组、间接止血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9.7%和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918).两组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7.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P=0.033).结论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与内镜下出血灶电凝术相比较,近期疗效相当,远期疗效更佳,复发率低,为鼻内镜下不能明确出血灶或电凝术失败的鼻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另一种选择.

    作者:陈晓云;李贺;杨新东;吴贤敏;张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失同步评价中的应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病患者住院、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实践表明,一旦出现左心功能不全,CHF进程往往表现为不可逆转.而且一旦心功能失代偿,其病死率可达到80%.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失同步化是CHF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1].目前,评估心脏失同步化的主要方法是体表心电图,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心脏失同步化评价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应用超声心动描记术和体表心电图双重评价慢性CHF患者的心室收缩失同步,旨在探讨心室收缩失同步的规律及相应的评价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科云;王志军;俎德玲;屠晓鸣;金奇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哮喘大鼠p38mRNA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 研究哮喘大鼠p38mRNA及磷酸化蛋白(P-p38)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分为哮喘0.5、1、3、12h组,每组10只.培养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应用RT-PCR、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各组大鼠PBMCs p38mRNA及P-p38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0.5、1、3h组PBMCs p38mRNA及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哮喘12h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对照组及哮喘0.5、3、12h组p38 mRNA及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哮喘1h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P-p38可能在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p38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具体调控作用,可能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近波;吴成云;李智强;戴元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机制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自身免疫机制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0例CIU患者行ASST,分析比较ASST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查指标的差异.结果 ASST阴性者70例,阳性者20例.ASST阳性CIU患者病程明显长于阴性者(P<0.05),而性别、年龄、发作次数及症状体征积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ASST阳性CIU患者伴有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比例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SST阴性患者(均P<0.05),而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SST阳性提示CIU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机制异常,ASST可以作为CIU患者自身抗体检查的筛选实验.

    作者:郝国娈;沃晓枫;顾科峰;沈东;高宜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41例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71例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均符合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其中60岁以上患者41例,现对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周松吉;周卫锦;沈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灰阶超声直方图评估胎儿肺发育的临床价值

    胎儿肺发育不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胎儿肺成熟度的产前正确评估对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但因缺乏特异性的指标,产前诊断比较困难.本研究通过超声直方图检测胎儿肝和肺的回声信号之比来判断胎儿肺成熟度,旨在给产科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无创评估胎肺发育的方法.

    作者:董卫江;谢小岚;张京成;李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无张力保护袋取石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取困难标本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取出切除的胆囊标本时常会因胆囊炎症严重甚至已破损发生困难,在尽量不延长或少延长切口的前提下取出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针对此种情况所采用的方法,国内外报道不多,也无统一的方法和命名[1-3].近年来,笔者在LC术中使用无张力保护袋取石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振旭;蔡华杰;蒋飞照;周义;肖峻峰;暨玲;朱恒梁;郑晓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型种植支抗钉在磨牙压低治疗中的应用

    磨牙的过萌主要由对合磨牙的早期丧失或后牙区锁合畸形造成.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缺失牙长期未修复,对合牙伸长下垂,给义齿修复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截冠伸长牙治疗方法需以损伤对合牙为代价,理想的方法是通过正畸压入的途径使伸长的磨牙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同时又不损伤它们.采用正畸手段压低过萌牙,传统的方法有常规固定矫治和高位口外弓等.但常规固定矫治在压低磨牙的同时经常会引起不必要的邻牙伸长和较长治疗时间[1],而高位口外弓需要患者的高度合作(每天佩戴口外弓至少12h以上)[2],十分不便;而且传统正畸手段矫治高角患者后牙锁合畸形也是极为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微型种植支抗钉已成功应用于牙齿压低治疗中.本研究应用种植支抗钉对伸长磨牙进行压低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云霞;冯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研究进展

    淀粉样变性是以特异性蛋白纤维在全身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外沉积,继而导致以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淀粉样变性既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又有系统性与局限性之别,其预后差异较大.原发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所见极易与膀胱癌和出血性膀胱炎混淆,须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诊治经验[1],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一综述.

    作者:苏晶石;王欣;刘铸;杨可为;徐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中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中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治疗方案选择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129例中危NSTE-ACS患者,根据BNP水平和症状发作至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时间分为4组: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1,共31例;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2,共33例; 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3,共32例; 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4,共33例.检查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指数(WMSI)和Tei指数.结果 组1、组2患者介入治疗后1年LVDS、LVEF、WMSI和Te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而组3、组4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LVDD、LVDS、LVEF、WMSI及Tei指数较之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BNP值≥80ng/dl的中危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能改善其术后1年的心功能,早期介入治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BNP值<80ng/dl的中危NSTE-ACS患者其介入治疗的价值尚有待考证.

    作者:池菊芳;郭航远;彭放;杨彪;刘龙斌;邢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青年人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析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聚集于同一个体的临床病理生理现象,其共同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各种危险因素因高度协同作用而导致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其终、严重的结果是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年龄<44岁为青年人.有研究表明,在青年人中MS的发病率不容乐观[1].基于此,本实验设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青年人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青年人MS患者IMT指标的意义,以期为青年人MS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孙立勤;陈杰;于春艳;魏晓晶;马苏亚;严春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副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手术疗效分析

    副腮腺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约占腮腺肿瘤总数的1.0%~7.7%[1].以往副腮腺肿瘤切除的传统术式是采用腮腺经典的S形切口,解剖并保存面神经,行腮腺浅叶、副腮腺及肿瘤切除,若为恶性还需扩大切除.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传统术式存在着过度治疗的问题,有着诸多缺点,如手术切口过长、手术瘢痕欠隐蔽,术后腮腺区明显凹陷畸形而影响美观、腮腺浅叶切除后功能受到破坏,切断耳大神经分支导致面部、耳垂麻木不适,Frey综合征以及暂时性面瘫等.随着对副腮腺肿瘤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功能性外科的发展,副腮腺良性肿瘤的术式也在不断尝试着各种改良方法.为取得更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对手术方式进行改良,自2000年以来采用改良切口、腮腺嚼肌筋膜上翻瓣切除副腮腺肿瘤,现对手术效果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童永青;施更生;戴杰;赵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等的变化在不同年龄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其中87%为缺血性梗死[1].近年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公认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3].现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UA水平对不同年龄组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和意义.

    作者:孙新芳;肖桂荣;章燕幸;朱仁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中的氧摄取动力学、无氧阈及心肺储备功能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8例胸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的狭窄程度分为<50%组、50%~75%组、>75%组,对各组间CPET相关参数(二氧化碳呼吸当量、氧摄取动力学及无氧阈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50%组相比,50%~75%组中VO2peak、VCO2、AT、O2pulse peak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VT、VE/VCO2@AT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75%组中除VO2peak、VCO2、AT、O2 pulse peak明显降低外(P<0.05或0.01),HR peak明显降低、VE/VCO2@AT及VD/VT(Est)@peak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50%~75%组比较,>75%组中仅VD/VT(Est)@peak显著升高(P<0.01),其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可能与VO2peak、VCO2、AT 、O2 pulse peak有一定的相关性,狭窄程度>75%可能与HR peak、VE/VCO2@AT、VD/VT(Est)@peak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周占林;徐坚;王宁夫;童国新;潘浩;周亮;叶显华;杨建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4种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后的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抗折强度的影响

    楔状缺损是好发于前磨牙的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而重度楔状缺损常因并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行根管治疗,其潜在的危害性为牙冠断裂[1].临床上对根管治疗后的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的修复方法各异.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4种常见的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后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抗折强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更为有效的修复方法.

    作者:毕玲;傅柏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温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放射增敏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高温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上联合应用热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热疗或热放疗作用后A549/DDP细胞周期的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术(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热放疗对A549/DDP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SELDI- TOF-MS) 技术分析各组A549/DDP细胞蛋白质图谱的差异.结果 流式细胞仪显示热疗后G2~M期细胞明显增多,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到热放疗有诱导A549/DDP细胞凋亡作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热放疗组中质荷比分别为3 974Da,4 288Da,4 680Da的3种蛋白质表达增高,质荷比为3 270Da的蛋白质表达降低;热疗组质荷比分别为4 288Da,4 680Da的蛋白质表达增高,而质荷比为8 941Da的蛋白质表达降低;放疗组只有质荷比4 680Da的蛋白质表达增高.结论 热疗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蛋白质表达,诱导细胞停滞于对放射线敏感的G2~M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放射敏感性.

    作者:陈雪琴;冯建国;潘月龙;杨邵瑜;王建;马胜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体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机体对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免疫作用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完整的机体免疫机制较为复杂,其中CD4+T细胞是目前公认的起核心作用的细胞.笔者现对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海萍;何虹;苗卓伟;范艳;董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β防御素-3的表达与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

    目的 探讨β防御素-3(HBD-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树突状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60 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HBD-3及S100检测,分析HBD-3在不同病理类型、临床阶段的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S100表达的关系.结果 (1)HBD-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2)HBD-3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组织(P<0.05);(3)HBD-3在不同临床阶段的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S10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5)HBD-3与S10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HBD-3表达增高,可能是通过趋化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而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作用.

    作者:林玲;周建英;吕冬青;吴小脉;冯加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稀有血型和高危孕妇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护理

    贮存式自体输血是在产前一定间隔时间内1次或多次采集并贮存一定量的自身血液,在产时或产后回输的一种输血方法[1].因产科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的首位原因[2],对有产时和产后出血高风险的高危孕妇如前置胎盘、巨大儿、多胎和稀有血型(RHD阴型)孕妇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逐渐成为产科领域的主要输血方式,它是一种可以杜绝输异体血的各种风险而又不影响母儿安全、并可刺激自身造血的安全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2].现将在我院行贮存式自体输血的55例稀有血型和(或)高危孕妇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祝玲英;丁杰峰;杨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